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學生實際生活”及“自主探究學習模式”這兩方面為討論切入點,試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策略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思想品德;學生實際生活;自主探究學習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思想道德觀念以及自身綜合修養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實施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改革,幫助學生切身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就顯得格外必要了。那么,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又當運用何種教學策略真正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學效率及質量呢?我個人認為,應當做到以下兩點:
一、注重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倡“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實際經驗,開展具體知識點的講解。”新課標的這一指示有著深刻的內在含義:學生大多對自身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比較感興趣,也愿意以科學的態度去正確認識與探究。因此,從學生已有的生活實際經驗出發開展教學,一來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對將要學內容的濃厚學習興趣;二來更是為學生營造了一種熟悉的學習場景。
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必須對新課標的這一精神給予高度重視,并將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形成緊密的聯系,相信這對提高課堂效率有著極大的幫助。
二、大膽運用自主探模式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出了諸多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這其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模式顯得格外突出。新課標強調“教師應當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的幫助下,真正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p>
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徹底摒棄以往“滿堂灌”等落后的教學模式,還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真正主體地位,并以此為基礎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調查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此,既可以促使學生借助自身的切身體驗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深刻理解,同時又可以真正做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總之,新形勢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必須以新課標的理念為指導開展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這樣才能在深化新課改的基礎上,真正為中學生道德素質以及綜合修養的顯著提升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劉仕安.新課改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08(0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