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要從讓孩子養成好習慣開始。從一個案例中總結出了讓孩子養成珍惜時間、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關鍵詞:時間觀念;教育;好習慣
每一個生命呱呱落地那會兒,就開始給他身邊的人帶來了喜悅和希望,這個小小的生命,無論漂亮還是丑陋,聰明還是愚笨,都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寶貝。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走進了校門,成了小學生,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學習生活,大多數父母都把目光投入到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成長上。聰明伶俐的孩子讓自己的家長驚喜和欣慰??赡膫€班沒有行為習慣差、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呢?這也是我們最頭疼的事!作為一名老師,我也在思考怎么幫助孩子養成一個珍惜時間、愛惜時間的良好行為習慣。
我們班就有這樣一個同學,他叫小羽,這個孩子很聰明,而且學習成績也還不錯,就是學習習慣不好,做事情總是很磨蹭,不夠獨立??赡芨⒆計寢尩慕甜B方式有關系吧!什么事情都是媽媽幫著做得好好的。每個夜自修媽媽來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幫他收拾抽屜里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和班主任都很頭疼,也曾多次跟他媽媽交流過,讓她不要老幫著孩子做這些事,像這樣的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整理的,要讓他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由于對孩子的了解,我有意幫助調整小羽同學的不良學習習慣,在那個值班日的傍晚,我特意事先和小羽進行溝通,要求他必須養成夜自修時間完成作業的習慣,否則,老師將采取措施!
夜自修快結束了,值日生準備做值日,我讓沒完成作業的同學去辦公室繼續做。我特意檢查小羽的作業情況,發現他一個晚上只寫了幾個生字,我很生氣地對他說:“從明天晚上開始你不要來夜自修了,回家自己做去。你看看班上哪個同學像你這樣的?不懂得合理安排時間,了解事情孰輕孰重的順序,什么事情都該有先后順序吧?他們個個都是先把作業完成了,再看其他書或者出去玩一小會兒,你呢?倒好,總是先玩,要么就是邊玩邊做,再看看你寫的字也越來越潦草了,如果你這些不良習慣還不改,還是這樣磨磨蹭蹭的,邊做邊玩的話,那以后就不要來參加夜自修了?!彪m然他當時沒說話,我也感覺到他眼圈紅紅的注視著我。他媽媽來接他時,我把她叫過來直接說:“孩子的動作很慢也很磨蹭,別人在做作業時,他在那自己一個人玩或者發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剛才我跟他說從明天開始讓他回家做作業,表現好了再回來。”他媽媽很無賴地點點頭。我跟他媽媽說:“希望你配合一下我們,這樣看孩子的動作會不會快一點,你看每天都是他一人到最后而且也沒辦法完成。我們班的語文、數學作業量合起來也不多啊,有的孩子不到7:30都全部做完了,還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看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而他同樣的作業量要做到9點多還沒完成,回家還要繼續完成,這樣會影響他休息,孩子睡眠不足的話會直接影響到第二天的學習。再說他也沒上特長班,是吧?希望您能理解,我們好好配合一下,這星期看他在家表現怎么樣,下星期再讓他來,辛苦您了!在家里做事的時間也要控制,限制時間給他,不要老讓他這樣磨蹭。要不就給他制訂一張時間表,讓他知道什么時間段該完成哪些任務,時間過了就結束,必須從頭再來一次。試試看吧!”家長同意了。隨后幾天的每個傍晚,我都堅持與家長溝通孩子當日在校的表現,并給家長提出具有建設性的課后作業指導方法,起到家校合作、同步跟蹤的作用,同時也讓家長和孩子明白老師是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的。一周后,這個孩子做作業的速度明顯加快了,能在放學前把作業完成。雖然孩子做作業的速度提高了,可我發現他好像很怕我的樣子,難道是怕我再一次把他送回家嗎?我反復思考著,如果那次我換個方式跟他交流會不會更好呢?我找了一個課間時間,把他叫到辦公室,對他說:“小羽,上次老師對你那么兇,讓你回去做作業,你傷心了吧,并不是說老師不喜歡你,而是想讓你知道你每次做作業的速度都很慢,學習習慣不好,夜自修的時間都被你浪費了,你不能好好地合理安排時間完成作業,回家還要繼續做,這樣就會浪費你其他活動時間,包括的睡眠時間啊,你想啊,其他同學回家都能洗洗、吃點點心就可以睡覺了,而你呢?還要再花時間做作業,等別人睡著了,你還在那忙著補作業,這樣既浪費你的時間,也浪費爸爸媽媽的時間啊,他們也要陪你到那么晚才休息。睡眠不足的你,第二天你會有精神嗎?就會影響到你上課的狀態,你說是嗎?其實你在老師心目中是個聰明、能干的好孩子啊,你看你上課有時也能夠積極主動回答問題,而且也能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見解,同學有不會的題目,你都能主動幫他們講解,不僅老師喜歡你,同學們也都很喜歡你!如果你能把你這個磨蹭的壞習慣改掉就更好了,好嗎?”說完孩子對我說:“老師,我錯了。我以后不再邊做作業邊玩了,我一定要像他們一樣先把作業寫完了,再做其他事情?!比缓缶桶杨^低下了。聽了孩子的話,我開心地點點頭,心里也舒暢多了,原來我的擔心是對的,之前我的做法傷到孩子了。對不起,小羽!記得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造一個奇跡;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
實際上,像小羽這樣的磨蹭行為問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的,其中的一點就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那么作為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有一定的時間觀念,就得從平時的生活習慣中來培養孩子安排時間的能力。那該怎么樣解決上例中的問題呢?
一、養成愛惜時間的習慣
要教育孩子珍惜時間,愛惜時間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孩子年幼時,他根本就不理解時間是什么概念,更不懂得生命對自己只有一次的機會。愛惜時間是一個養成的習慣問題,習慣的養成并不是與理解和認知相對應的。
二、做事要講究效率
教育孩子要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要讓他懂得講究效率,時間就變長,不講究效率,時間就變短的道理。
三、集中精力,一氣呵成
有些事情,要集中精力,一氣呵成,完成出結果。比如,在做一道較難的數學問題,還沒完成就去做其他事情,明天再來做時,就必須重新開始思考,因為昨天的思路已經斷了。所以要集中精力,一氣呵成,專心致志,往往會收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況且,明天還有明天的事,今天的事要今天完成,才不會養成拖拖拉拉的壞習慣!
四、懂得事情的孰輕孰重順序
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要做的事情的先后順序,他們的做事順序往往都是在父母或老師的安排下完成的,這就會造成孩子不懂得利用時間。就像小羽那樣,在沒有父母和老師的安排下,他不懂得要先把當天的作業完成了,再來做其他事情了。就會邊做邊玩,大把大把的時間就這樣被浪費掉了,別人都能完成當天的任務,而他還得帶回家繼續完成,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浪費了別人的時間。
五、作息時間要有規律性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是比較低的,常常會一邊吃飯一邊玩耍的;一件事情沒做完,心里又想著另一件事情;做事沒有條理性,亂七八糟的,父母或老師如果沒有注意的話,就會使孩子養成“拖拉”的習慣了,長期這樣下去,這種壞習慣就根深蒂固了。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