【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對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要體現出互動的基礎準則,仔細觀察小學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及時作出解決的措施,這樣就可以為學生學習創造更好的學習氣氛。由于現在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師生互動不夠深入的問題,需要教師使用多層次與學生互動的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解決策略
由于目前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上還存在一些單一、文化程度不顯著、互動作用失衡等問題,這就要求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進行及時的改革,從而增加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解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的具體內容包括了:建設現代動態教學觀念、增加教師職業敏感度、加強課堂師生互動層次性、增加課堂師生互動的時間、不斷加強師生日常的交涉頻率,從而使師生之間可以有跟多的了解,發掘其共同的興趣,以此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分析
1.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形式單調、學生之間的互動較頻繁而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
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革新,有許多不同的教學方式出現,而每個教學方式的出現都不是單純的出現,或多或少都會帶有一些時代特征和教育背景。一部教育文獻中曾指出:“師生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它體現了老師、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雙向性和互動性,把老師、學生之間以互動的形式進行溝通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本質。從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中發現,學生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較為頻繁,而學生個體與學生群體之間的交流較少,老師與學生個體的交流較少而對學生以分組的群體交流較多,例如,在課堂課后問題上,老師經常對讓學生分組來討論,這時會出現一些學生不主動參與討論,而有些是兩個人進行討論,最后老師會讓一個組出一個學生作為代表來回答問題。這就明顯的表明了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均衡,這就不符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
1.2小學語文課題教學內容較偏、情誼互動少,認知互動多,缺少行動互動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人際關系是課堂互動的一種形式。在現代化教學模式中采取的是多樣化教學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加強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這就需要有足夠深的情誼互動和師生之間的認知度,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行為動作上的互動,而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就缺少了情誼互動和師生之間的認知度,更沒有行動上的互動。例如,老師在講《烏鴉喝水》這篇文章時,對其內容只是簡單的說了一遍,對其生字、詞也沒有進行板書解釋,也沒有跟學生一起讀課文或領讀,這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老師授課內容較偏,沒有任何的情誼互動與行動上的互動,學生就會對老師的教學方式提出質疑,而沒有得到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所以在課堂中與學生進行真誠的互動是跟關鍵的。
1.3小學語文教學互動深度不夠、多為淺層次的互動
現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互動只是表層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沒有深入的互動,這樣使課堂的氣氛不夠活躍,無法給形成濃烈的學習環境,使師生之間缺少思維碰撞的時刻。例如,老師在講課時,會時不時的根據課本知識對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只是問學生是不是或對不對,沒有讓學生具體深入的回答,這就使師生之間沒有存在深入的互動,只是表層的互動。這對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帶來了不良影響。
1.4小學語文教學中互動作用失衡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的互動老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輔助地位,這就形成了老師的一種強勢作用,使學生不能大膽的在課堂上進行互動,讓學生在思想上就形成了一種弱勢的情況,這就形成了一種課堂互動失衡。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解決互動問題的策略
2.1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形成現代化教學模式
在課堂上要形成師生關系的緊密聯系,努力提高師生課堂互動的深度與頻率,把日常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帶到小學課堂中,把學生當做中心來進行互動。例如,給學生起一個英文名字,使學生在另一個名字中感受自己的不同,把這些昵稱親密化,給學生與老師之間建立一個交流互動的橋梁,使師生雙方能產生一些心靈上的互動。
2.2在小學語文教學需要建立有序變通、形成動態生成性的教學過程
隨著小學課堂的互動的不斷變化,其模式有了很大的變化。由于課堂內容有很大的隨意性,并不是一定的死模式,教師可以靈活的掌握教學方式,對提出的問題要多元化,具有啟發性,對提出的問題要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討論,以此來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例如,在講《坐井觀天》時,老師對要做出一個井狀的模型,讓學生親自去體驗一下,然后在讓學生說出在井模型里面看到的與在外面看到的有什么區別。這樣就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也能體現動態教學模式。
2.3建立生活化、信息化的教學環境,促進師生課堂互動交流
隨著小學語文課堂知識的豐富多彩,在課堂中形成的話題越來越多,這就給師生之間的互動帶來了方便,讓學生的思路可以更順暢的打開,以便在互動時激起學習的氛圍。老師在授課時要多把生活中的知識帶給學生分享,例如,社會中一些關于小學生的新聞,對一些相關資料進行及時的收集整理,豐富學生的課堂內容,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對某一方面進行關注,讓其自己進行信息的收集,使學生自己成為課堂信息的傳播者。這樣可以增加課堂互動交流的話題,增進師生之間課堂互動的熱情。
三、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多層次,復雜化的的過程,需要在課堂中需要與學生進行頻繁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在課堂實踐中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在分析問題上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此來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趙志平.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解決互動問題的策略[J].新課程,2007,09.
[2]張紅群.運用對話策略實現教學互動[J].教學周刊,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