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兒子出國尋夫
蔣敏捷,1967年4月出生于江蘇省泗陽縣。讀高中時,她與同班男生曾昆侖互生情愫,并約定考進同一所大學。然而,造化弄人。1985年9月,蔣敏捷考進南京一所大學,而曾昆侖則考進山東一所大學。直到1989年,倆人終于如愿,一起考進上海同濟大學研究生院。臨近畢業,他們又決定出國讀博。
1992年7月,曾昆侖考入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經濟系,攻讀博士學位。他與蔣敏捷相約,等他在英國站穩腳,蔣敏捷再考過去。就在曾昆侖走后的第二個月,碩士畢業參加工作的蔣敏捷意外發現懷孕了。可是,這時她竟然聯系不上曾昆侖了,直到她臨產,仍沒有曾昆侖的消息。
1993年4月9日,蔣敏捷背著家人,在上海一家婦幼醫院產下一名男嬰,取名曾敏強,取她和曾昆侖之名,又寄予他堅強生活之意。曾敏強出生后,她沒有乳汁,便交給鄰床一位多乳汁的產婦喂養。
該產婦名叫鄭裕英,比蔣敏捷大4歲,江西省星子縣人,隨丈夫一道來上海打工。她的孩子名叫王銘強,比曾敏強大3天。鄭裕英見蔣敏捷是單親媽媽,工作壓力又大,便提議孩子交給她帶。一門心思想出國,正為孩子養育問題犯愁的蔣敏捷欣然同意了。
1993年冬天,蔣敏捷考入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出國前,她給鄭裕英兩萬元錢,鄭裕英讓她安心在國外讀書,表示自己會照顧好曾敏強。就這樣,蔣敏捷淚眼婆娑地訣別不滿1歲的兒子。
1994年新年,蔣敏捷趁學校放假,找到曾昆侖的學校。經過一番苦尋,終于見到曾昆侖……原來,曾昆侖來到英國后不久,遭遇車禍,頭部受傷,記憶受損,用一年多的時間才恢復記憶,學業也因此向后順延一年。他恢復記憶后第一時間就想聯系蔣敏捷,無奈她畢業離校聯系不上。沒有電腦和手機的年代,尋找一個人猶如大海撈針。曾昆侖只好忍著失落,繼續學業,等放假回國尋找……
聽完曾昆侖的訴說,蔣敏捷也向他訴說孤身產子的艱難經歷。隨后,倆人抱頭痛哭。哭過之后,兩人約定,博士畢業留在英國工作,等安頓下來,將兒子接來團聚。
養育14年的兒子是假的
1996年8月,蔣敏捷和曾昆侖博士畢業后來到倫敦,分別找到滿意工作。1997年春節,夫妻二人回國,為兒子曾敏強辦理出國手續,準備春節后將他帶到英國。
回國之前,蔣敏捷給鄭裕英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蔣敏捷告訴鄭裕英,他們要把曾敏強帶到英國,接受最好的教育。
這封信在鄭裕英心中掀起驚濤駭浪——鄭裕英的丈夫在上海做包工頭時,有了外遇,兩人離婚。她A帶著兩個孩子生活,異常艱難,不知道未來如何。想到曾敏強要出國接受最好的教育、過上最殷實的生活,而自己的兒子卻要“面朝黃土背朝天”,鄭裕英動了“調包”的念頭。
兩個孩子的名字里都有“強”字,此前,她稱自己的兒子為大強,稱曾敏強為小強?,F在,她告訴自己的兒子,他的真名叫曾敏強,她不是他真正的媽媽,他真正的媽媽在英國,叫蔣敏捷,爸爸也在英國,叫曾昆侖,他的爸媽很快會把他接到英國。天真的王銘強信以為真,高興得手舞足蹈。而蔣敏捷走時,曾敏強不到1歲,他對媽媽毫無印象,所以也信以為真。
鄭裕英見兩個孩子對“身世”深信不疑,便將曾敏強送到鄰鄉的妹妹家。1997年2月1日上午,蔣敏捷夫婦帶著禮物來到鄭裕英的家中。
見到王銘強的那一刻,蔣敏捷有種陌生感??赏蹉憦娫卩嵲S⑹孪戎笇?,一見到蔣敏捷就撲上去叫媽媽。蔣敏捷暈暈乎乎地把王銘強抱起,并對鄭裕英3年多的養育之恩千恩萬謝。
兒子走后,鄭裕英長長舒了一口氣。為了不讓左鄰右舍發現破綻,她帶著曾敏強來到江西贛州,靠賣水果生活。
鄭裕英對曾敏強心中有愧,于是,努力補償和培養曾敏強,起早貪黑擺攤賺錢,給曾敏強添置衣物和學習用品。鄭裕英的付出,換來了曾敏強優秀的學習成績。
2009年9月,曾敏強以優異成績考上贛州第一高級中學。他讀高二那年冬天,鄭裕英進貨途中發生車禍,右膝以下被鋸掉。不能繼續擺攤,鄭裕英思來想去只好在家中做一名裁縫。見媽媽如此辛苦,曾敏強哭著對鄭裕英說:“媽媽,我一定要考上大學,找份好工作,讓你安享晚年?!编嵲S⒙犃T,不敢正視曾敏強,但眼淚卻像斷了線的珠子簌簌滾落。
