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立學習方式的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元,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并有效地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和評價體系,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又建立與傳統接受學習一起多元并存的學習方式,從學習內容、組織、過程等方面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方式;多元化
轉變小學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特別在小學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實踐、創新意識和能力,又要倡導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索并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主動的多元學習方式,對數學學習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下面,就我校兩年多來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深入探究開展讓學生進行多元化學習方式談幾點看法。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挖掘學生的內在品質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是教師應該了解的一個教學原則。但不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卻沒有很好地貫徹與實施。面對小學生學習,我們必須牢記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學生學。”應該改變以往按部就班的學習習慣,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該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呢?我們經過研究總結出:首先,要合理創設情境,使學生愿意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創設情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喚醒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拓展思維,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就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的思維開始活躍,充分做好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中去的準備,使他們愿意和老師及同學一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知識。其次,要誘導學生思維,使學生樂學。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數學本身的規律和誘人的奧秘,更好地誘導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構建認知結構,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樂學。最后,要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自我反饋和評價,開展同學間的互相評價,在我校開展“情境探疑”“三疑三探”以及“互動式教學模式”。兩年多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自我評價、生生評價、師生評價,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開展多樣化學習形式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合作交流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解決。從兩年多的小學課堂教學學生多元化學習方式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想法,分享彼此的觀點,促使學生共同提高,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各種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培養了興趣,鍛煉了能力,學困生的成績也在逐步提高。在數學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策劃學習題目,組織分配合作小組,并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必要的指導。首先教師要策劃選擇學習題目。教師提供的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適合每位學生參與,使學生有話講,能激發生學生的合作興趣。選好題目后還要做必要的準備,對所選題目進行任務分解,弄清問題的關鍵,有針對性的備課。其次教師要合理分配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這一過程要求教師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組織能力等因素,將他們有機結合。
三、培養良好的探究學習能力,探索學習的手段途徑
小學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應用性,在教學中僅僅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聽完后做大量練習的方式是不能真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能力和興趣的。有效的做法應該是幫助學生運用學生自己的方法來分析研究數學問題,使之讓學生成為數學教學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在探究性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讓學生在共同探究過程中獲取知識,同時也獲得能力提高,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適時、適度、高效地展開探究活動呢?首先要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愿望。小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對學生的直接興趣始終是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穩定組成部分。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增強學生的好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從生活中選取新穎有趣的引入課題,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思維逐步提高,為學習新的知識鋪設一條平坦的大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蘊含著豐富的探究學習資源。但這不意味著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由學生親自去研究發現。結合學習內容和教學進程,具有探究性地選擇問題,側重點要從知識中選取,由于重點知識的內涵是豐富的、深刻的,以它為中心進行探究性教學,能夠突出重點,抓住本質。其次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學習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對探究材料的自主探索,發現材料之中蘊含的意義。讓學生在“做”中學,改變了傳統的在“聽”中學、在“教”中學。這樣教師不再是權威的講授者、知識的傳聲筒,而是把自己變成“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特別對小學生要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及思維和方法。轉變學習觀念,改變學習方式,取長補短。在教學活動中,只有讓學生各種學習方式相互融合、多元并存,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3]GHB0059。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