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人講過一個故事:三峽工程是世界級的超級工程,安全文明生產要求十分的嚴格,制定了非常完善的各種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厚如一本大詞典。但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沒有實現安全文明生產的計劃目標,為此,專門請了幾個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外國專家。專家們查看了現場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后直搖頭,說:“我們只有一個小本子”。現場的中國人許多都紅了臉。
這就是一個執行力的問題。
是的,如果我們不去想辦法貫徹落實制定好的制度規程,只將它們鎖進柜子,只是為了應付檢查,再多的制度規程又有什么意義呢?
企業為何經常有檢查人員前腳走,后面就出事故的事發生?如何維護各類安全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筆者認為,管理層沒有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確保規章制度得到充分的執行,客觀上使操作人員違規行為被認可,這是管理的違章,是最可怕的。對一個有執行力的組織來說,追求“有章必循”、“違章必究”的境界,其實質就是建立一種執行力的文化,只要一切從“嚴”,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就能實現既定的目標。
首先是制度“嚴”。安全的各項制度的制定要從“人本”出發,符合實際,并且要做到條款嚴密,不得出現任何的疏漏;各種制度的銜接要緊湊、一致,切莫出現沖突和矛盾;關鍵的條款要嚴謹、準確,避免出現“彈性”和漏洞,給以后的執行帶來麻煩。
其次是管理“嚴”。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制度管人。如在安全檢查中,無論是誰“三違”了都必須按照有關規定按程序執行。特別是檢查人員要嚴,要深入現場、深入一線認認真真地查,不能走馬觀花,不能睜只眼閉只眼,對于查出的隱患要嚴格按照規定盯著整改。如果管理不嚴,發現“三違”不報,查出隱患不除,真可謂是放虎歸山,自己為自己埋下“定時炸彈”,后患無窮!
再次是分析事故“嚴”。一旦出現事故,就應該認真地去分析,莫把事故當“故事”。對事故必須按照“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得不到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教訓不吸取不放過”的原則執行。
第四是處理“嚴”。對于事故的處理應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不能有半點的姑息遷就。該停職的停職,該開除的開除,該移交司法機關的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對每個事故都能嚴肅處理,誰還敢對安全不重視?誰還敢拿職工的生命當兒戲?
如果是真的嚴了,誰還敢頂風作案?誰還敢與政策對著干?誰還敢膽大妄為?誰還敢目無法紀?如果是建立一種執行力的文化,安全的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來源:2014年2月25日人民網)(編輯/范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