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超前意識的概述、表現、作用及班主任應如何培養超前意識等方面,談談班主任工作中的超前意識。
關鍵詞:班主任;超前意識;作用
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是學校管理結構中最基礎的單位,班級是否穩定,能否形成團結友愛、奮勇拼搏、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將直接影響學校良好校風的形成,影響著素質教育的開展,而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則是這個基本單位的靈魂,對良好班風的形成有著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要成為一名班級管理的佼佼者,必須具備各種能力,其中超前意識是班主任工作的制高點。本文擬從超前意識的概述、表現、作用及班主任應如何培養超前意識等方面,談談班主任工作中超前意識的重要性。
一、超前意識的概述
所謂超前意識,是指超越前人或當前人們的思想意識,對事物發展趨勢的分析、把握、展望和預測。
班主任工作的超前意識,就是指班主任在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班務、德育等工作中表現出來的超越前人或當前人們的思想意識。
二、班主任樹立超前意識的必要性
初中學生年齡一般在13~15歲左右,這一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獨立”追求,容易激動,十分熱情而又經常動蕩、變化,容易出現沖動行為,在心理上容易狂躁不安。
針對初中生的年齡特征,班主任的教育應有足夠的超前意識。制訂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到這個年齡段學生可能發生的各種細節,要有超前意識。千萬不能等學生捅了婁子后再大發雷霆,大聲訓斥。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三、班主任超前意識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1.班主任在接手新班之前,應有超前意識。就是要高瞻遠矚,精心設計本班班規。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班規的約束,才能使學生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才能使學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班規既不同于《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又不同于校規。制定班規內容應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制定班規應早。一來在學生腦中超前形成規矩,學生知道什么不能做,班主任先入為主,防患于未然;二來剛上初中的學生也能很快適應初中生活。
(2)班規內容與校文明班級的評比內容高度一致。有儀容儀表、課堂內外紀律、衛生、班級布置、成績、好人好事、早讀、出操等方面,這樣才能讓班級管理與學校管理緊密結合。
(3)班規內容應細而具體。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要求男生剪短發,而這一規則太過籠統,學生不知怎樣叫短,怎樣叫長。所以,班規中明確規定男生頭發一律剪小平頭,頭發一旦長到耳朵上邊緣,就說明頭發長了,要剪了。又如,對于衛生,班規中也有明確的規定,采用“責任承包制”。開學時,把班級所有衛生任務平均分成3~4份。具體做法是:每星期安排一組人(3~4人),每人一份,同時為了避免星期一勞動任務不明確,勞動承包時間調整為從星期二到下星期一。這樣可避免傳統做法中的許多弊端,使班級衛生工作井然有序。
(4)制定好的班規應在班會課上民主通過,只有讓學生從心里接受它,操作起來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當然,根據實際情況,班規也應不斷地修改、刪除和添加。
2.班主任在每個學期開學前要有超前意識。班主任要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順應時代要求,與學生一道制訂出班務、思想教育工作的長遠目標、學年目標、學期目標、學段目標以及實現各目標的具體策略、方法、步驟、制度等,并努力做到長遠目標統帥階段目標,階段目標分步實現長遠目標,做到目標明確而有前瞻性,策略可行而有科學性,方法具體而有可操作性,步驟清晰而有連續性,制度周詳而有導向性。
3.班主任在做某一具體工作時應有超前意識。即在處理日常事務時,首先要考慮具體的場合和方法,學生會做出什么反應,效果會怎樣;在開展活動時,要考慮學生在思想上、技能上會受到什么教育、訓練,對學生的后繼發展有何影響等。
實踐證明,超前意識賦予班主任工作以前瞻性、預見性、創新性、時代性,增強班主任工作的目的性、計劃性、針對性、實效性。具有超前意識,班主任工作才能立足現在、放眼未來,高屋建瓴、總攬全局,贏得工作的主動權。
四、班主任怎樣才能具有超前意識
1.班主任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全面洞悉當今信息化、知識化、學習化、網絡化、競爭化的社會和時代潮流及其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準確把握當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
2.班主任要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更新觀念,使自己的思想緊貼時代脈搏,與時代的發展共振。
3.班主任要具有開拓創新的膽量和勇氣,善于因材施教,勤于思考,敢于探索,樂于反省,勇于補正。
4.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心里裝著學生,一心一意為了一切學生,全心全意為了學生的一切,真心實意一切為了學生。此外,學校上下要為班主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營造良好的外圍環境,為班主任發揮超前意識地工作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吳寶宏.素質教育論壇[A].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
[2]李衛紅.班主任管理手冊[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3]潘英,許強.淺談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衛生職業教育,2007(1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