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總會有一定數量的學困生。而學困生問題是教師比較敏感和最棘手的問題。但只要教師關心愛護學困生,理解和寬容學困生,不歧視他們,充分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用科學的方法引導他們,不斷激勵和激發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一定會卓有成效。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困生;教育方法
所謂“學困生”,通常是指班上學習較差、進步很慢的學生。在小學階段,造成學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隨著年級的升高,班級的兩極分化會加劇,學困生會增多,學困生的問題也日益加重,因此,對學生的轉化是問題的關鍵。怎樣才能做好學生的轉化工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困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學困生上課時往往注意力不夠集中,為了延長他們上課專注的時間,課堂上教師要結合對話或短文多做游戲、聽錄音、唱英文歌曲、知識搶答、朗讀比賽、單詞競賽、表演對話、講有趣的小故事等,有時間多讓學生展示自己。有條件的情況下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儀和電腦課件等,不斷提高學困生的興趣,同時開展成績好的學生與學困生之間的互幫互助活動,讓他們愉快地學英語。
二、適時表揚鼓勵,耐心輔導學困生
學困生,特別是高年級的學困生,知識結構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表現在知識銜接不上,反應慢,接受能力弱,這時教師就要全面了解學生“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耐心地進行輔導。具體可以這樣做: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可課前復習;在復習舊知識中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糾正;與同學結對子,請同學輔助;對文靜、不善于表達、反應慢的學生,不歧視,不當眾指責、批評,對沒有耐心,急于求成的學生嚴格要求并注意培養他們專心、認真的好習慣。小學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很重視老師的表揚,一句小小的贊揚,一點小小的肯定,會讓他們樂翻天。只要這些學困生有一小點進步,就給予表揚,要經常對他們說:“Good!very good!Great!Excellent!Well done!”等,讓他們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充分挖掘學困生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只要教師多留意學困生,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有許多優點,有的唱歌好,有的愛勞動,有的體育好。在教學中應盡可能給他們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當發現他們有點滴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做勝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說教,讓他們感到自己真的在進步,自己真的能學會、學好,逐步樹立自信心。
四、理解和寬容學困生,用愛心感化他們
在平時的教學中,學困生多為活潑好動或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要多了解他們的愛好,了解他們學不好英語的原因,多跟他們交流,有意識地改變與他們溝通的方式和方法,用愛心感化他們。當他們向你訴說時要專心傾聽、面帶笑容,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
學生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的是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學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指導學生學會閱讀;加強和指導學困生學習技能訓練。因此,在課前,要求他們認真預習好明天的內容。只要我們循循善誘,持之以恒,一定能使學困生養成自覺的習慣。
總之,對學困生的輔導和轉化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師要有耐心、有寬容心,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實時表揚鼓勵。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改善教學方法,讓課堂活躍起來。實踐證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疏導,學困生才會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