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就對教師這個稱呼充滿了向往。于是,在中考時我就毫不猶豫地填報了濰坊師范,畢業后,我順利地被分配到了自己的家鄉——南關,并開始了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從這個時候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名平凡的好老師,為家鄉、為社會培育棟梁之材。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教會學生,先要充實自己
剛踏上工作崗位時,面對著那些稚嫩的臉龐,我內心無比激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的自己感覺到了教學工作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簡單。于是,我主動向每一位老教師請教,不論年齡大的,還是年輕的,只要自己不懂得就向他們請教。正是自己這種主動學習提高的意識,很快,我的教學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隨著所教年級的提高,我感覺到光有好的教學經驗還不夠,自己在中專學校所學的知識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于是,我開始了自學考試的旅程,先后拿到了大專、本科學歷。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開始并不了解這些,但在后來的工作、學習中,我漸漸明白了我所擔負的使命與責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利用班隊會的時間,和全班學生一起制定班規,并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由于一些舊思想的影響,有的學生認定這些制度只是針對普通學生、學習差的學生,對班干部、學習優秀學生是不管用的,老師都會偏愛他們,不會對他們進行懲罰,于是,我進行了補充,無論你是班干部還是成績差的學生,只要違反了班規,都一視同仁。這一點在后來的班級管理中,我一直沿用,并絕對執行。而且我班的紀律、衛生、學習一直名列前茅。我本人也因工作突出先后榮獲街辦優秀教師、區模范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在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幫助下,在自己的努力學習下,班主任工作成績越來越顯著,教育教學工作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撰寫的論文在區里多次獲獎,還代表學校參加了思品、科學、實踐活動等課堂教學比賽,都獲得了優異的成績。2001年我被評為濰城區教學能手,2002年南關中心學校正式提拔我為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并接手學校的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工作。學管會就是由學生來管理學校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接手之初,我把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一些經驗用在這上面。很快,我校的紀律、衛生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區大課間檢查中,我校成績名列前茅。2005年我校五中隊第二小隊被評為全國特色小隊,同年五中隊又被授予濰坊市特色中隊。
二、教師之道:傳道授業,無私奉獻
從參加工作至今,我一直擔任著小學語文教學。開始的時候我并沒有弄清楚,教師的任務到底是什么。而且機械的教學方式讓我的學生厭倦。而我,身心疲憊卻得不到領導和家長的認可。我開始思索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并不斷問自己:教師到底要怎樣教?教學生學什么?在外出學習時,我明白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真正含義。于是,我開始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學生接受得快,并且喜歡這樣的學習方法,可是對于那些吃慣了別人“給魚”的學生來說,就特別難,其實這是教師教學中經常遇到的現象。我采取的方法就是不忽視他們的存在。如課堂上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提問時有特定選擇;對于那些表現不突出的學生抓住機會,及時給予鼓勵;犯錯誤后不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而是單獨談話。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不斷實踐、不斷發現、不斷改變,始終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
2001年9月份,我度完產假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學校為我安排了一個新的班級。除了擔任班主任外,還擔任了語文、英語、微機三門課程。我們農村小學一直沒有專職的音體美教師。后來小學加入英語和微機,使得學校教師更加緊張。我接手的這個班共31人,光男生就19人。由于當時我的孩子還不滿周歲,每天我還得回家照顧,孩子的父親在部隊服役,對家一點也照顧不到,婆婆還有病,孩子只能由我母親照看。開始的一段時間確實有點自顧不暇,忽略了對班級的管理。直到有一天,村委的人找到學校,說我們班的幾個男生將村里十幾戶人家有線電視的后蓋偷走了,我才意識到自己工作出現了疏忽。回到家,我思前想后,決定給孩子斷奶,開始我母親不同意,覺得這樣對孩子不公。可是想想自己當初為了這個夢想選擇了這個職業,難道就因為這點事就放棄嗎?最后我和母親達成協議,只是中途不回家了,就這樣我有了更多的時間管理班級。第二天上班,我并沒有急著去找那幾個男生,而是先與前任班主任了解班里的一些情況,并與部分家長取得了聯系,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情況。了解之后,我便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我先找到了那幾個“偷”蓋子的學生談話。通過談話,我知道是因為其中一個孩子無意中撿到一個這樣的后蓋,拿著當轱轆玩,其他人才突發奇想要再弄些一起玩的。弄清楚了原因,才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我先肯定了他們并不是有意要破壞公共財產,所以不能叫“偷”,然后跟他們講了鐵蓋的用途以及破壞后的后果。結果還沒等我說完,一個學生說:“老師,對不起,以后,我們再也不這樣了。”當時我心里一軟,就原諒了他們。
其實,對待小學生,教師真得是需要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同樣的對待同事也離不開這四心。在我擔任大莊子小學教務主任這段時間里,我的感受頗深。
來大莊子任教的時候,我已經不在娘家住了,家離單位近30里路。由于路程太遠,我不能帶著孩子一起上班,就每天早上6點叫他起床,穿好衣服,一人在家等他爺爺送他上幼兒園,下午再接回來。剛來到大莊子小學時,我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壓力,那就是我從管理小學生跳到了管理成年人的崗位上來。更重要的是,村小的工作條件和師資力量比中心更弱。由于村小一直處于閉塞狀態,教師們安于現狀,再加上學校多年沒進年輕的老師,教師隊伍明顯老化。
在工作中,要求別人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對待上級安排的工作,總是先了解一下教師們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合理安排。“三四五”課堂教學實驗、語文主題實驗、經典誦讀實驗是我區教改的重點項目。針對我校的實際情況,我爭取校長的支持,率先在我們班進行實驗,從三年級開始背誦區下發的經典誦讀篇目,不到一年的時間,學生就將一至三年級要求背誦的篇目全部背誦完了。學校還開展了古詩篇目比賽,其他教師看到我們班的學生進步這么大,也都紛紛開始了經典誦讀的背誦。后來在中心小學組織的經典誦讀比賽中,我校六個班級全部獲得了第一名。
也許我們的付出和所得并不成正比。可是,我們農村小學的教師們依然每天在這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看到學生一天天成長、一天天懂事,我們內心無比欣慰,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更加努力地工作,向更高的目標攀登!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