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身為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一直在盡可能多地解決問題,力爭縮小農村英語聽力與城市的差距,提高農村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
關鍵詞:聽法指導;解題效率;興趣
在語言技能聽、說、讀、寫中,“聽”始終以老大哥的身份排行第一。但在偏遠或落后的農村,聽力就很難得到足夠的重視,學生的聽力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在農村,由于受時間和條件的限制,在課程任務很重的情況下,不可能經常進行大量的聽力訓練,因而既簡單方便又能有效地提高聽力訓練效果的好方法,一直是農村英語教師所渴望和追求的。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身為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一直在盡可能多地解決問題,力爭縮小農村英語聽力與城市的差距,提高農村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聽法指導,克服困難
在聽力技能的訓練過程中,我覺得教師首先要給學生介紹正確的聽力方法,然后幫助學生克服以下三個方面的困難。
1.克服心理上的困難
中學生聽英語的潛在困難是心理障礙。在聽英語時過分緊張,感到被動、無把握。告知學生不能過分注意每個音、每個詞、每個句子;在聽的時候,注意力要集中在內容上而不是在語言上;在大意上而不是在細節上,在正在聽的內容上而不是已聽過的內容上。
2.克服語音上的困難
所聽的材料中可能會出現新詞、新句型或新語法現象;或者由于連續in an hour;失去爆破picture;強弱讀Yes, I am. I am listening;重音移動等語音現象而使語句發生讀音上的變化,這些都會成為聽的障礙。教師要采取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慢慢習慣于聽大意,憑猜測理解所聽到的新詞句。
3.克服文化差異的困難
學生聽英語時,由于不熟悉講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文化特色,雖然所聽材料并無新詞句,卻聽不懂其內容。For example: I am free. The bus is free.教師應在聽力練習前介紹其文化背景,或配合一定的情境,這樣,學生在聽時就會輕松多了。
4.克服客觀存在的困難
教師要克服客觀存在的困難,鼓勵和幫助學生創造條件多聽多練。
二、保證課時和提高訓練質量與解題效率
現有中學的英語課時為每周六節,其中至少有一節專為訓練聽力開設。我們教師一定要克服各種困難,保質、保量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有相當的機會進行摸索和訓練。
1.系統地講解聽力知識,提高聽力rate
許多學生片面地認為聽力就是聽一聽,無需考究方法。教師要從意識上糾正學生的觀點,首先從知識的講解上入手,傳授一些聽力技巧,比如聽力三部曲:聽前閱讀分析、聽中預測、依據原文推斷,并在平時訓練中堅持運用,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
2.瀏覽試題,對選項進行分析和預測
告訴學生利用放音前的一段時間預覽題干部分和選項部分,根據文化背景知識和各小題選項內容透露出來的信息,大膽預測答案。
3.用簡單的方法做筆記
放音時速度比較快,難以在短時間內記下大量的語音信息。
三、課堂滲透,創設語境情景,引導學生“聽”懂教材
1.在教學中,我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從用學生的英文名字開始)和傳授知識,盡可能讓學生在寶貴的課堂里時時處處聽說到英語、感受到英語
開課前盡量先用英語口述全課主要內容,結束新課時又和學生一起復述課文主要內容,這樣給學生一個反復地聽的訓練。
2.盡量使用直觀手段和創設合適的語境情景
例如,教pear,orange,banana等,帶上實物;教jeep,car,bike等,帶上卡片;教monkey,tiger,cow等,用簡筆畫;教talk,run,laugh等,做出動作和表情。
3.用好教材和教具
把教學用的朗讀帶作為聽力帶使用,把聽力訓練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在講新課前,先讓學生Close the books,給學生提幾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questions,然后播放朗讀帶讓學生listen。學生帶著問題會很認真地聽錄音,聽完后指導他們answer,最后教師和學生一起閱讀課文和審定答案。現行新編中學英語教材,凡是對話和閱讀課文,都有配套錄音帶。因此,我把這些錄音帶全部作為聽力帶來練習。
四、激發興趣,以“說”促“聽”
對于初中生來說,興趣支配動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會積極投入學習,并以最有效的方法去獲取information。初中生對新事物的反應是很敏感的。當學生第一次聽到Hello!How do you do? Thank you時,他們會感到新奇有趣,從而主動去說去練。在教學中,我盡量給學生創設特定的情境引導他們“多說”,以增強他們“想聽”的興趣,從而培養他們的聽說能力。
例如,在教學電話用語時,我讓學生用硬紙片自制telephones or mobile phones帶到教室來,上課時設計兩個人用英語打電話的情景。我自己先假設和一個學生在通話,并把通話內容寫在黑板上,然后我把一些常用的電話用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熟悉。接著組織和指導學生Practice in pairs. 最后讓幾組學生上臺示范表演。這樣把干巴巴的課文讓學生動起手來,說出話來,形成一段活生生的、能夠實際運用的對話,從而讓學生感覺到學英語的趣味。
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就是用“滴水穿石”的精神攻克著聽力訓練這一難關的。所謂“滴水穿石”精神,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性,通過逐節課日積月累的訓練,結果就好像小小水滴,天長日久,終能“滴穿”英語聽力學習這塊“頑石”。
在農村中學英語教學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聽力教學的提高更需要我們廣大教師付出艱辛的勞動。
參考文獻:
[1]甘麗蘭.如何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今日中國教研,2007(11).
[2]陳大威.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教師,2012(27).
[3]肖銀嵐.多角度提高農村初中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07).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