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在極大的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還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掌握了計算機技術知識,進而提升了個人綜合能力。新課改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主要論述了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重要性,分析了在當前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希望對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問題情境
一、問題情境的含義及其重要性
問題情境指的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假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并進行思考,進而解決問題??梢哉f,在很大程度上問題情境的創設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教學參與,還使得他們的思維能力、操作水平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相應的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作為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專業性課程,在教學中合理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掌握并運用信息技術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這不但滿足了學生求知需要,提高了他們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還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思維得到培養。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雖然很多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已經使用了“問題情境”的教學模式,但是往往由于準備不充分,問題情境沒能夠有效地設計,出現了不少問題。
(一)所創設的問題情境偏離教學重點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學目標就是使得學生能夠掌握教學重難點,問題情境的創設應以此為出發點,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進而為他們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課堂教學應成為問題情境創設的核心,然而,在現實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而忽視了問題情境應與教學內容相匹配。
(二)問題情境的創設往往流于形式
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來共同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問題情境創設的時候,應該使問題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使之能夠有效地啟發學生,促使他們的思考并解決問題。但是,很多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只是為了學校或上級部門的要求,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地使問題情境創設成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的手段,不能夠起到引導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的效果。這樣的問題情境很難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三)問題情境的創設缺少深度及廣度
有些教師在進行問題情境創設的時候,過于草率,使得相關的問題情境過于簡單,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興趣,最終只是在浪費時間。
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
(一)緊緊圍繞教學重點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得以快速發展,網絡與人們的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信息技術課程所涵蓋的內容就越來越廣,涉及文字出入、圖像輸出、視音頻編輯、程序設計等各個方面,教學內容繁多,因此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緊緊圍繞教學重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授“Excel表格數據處理”這一部分時,教學的重點是Excel表格的運用。此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假設6個月以來蘋果的價格都給定,如何給出蘋果價格的變化趨勢?這樣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得教學難點包含在情境之中。
(二)緊密結合生活實際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與現實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學習并掌握信息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生活中利用,解決實際問題。當前,我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主要設計一些常用文字、聲音、視頻等處理軟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水平出發,創設合理的情境,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知識。來自農村的學生所具備的計算機知識可能有限,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求教師關注這些學生的存在,進而合理地創設問題情境。如,在設計一個網頁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提示一下學生如何進行操作,并作好示范,然后要求學生思考在網頁制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最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三)充分的問題情境準備
進行問題情境教學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準備好充分的問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所創設的問題情境,應該具備典型性、現實性的特征。這些問題應該有助于學生展開想象,并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思考,最終掌握相應的知識要點。例如,在講解搜索引擎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DIY漢堡包的活動,讓學生利用計算機來搜索所需的原材料、制作流程等,從而使學生掌握計算機所有信息的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有助于激發學生思考的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邏輯思維,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曹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創設問題情境透視[J].課程教學研究,2013(04).
[2]陳蘇靜.高中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J].高中生學習,2013(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