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課堂低效是普遍存在的一大問題,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辛苦,課堂的低效能導致了學生的厭學和教師的厭教。那么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我認為構建高效課堂是改變這種狀況的有效途徑。
一、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
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全體學生主動而積極的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高效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是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準備、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會不會學,核心是目標達成。
二、探索高效課堂的特點,更加為教學服務
根據筆者近些年的教學發現,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的特點如下:
1、自主性課堂。在自主學習的課堂上,教師不是無所事事,而是比滿堂灌或滿堂問更費力,只是教師講解時間的調控力度加大了。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清楚了是為自己學而不是為老師學,因而積極性大增,效率高 效果好。自主的課堂上不能是那種自由的散漫的任其自然的學習,那種想學什么學什么、想學多少學多少的低效隨意的課堂,不符合新課標的精神。
2、展示性課堂。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舞臺,也是讓學生展示的舞臺。好學生就是在不斷地表揚中,不斷地“出人頭地”中,不斷地自我感覺良好中成長起來的。后進生也是在展示中暴露不足,取長補短,奮力追趕不斷進步的。只有展示,學生才能有成功感、優秀感、羞恥感、落后感,只有展示,才能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展示形式應是豐富多彩的,唯其這樣,才能體現學生個性,盡其所長。
3、差異性課堂。有的教師認為,這種課堂是好學生的舞臺,基礎差的學生則更差,因為他們基礎差,自學能力差,自覺性差。其實不然,實施高效課堂時在各班均不會發現“差生”,就是沒有看到我們好多學校平時課堂上常見的打盹睡覺的、搞小動作的、嬉笑打鬧的等游離于課堂學習進程之外的學生。他們人人都在自學、都參與研討、都進行展示,只是難易不同、深淺不同、形式不同,教師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特點。教師在指導、點撥時,在叫學生展示時,更多的關注弱勢群體,關注“差生”。做到強的不下滑,弱的往上趕,共同進步,縮小差距。
三、高效課堂的特點與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教師的科學素養也相應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初中思想品德學科工具性、綜合性的特點,初中思想品德教師除具備專業知識修養外,須具備廣博的知識修養。教師知識面越寬,視野越開闊,教學時就能內容充實,更好地高效地駕馭課堂,引領學生拓寬視野。
現代社會中缺乏科學意識、對科技知識一無所知的人,幾乎是寸步難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自然科學素養迫在眉睫。初中思想品德教師雖不直接向學生教授系統的自然科學知識,但無論如何不能是“科盲”。小而言之,要教好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關介紹自然科學知識的說明文,就必須弄懂文中所介紹的有關科學知識,如宇宙學、氣象學、物候學、生物學、建筑學、物理學等等;大而言之,我們要培養21世紀在世界上有競爭能力的建設者,從小就要培養很強的科學意識,對科學技術有濃厚的興趣,有積極參與的愿望和行動。課內啟發,課外閱讀推薦,在學生心靈深處播撒科學的種子。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涉及的自然科學知識很廣,可說是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包羅萬象。初中思想品德教 師當然不可能通曉各門科學,但是讀一點科普讀物,關心與了解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讀一點科技發展史,對某一門或某幾門科學知識了解稍多一些,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有廣泛的社會內容,教學時要把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使學生學有成效。初中思想品德教師除須具有很強的理解語言的能力外,還須有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才能準確地把握思想內容。要熟悉我國的國情,學習中國歷史,尤其是近代史,現代史;學習經濟學,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與特點;學習 法學,尤其是有關教育的法令、法規;學習文化學,了解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中外文化的比較;學習民族習俗,風土人情,學習人際交往等等。總之,要博覽群書,以百科知識豐富自己,做知識富有 的人。
高效課堂要遵循教學規律,回歸教學本質,要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善于為學生創設提問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 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 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這些都 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研究教育科學相關知識,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有效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認知規律,便于老師在課堂的 設計上更能貼近學生的實情,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總之,高效課堂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的科 學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科學素養的提高讓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課堂更具魅力,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總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精”于初中思想品德專業,“博”于文化科學知識,能以正確的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居高臨下,學生必能學有所得,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