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美夢的少年,多夢的光陰,幸福的憧憬,他們在青春萌動的時代。那激情似火,這是詩人的贊美。所謂教育家也常借助華麗的詞匯,來包裹這美好年華。
少年!欲念縱橫的時代,欲火燃燒的時代,惡念起伏的危險期,是所有教育家不愿直白地美喻、不愿直白地毀譽。我們管理者大凡都掩蓋心里陰暗的一面,做一些婆婆媽媽的嘮叨,使這些少年叛逆更重。這些美麗的年華就像一群幽靈。他們的小聰明、小智慧游戲我們這些管理者。他們經常掙脫這本輕松無力和蒼白的規章制度,違法違紀,甚至違法毫不顧忌。
這就是當前我們的某些失敗的教育,“只教”“不育”,相當于沒有生育能力的夫婦?!敖獭笔切枰R儲備量和生活的經歷。經歷越深才能產生經典的“教”的演講能力,使學者為之動情,有久旱逢甘露之感。我們大部分教育只“教”不“育”。
育者之苦源于責任,育者多如農民,教者多如螻蟻。本人認為真正的“教育”者,在于后者育人之道。育人者在于品德,在于勤勞,在于思考,在于方法,最重要的是在于責任,“教”者充其量是說客。沒有“育”就是空洞的,對于少年作用不大。
育者:澆水、施肥、剪枝、砍伐、打藥、驅蟲,這些都需要技術和方法手段經驗。育者是勞動者,他們平凡而偉大。育者的經歷,使“教”更加豐滿、更具有靈魂性,不是空洞的他會對少年像秧苗一樣的成長。因為有人澆水施肥,錯誤有人修改,有人砍伐,有人呵護,也有強硬的管束,這才是教育家。教育家在民間,來自民間,非學者,非演說家。我始終不懂有幾位教育家,大談正面教育,只通過說教而不精心培育從而妄圖培養出人才,這樣的行為是不實際的,是理想主義的。我們培養大批說客來建設這個國家,來征服世界。當然過去春秋時代確實有縱橫家往來游說國王,進行國事操縱,他們的“詭辯術”也經常說服那些愚鈍的君王大臣,但為數不多,案例太少。
簡而言之,少年的教育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少年強則國強,而我們恰恰忽略這樣陽光和欲念縱橫的時代。我們老師不敢管教那些惡作劇乃至馬上發展罪惡。罪惡是教育者推卸責任,當然致命的弱點,我們教育家不敢負責任。這是國民教育的路走向了極端的墮落,很顯然這是“教育家”導向把小教育家引入歧途。那兒會有人問教育是不是失敗了呢?不敢妄言。我國人口眾多,學者如牛毛,然成者如麟角,淘汰者無計其數,無從說起。
讓我們把話題轉到少年體育運動學校來。大凡這些從事體育訓練的孩子,都是三集中的孩子的管理,給訓練單位帶來沉重的壓力。這些陽光少年激情四射,小動作不斷。盡管他們每天一至兩節大課的強度和量的訓練,晚上仍是精力充沛久久不能入睡,他們在強烈的性成熟階段總想蠢蠢欲動。這個時候的孩子不是在家有父母呵護下,而在學校這個集團組織里,他們不像在家里一樣體面的行為,甚至收斂得近乎文靜。
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他們來到這里。在這個年代他們對一切都是新奇的,他們都想一試。冒險是他們的家常便飯,特別是對異性的向往,經常擾亂他們的學習和訓練,所以早戀是他們天天的夢想。欲火燃燒使他們有時難以控制,以至于要冒險一試。網絡、手機每天都有性誘惑的題材,更加催生了他們的欲念。少年這是一個叛逆的時期,伴隨著夢想和不良的欲念,艱難地成長著。針對這些陽氣過盛的年華,管理并不是一紙空文。一種所謂的“正面教育”,一種規章制度。往往寬容會形成放縱,嚴厲會形成粗暴,溫和會形成中庸。我們這些基層管理訓練者,會常常被這些聰明的孩子,設下陷阱,忠懇和誠實會被他們捉弄得五迷三道。孩子們常常由多個集團組成,他們相互之間沒有正能量,瓦解消極對手,這是非常自然的事。