再說王銘強。曾昆侖夫婦把王銘強接到身邊后,為彌補以前沒有照顧他的遺憾,非常寵愛,在物質上滿足他的一切要求。漸漸地,王銘強養成囂張跋扈、嬌縱不馴的性格,讀中學時,經常在校內外尋釁滋事。2010年11月,因在酒吧參與群毆,被刑拘并被學校開除。2012年8月出獄。而這年9月,曾敏強考進了北京師范大學。
2012年年底,蔣敏捷通過朋友關系,將王銘強送進慈善機構工作。入職前做例行體檢時,王銘強被查出是B型血。
蔣敏捷差點跌坐在地:她和丈夫是A型血,怎么可能生出B型血的孩子?她想到是鄭裕英那里出了錯。究竟是自己的孩子出了事,還是鄭裕英把孩子“調包”了?事關重大,蔣敏捷沒有第一時間告訴丈夫。
為揭開謎底,蔣敏捷第二天辦理請假手續,對丈夫謊稱母親病重,要她火速回國。隨后,她坐上飛往上海的航班。到達上海后,不顧“倒時差”,包車趕到星子縣,又得知鄭裕英已搬到江西贛州。蔣敏捷再次包車趕到江西贛州。2012年12月21日下午,她終于在一套簡陋的民居內見到鄭裕英。
15年沒見,鄭裕英面色蠟黃,右腿截肢,竟是一副風燭殘年的模樣!還沒等蔣敏捷開口,鄭裕英的眼淚就滾落下來,她率先顫抖著說:“你來找我,是已經知道了真相吧!對不起,是我太自私!”說完,她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聽到這里,蔣敏捷忙追問自己的兒子在哪里?得知曾敏強正在北京讀大學,蔣敏捷這才安心……
養育之情也會血脈相連
2012年12月27日,蔣敏捷來到北京,約見曾敏強。令她激動的是,曾敏強一見到她,就輕輕地喊了一聲“媽媽”。原來,鄭裕英已通過電話把事情經過告訴了曾敏強。蔣敏捷一把抱住兒子,百感交集,淚流滿面……
“兒子,讓你受苦了……”坐下后,蔣敏捷哽咽道。
曾敏強卻說:“媽媽,這些年,我不苦,苦的是鄭媽媽。她省吃儉用供我讀書,待我一點兒也不比親媽差?!?/p>
“兒子啊,她讓我們骨肉分離15年,她的兒子在英國接受最好的教育,享受最好的物質生活,她吃的苦是應得的!”
“媽媽,如果你要怪鄭媽媽,我是絕對不會認你們的?!闭f完,曾敏強扭頭而去,留下蔣敏捷呆若木雞。
蔣敏捷打電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真相告訴丈夫。第三天,曾昆侖帶著王銘強回國。蔣敏捷夫婦埋怨鄭裕英“陰毒”,可鄭裕英把曾敏強培養成大學生,也算是有“良心”。最終,他們決定放棄追究鄭裕英的法律責任,但要求孩子“各歸其主”。
2013年1月6日,鄭裕英也來到北京。四人坐在一起,蔣敏捷夫婦要求鄭裕英歸還曾敏強,曾敏強卻堅決地拒絕:“我不會離開鄭媽媽。她把我養大、為我受很多苦。”
與此同時,王銘強像是做一場噩夢。衣食無憂的他,面對一個陌生且人老珠黃的鄉下婦人,卻要喊“媽”,他一百個不答應。他沖鄭裕英撕心裂肺地喊:“我不會叫你媽,不會和你一起生活。”
闊別15年,日思夜想的兒子,競不認自己,鄭裕英很受打擊。她對曾敏強說:“孩子,你不怪我,我就很知足了。你和你爸媽去英國吧,別管我!”
隨后,鄭裕英跪在蔣敏捷夫婦面前,哭著懇求:“王銘強和你們生活15年了,你們已有感情了吧?希望你們看在15年感情的份上,能認他這個兒子。曾敏強也是你們的兒子,是我對不起你們,我的錯我承擔……”
說完,鄭裕英竟拄著拐杖來到窗前,迅速爬上窗臺一躍而下。頓時,大家嚇得魂飛魄散……
鄭裕英被緊急送進附近的北京奧北醫院。經3個多小時搶救,撿回一條命,但由于頭部受損嚴重,一直昏迷不醒。
看著病床上的鄭裕英,蔣敏捷夫婦陷入自責與反思:她雖有“調包”之錯,但也有養育曾敏強之恩。怎么能在她認錯之后步步緊逼呢?反思過后,蔣敏捷夫婦決定幫助鄭裕英治療,并告訴曾敏強,也尊重他的選擇。同時,蔣敏捷夫婦還表示,王銘強永遠是他們的兒子,繼續和他們一起回英國生活與工作。
此時,王銘強內心也受到極大震撼:當年“調包”并不是拋棄他,而是對他懷揣深愛與寄予厚望。在這15年的歲月里,蔣敏捷夫婦始終把他當親生兒子養育,還有什么不滿足?他決定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努力工作。
經過半年多治療,鄭裕英逐漸有了意識。
2013年6月初,鄭裕英被蔣敏捷夫婦接到英國巴茲倫敦醫院進行治療,王銘強每天陪伴在鄭裕英病床旁。
2013年7月,曾敏強放暑假也來到英國陪伴鄭裕英。現在,鄭裕英已恢復得非常好。
至此,這場離奇的“調包”事件,在人性的“寬恕”下,有了溫暖走向。(因涉及隱私,文中人名均為化名。嚴禁轉載、上網,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