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通過語文閱讀的方式,從中可以獲取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的知識,提高他們的閱歷,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閱讀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生活,開啟人的智慧,更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強化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力培養(yǎng)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語文閱讀的方式,從中可以獲取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知識,提高他們的閱歷,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閱讀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生活,開啟人的智慧,更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活。一個人的學習活動、交際活動、認識活動,都離不開閱讀。由此,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強化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這一問題的嘗試。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興趣,就能獲得成功。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離不開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之后,他們的學習欲望就會迸發(fā)出來,他們也會自主地去積極閱讀了,他們也會自覺地尋找書籍來閱讀,這個時候教師要引領孩子們到知識的海洋里去遨游,作為老師要引導學生去選擇一些書來讀,并且以自身的閱讀經歷和經驗鼓舞孩子們積極讀書。
二、授予學生閱讀方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不是讓學生泛泛地去閱讀,只顧數(shù)量的閱讀而忽視質量的閱讀,這樣就要要求學生會讀,懂得閱讀的方法,當學生掌握了閱讀的方法之后就會不斷得到提高,閱讀的效果就會提高。因此,教師要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可以讓學生進行略讀,即讓學生有選擇地去閱讀書報的相關文章。當然也要精讀,也就是對一些好的文章進行認真而細致的逐詞逐句地閱讀,這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精讀法,是指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還有速讀法,速讀法就是不發(fā)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總之,讀書的方法很多很多,要根據(jù)實際選擇運用。
三、培養(yǎng)閱讀習慣
一個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決定成績高低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必須從培養(yǎng)他們的養(yǎng)成習慣開始。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很多方面。比如,邊讀邊思考的習慣,邊讀邊思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形成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的習慣,通過習慣在語言環(huán)境中來閱讀課文,就能更加確切地理解課文;形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習慣使用工具書,會提高讀書和寫作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小練筆、寫讀書筆記的習慣。總之,通過各種習慣的培養(yǎng)會很好地發(fā)揮閱讀的效益。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讀書習慣是我們語文教師考慮的教學重要內容之一,我們一定要很好地研究其閱讀方法,使語文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王賀玲.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現(xiàn)狀與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1,34(12).
|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