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的教學占了很重的比例。作文的目的不僅在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希望學生能夠通過寫作的過程進行情感的表達和交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也需要進行改革創新。針對此話題著重闡述了改革的具體措施,希望在新課堂中,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需求。
關鍵詞:新課標;語文作文;新理念
在新課標提出的新的要求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全球已經步入信息化的時代,語文作文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應該被摒棄掉。“應試作文”已經不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怎樣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以及怎樣通過作文來表達情感成為當前作文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明確新理念,解放舊思想
新課標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是培養學生情感的抒發,鼓勵學生個性發展,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因此,教師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就應該被拋棄,避免“應試作文”和無病呻吟的情感空缺。
1.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
以學生為根本,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和內容。教課形式應由“填鴨式”改革為“互動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與學生更好的互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能夠讓學生在面對寫作時化被動為主動。
2.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
新課標不僅是對課堂提出了新的標準,對教師的素質也有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改革之余,也應該緊跟時代的進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應多關注時事,多感悟生活。這樣才能避免在課堂中只傳授了理論的寫作知識,而忽視了寫作的根本。
教師在改變教學理念的同時,更應該將目光放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重視在生活中得到的靈感,從而在寫作的過程中更加自然地表達感情。
二、優化作文教學課堂
1.將激發學生興趣作為備課目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興趣,不僅能夠化被動為主動,也能得到更多的感悟。但是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大多數學生對語文作文都有了枯燥乏味的基本判斷。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是課程改革首先要實施的內容。
教師應該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目的來進行備課。傳統的作文教學傳授的知識是千篇一律的,在這種教學下寫出的作文也都是“應試作文”。而改革后的課堂,教師則要通過新穎的內容或者是貼近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去思考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需要讓學生從心底認為寫作能夠讓自己的情感得到表達,思維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發展。
2.教學方法多樣化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只有改變了學生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觀念,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比如,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成立“作文興趣小組”,讓學生的思維在這樣的興趣小組碰撞中得到火花。學生可以在小組中交流在生活中得到的感悟,可以針對社會時事各抒己見,可以就寫作中遇到的難題互補互助等等。通過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3.引導學生注意積累素材
很多學生所寫的作文內容空洞、表達無力,都是因為素材積累的不夠。傳統的作文教學方式注重寫作的模式,而正是這種模式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從而導致學生忽略了生活中的感悟。聽、說、讀、寫是一個整體,寫作是對所聽所說所想的一個表達過程。如果本末倒置,不注重素材的積累,不重視聽、說、讀,對個人的寫作能力和素質是沒有幫助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注重素材的積累,平時看到好的段落語句,可以摘抄下來,以便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面。
三、去大自然和生活中尋找感悟
寫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情感的表達和交流,而大自然和生活都可以給予學生很多的感悟。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去自然和生活中發現閃光點。比如,寫“誠信”的話題,可以讓學生走上街頭,去切身體會,去抓取素材。再比如,對春天的描述,可以讓學生去感受自然。通過對萬物的觀察,從而寫出自己所體會到的春天。
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忽視了因材施教,因此學生寫出的作文也都大同小異。在新課標新的要求下,以學生情感抒發和交流為根本目的,教師就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除此之外,也可以鼓勵學生多嘗試新的體裁。通過不同的寫作方式,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水平。
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固定交流時間,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對于寫作能力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支持。作文沒有絕對的好壞,因此,也不能夠用統一的標準去丈量,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的提升,才是教師應該長久關注的問題。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在新課標提出的高要求下面臨著理念的改變和課堂的改革。不再以傳統教學下的“應試作文”為根本目的,而是旨在促進學生的情感交流和抒發。新的要求讓課堂的教學質量更高,更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需求。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通過多方面的教學,讓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讓語文的作文教學更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薛燕.新課標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10).
[2]胡云芳.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J].教育科研論壇,2009(10).
[3]張澤軍.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淺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10).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