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采取分層教學策略,是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學習能力等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實力相當的學習小組,并且在小組內部進行分層,學習小組之間形成良性競爭,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完成不同程度的學習目標,從而全面協調地發展班級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分層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教育作用
分層教學是適應學生個體差異的一種課堂教學策略,在共同教育目標下的每個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性的,因此,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然后采用具有差異性的教學方法,可以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健康全面地學習和發展,完成學習目標。
一、在實施分層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分層教學策略的有效開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具有積極的作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課堂內容細致化,也就是說具體問題應該具體解決。(1)了解班級學生每一個人的數學學習情況,從而進行合理分層。教師可以進行綜合性的水平考試,并且結合學生學習風格、學習習慣和或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三個不同層次。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應該動態的觀察學生階段性變化,根據個體的發展變化及時地進行分層結構的調整,以便適應學生的智力發展。(2)教師應該以教學活動作為策略實施的出發點,結合教材內容按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全面分析并制訂出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保證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育中的有效開展。對于能力較強、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可以采用靈活變通的教育模式,使突出學生達到“高水平化”,幫助學習能力較弱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二、實施分層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的作用
1.提供和諧的課堂氛圍
高質量的實施課堂教學的前提條件是運用分層教學策略,教育工作者應該為學生創造民主的、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將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積極的引導學生學習數學,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上得到思維的正確發散和擴展,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對數學課堂教育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1)改善了師生關系,正確把握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是屬于學生的,在課堂角色中,教師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積極主動的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的一系列探究活動中。由于分層教學策略的實施,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協作,為正確處理好師生關系提供了契機。在分層教學實施中,教師也逐漸了解到:平等的看待學生,相誠以待,以朋友方式引導學生按照學習標準學習,而不是以一種盛氣凌人的強壓態度解決師生之間的問題,可以縮小師生間距離,使學生樂意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2)使教師更具人格魅力。由于數學科目的特點,教師需要用幽默的語言去化解數學課堂的枯燥和乏味,幽默授課要適可而止,幽默過多會影響學生思維。(3)在分層教學中,由于教師要考慮大多數學生的接受力和感受,對于教師塑造人格魅力也有很大的幫助,對于消除數學課堂中的教學疲勞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教師在授課之前根據數學內容進行分層設計,是保證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由于小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還不太成熟,學生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因此需要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數學應用分層教學策略中,將新舊知識有效地連接起來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問不同的舊知識,布置不同的課堂作業,對于鞏固數學,扎實基礎具有很大的幫助。在此基礎上,教師所進行的新課程內容的開展,以及深度的知識擴展就會顯得格外得心應手。
3.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分層式數學教學不但要體現在課堂上,課下分層的教學輔導也是非常必要的。根據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性差異,進行針對性的課下練習輔導和習題布置,包括必答題和選答題,對于基礎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起到鞏固基礎的作用,與此同時滿足了學習能力較強、基礎較好的學生的上進心理需求。分層課下輔助教學提高了學生的上進心和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發散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并且,通過不同難度的題型設計,使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查缺補漏,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的遏制學生自卑或自負情緒,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調查結果中,分層教學策略的實施效果非常好,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明顯提高,課堂氛圍很活躍,學生的整體成績也比傳統教學模式好。在不斷地實踐分層次教學策略進程中,創新性的分層次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全方位的健康發展,對于促進我國的義務教育,提高學生數學的學習水平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陳虹.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小學數學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3.
[2]倪曉燕.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