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規定了閱讀的速度、閱讀量,還規定要注意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所以推薦讀物梗概,學生展示讀書成果,從教師的朗讀中受到感染,多種活動評價閱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興趣;閱讀;朗讀;成果
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來說,做好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語文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涵養,塑造良好的品質和健康的人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規定了閱讀的速度、閱讀量,還規定要注意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因此,教師必須把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一、教師推薦讀物梗概,激發閱讀興趣
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書中的人物、寫作背景、內容梗概、精彩片段或一些精辟的語句,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如,我在好書推薦課中向學生推薦《老人與海》(兒童版)這本外國名著時,我先從名著的封皮入手。同學們,你從封皮當中是否可以猜到書的主要內容呢?學生會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時我并沒有急著揭曉學生猜想的是否正確,而是對作者及寫作背景進行了介紹,學生此時就會對剛才的猜想有了自己正確的判斷,他們又會馬上舉手更改自己的觀點,此時我再揭曉名著的主要內容,學生就會因為自己的“神機妙算”而激動。但是學生若知道了這些內容是否會對這本書的興趣減退呢?此時教師必須要設置懸念。如:一個瘦弱的老人是如何把捕到的那么重的、比自己駕駛的小船還要長很多的魚拖到岸邊的?老人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中駕駛著一葉小舟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與鯊魚進行三天三夜的搏斗?激發學生預知詳情,請看原書的欲望。第二天,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有了這本書,還在不停地贊嘆,那位老人真是個“硬漢”。真是應了那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濃厚的興趣才會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閱讀中去。
二、學生展示讀書成果,激發閱讀興趣
當學生閱讀一些寓言或神話故事時,教師可以拿出一節語文課,進行課外閱讀成果展示,談收獲、談體會,或者進行閱讀表演。如,學生談《中華上下五千年》中有關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故事;談《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主人公如何由調皮變得乖巧懂事;《魯濱遜漂流記》中主人公如何不怕困難的過程,學生談得頭頭是道。有的學生表演《扁鵲治病》,不時地給大家帶來一陣陣歡笑。這樣既鍛煉學生的表達、表演的能力,也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閱讀。教師借此來引導,這就是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樂。
三、從教師的朗讀中受到感染,激發閱讀興趣
朗讀的最大優點是能再現文章所蘊含的感情,使聽者受到感染。如,在教學《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一課時,我范讀了第三小節(司馬遷受到宮刑仍發憤著書),其中加入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一書中有關司馬遷的資料進行朗讀,不知不覺中,學生已潸然淚下,我知道學生感動了。借此時機,我說:“同學們,《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故事令你振奮,令人贊嘆,令你為之動容。”無形之中學生對這本書產生了閱讀的興趣。到目前為止,我們班大部分學生已經讀完了這本書。又如,在教學《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時,我補充了《呼蘭河傳》一書中結尾的一個片段進行誦讀,再加上對蕭紅人生經歷的描述,學生不免對她的遭遇產生了幾分同情,不禁跟作者一起對祖父產生了懷念之情。學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我抓住時機,及時引導學生閱讀《呼蘭河傳》這本書,學生的興趣很濃。
四、多種活動評價閱讀,激發閱讀興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表現,應以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教師的評價具有導向、激勵、診斷、交流等功能。由于課外閱讀內容的不確定性和效果的內隱性,對各項指標的量化操作,比較困難。因此,把它與平時的常規要求和開展活動結合起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學校舉行的“經典誦讀”活動,通過對古詩文的朗讀,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得到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領悟得以內化,把語文與思想教育有機地整合。我校每年舉行講故事比賽,我以此為契機,先讓學生在班內進行角逐,最后推選兩名參加學校的比賽。我想,學生演講的過程就是對閱讀內容內化的過程。活動舉行完了,學生也讀懂了。這不是一種很好的評價手段嗎?我還定期舉行“親子共讀”活動,并邀請家長在班內展示,家長和孩子的表現加起來算成績。這種多主體評價增強了課外閱讀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總之,學生對課外閱讀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使讀書逐漸成為自覺行為,才能有所得,有所樂。帶領學生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是我們語文教師神圣的職責。在閱讀這塊有待開發的神圣領域里,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積累和摸索,讓我們把人類精神上的食量帶給我們的學生,讓他們都能找到課外閱讀的樂趣,更找到課外閱讀的鑰匙。
參考文獻:
崔巒.小學語文教學論.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7.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