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民主管理是踐行“生本”思想的重要體現,也是新時期強化學生管理的重要基礎。分析了班級民主選舉中的影響因素,并基于此闡述了新時期強化班級民主選舉的若干應對措施。旨在強化班級民主選舉的認識,并為今后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推動班級民主選舉的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生;民主選舉
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民主管理已成為班級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契合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班級民主選舉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利益因素、人情因素等的影響,造成民主選舉的本質發生變化。初中生正處于少年向成熟青年的過渡期,獨立意識日益增強,參與民主活動的愿望比較強烈,但其心理發展和認識水平仍不穩定。對此,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推進初中班級民主選舉的發展,是深化班級民主管理的重要問題。筆者通過對班級民主選舉的思考,闡述了班級民主選舉的影響因素以及強化班級民主選舉的措施。
一、班級民主選舉中的影響因素分析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班級管理更加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而作為初中班級民主管理中的民主選舉,在實踐的過程中仍受到人情因素、利益因素等的影響。具體而言,班級民主選舉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利益因素
民主選舉的前提條件是民主,但民主選舉作為一種政治形態,勢必在選舉中摻雜有各方利益的糾葛。如,當選班干部后在班級里會擁有許多特權,在以后的三好學生、先進等評選中有較大的優先權。所以在班級民主選舉的過程,容易受利益因素的驅使,讓“民主”變味為“私利”。這種不正確的價值取向,既影響班級民主選舉的有效實施,也阻礙了班級民主管理的全面開展。
2.人情因素
選舉的主體參與者是人,這就勢必會將人情帶入到選舉之中。在班級選舉的過程中由于人情因素的制約與影響,造成有才者不一定當選的情形。如,在班級民主選舉的過程中,選舉的往往是班級中的“Mr. Good yesman ”,而非德才兼備的學生。在筆者的一次班級美德少年的民主投票選舉中,有兩位學生得票最高,居然是僅僅因為其中一位經常會請同學零食,另一位是電腦游戲高手的緣故。所以學生通過拉關系、賄賂同學的方式贏得人情上的支持,這與民主選舉的初衷相違背,也不利于良好班風的建立。
3.其他因素
班級選舉是一個過程,在過程中摻雜有諸多非理性因素的影響。如候選人長得好看,就選他(她);候選人是我同一個小組的,我就選他(她)。在這些非理性因素的影響下,削減了民主選舉中的客觀性、公正性。甚至在一些情況下這些非理性因素成為選舉走向的決定性因素。
4.民主投票的程序不規范的影響
很多情況下班主任為圖方便,在民主選舉中各方面工作落實不到位。尤其是選舉過程不規范,或者班主任的監察工作沒有做到位,使投票效果大打折扣。
二、強化班級民主選舉的應對措施
新時期班級民主選舉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如何做好班級民主選舉呢?筆者認為,班級民主選舉的落實,前提在于強化民主選舉的指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進一步規范班級民主選舉,強化監督機制的建立以及選舉方式的改善,并且注重對民主選舉中落選者的關心,讓“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貫穿在班級民主選舉之中。具體而言,新時期強化初中班級民主選舉可從以下三點著手:
1.強化學生民主選擇的指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
民主選舉之所以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與影響,很大程度上在于各方思想認識存在錯誤,將人情因素、非理性因素帶入其中。所以在班級民主選舉的過程中,要做好民主選舉的指導工作,轉變學生錯位的思想觀念,轉而以“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作為參與民主選舉的思想指南。對于民主選舉過程中的“謠言”“賄賂”等不良現象,應及時有效地遏制,力求班級選舉的客觀公正。只有這樣,才能創造良好的班級選舉環境,讓各方民主地參與到選舉中來。
2.改善選舉方式,規范操作程序
選舉過程的狠抓落實是選舉成功的關鍵,班主任應負起主要的責任。以筆者操持的一次班級班干部選舉為例。在八(8班)的班委改選之前,我首先明確班干部的條件:愿意并有足夠能力為同學服務,思想品德好,德育操行必須為優秀等次,學習勤奮,成績中上。然后通過自薦、學生推薦、老師的觀察后,確定九名候選人。由候選人自己以書面形式介紹自己的情況,并公示在班級的張貼欄中五天,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在選舉當天,先由班主任做一番動員,鼓勵學生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投上公平、公正的一票。然后由候選人上臺作競選發言。發言結束后,全班一半學生在一張事先打印好的選票上以無記名填寫時,同桌的另一半學生就趴在桌面上,然后交換進行。這樣的做法可以防止投票時互相影響。每個學生把填寫好的選票投到講臺的投票箱中。由兩名計票員、兩名點票員、兩名監票員當眾唱票,并當眾公布最后選舉結果。如此嚴謹程序選舉出的七名班委會成員,真正體現了班級的民主,為建設民主型的班級奠定了基礎。
3.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對民主選舉中落選者的關心
前面我們也提到,民主選舉是一個過程,只注重選舉結果的選舉形態是錯誤的,無論是何種選舉,應注重各方參與者的情感照顧,方可為民主選舉奠定廣泛的學生基礎,抱以無私奉獻的心理參與到其中。從實際來看,選舉更多的側重選舉結果,大家歡呼的是當選者,唏噓的是失敗者。正是這種不良情感因素的存在,讓班級選舉的本質發生變化,削減了學生參與民主選舉的熱情。所以在班級選舉的過程中要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踐行,讓選舉成為學生能力競爭的平臺,同時也是學生相互學習、發現自身不足的渠道。如讓民主選擇成為全體學生培養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平臺,而非一味的生生競爭,這不利于良好班風的建立。此外,教師要關注失敗者的心理情緒,積極鼓勵失敗者端正思想認識,認真進行正確的歸因,以促使學生不斷地自我完善。在筆者的一次班級團員發展對象考核的民主選舉當中,一名成績優秀、工作負責的班干部得票率只有30%,大大出乎老師和他本人的意料,于是我私下從多名學生那里了解到,他得票率低的原因是他平時的言行不文明所致。在與他的談話后他才恍然大悟,并決心改正這些不良習慣。所以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民主選舉折射的不僅是選舉本身,而更多的是民主選舉給學生帶來了更多自身展示、自我完善的空間與平臺。
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班級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的教育需求,逐步建立起民主的班級管理模式,既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需求,也契合現代學生的心理需要。當前班級民主選舉的實施,應注重班級民主選擇的價值體現,著力彰顯民主選舉對于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此外,班級民主選舉是一個活動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是參與的主體,踐行好“以人為本”的理念,既有利于選舉的有效開展,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保持正確的思想認識,參與到民主選舉中來。
參考文獻:
[1]陳友坤.略論班委民主選舉的實踐和意義[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12).
[2]王冠良.淺談班級凝聚力的形成[J].山東英才學院學報,2007(01).
[3]陳昌安.淺談初中班級民主化管理[J].中學課程輔導,2010(17).
[4]王云波.如何發揮班干部在告知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0(0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