就運動學校而言,教練員是基層的管理,教務科、學生科、后勤科,對于這樣的體系也可以說機構不小,但真正能落實責任而又能聯系孩子的管理,管理理念和體系都不夠有效。首先我們的教學硬件、資產,都是為了育人服務的,不是嘩眾取寵,取悅觀眾。我們干凈墻壁掛著可憐的規章制度。
從事體育運動的孩子生性愛動,對文化的學習不感興趣。不是他們愚才,大部分比較聰明。很多家長對這些孩子的文化學習再三努力皆無濟于事。不得不放棄學業,忍痛割愛送孩子投入這千辛萬苦的行業之中。其實這是智的選擇,偉大之舉,但他們都是極不情愿的,好像這一生是最后的賭注悲壯之舉。孩子也好像是破罐子破摔的家長為他們選擇。來到這里不由分說就開始了時光不容的專項訓練了。隨之教練員為他們簡單地樹立目標,似乎也指明路的方向。在他們每一天不同于其它正常孩子作息時間和天翻地覆的變化,再也不用天天坐在教室里,至少有半天不坐。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適應超出常人的運動,頭腦更加靈活了,但是學習更加不感興趣了。盡管他們很累很苦,但由于訓練使他們身內活力倍增,動感欲發強烈,精力更加旺盛。由于住校過集體生活,生活在少男少女氛圍中,使他們早早打開了青春之門。欲望使他們接踵而來,這個時候管理者要細于觀察,勤于思想,去安撫他們那過早飛翔的心靈。
方法之一:爭奪他們的閑暇時光,布置訓練筆記,寫好日記。條件是要保證周周檢查講評,好的表揚,差的批評改進。必須獎勵一些較為耗時的搞衛生勞動,以讓他們的腦海、身心都得到實實在在的教和育。孩子們都有虛榮和所謂的自尊,要讓他們徹底粉碎所謂虛榮和自尊。他們認為是面子,這里順便提示一下,所謂的虛榮的自尊和面子,我們部分教練員都分不清,糾結之中。要知道面子給足會使得所謂自尊日益膨脹。乃至自尊自大,老虎屁股摸不得!你會把這位“寶貝”徹底毀掉。
方法之二:發展多興趣,占有他們不必要思考。當然要避免單獨行動,如果有必要單獨行動那必須明確任務、活動的區域和時間的限制(往返時間),返回匯報與小結。
方法之三:限制,控制,很好的掌控他們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也是一個較為科學和智慧的表現,要在以下幾方面力線下工夫,如:(1)心理;(2)當前的欲念;(3)外部的信息;(4)當前接觸的對象;(5)家庭背景;(6)與外溝通的方式。這6條力線有三條為無形:(1)(2)(3),后三條為有形。有形的感觀常常刺激無形的內外變化,內外的變化導致行動的變化而無常。管理在于有效的控制,當然不是孫悟空畫地為牢,那是六脈神劍。實質是條力線的控制。中央電視臺有一個公益廣告,一個小女孩牽一個風箏,一句話控制是為了飛得更高。這一廣告真經典,在任何行業有使用的價值,一個基層教練員他的辛苦主要在于管理,在訓練課中求管理,這是魚水關系。一堂嚴謹的課,本身就是管理訓練,從每一個動作訓練軌跡的力學原理,乃至技術戰術由淺入深地形成風格,無不是在教與學、教與育的真實行動中去追求更高、更強的目標與理想過程。所以這些孩子的特點與優點是行動能力強,做白日夢的比較少。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先人們告訴我們訓練的量和強度應科學的分析,現在用科學的檢測手段進行監控更加直觀,其實在你的孩子較為疲勞的情況下是技術醞釀、成形的最好發展過程,這一放松過程是基層訓練與管理者和孩子最容易溝通的時候,你在課堂的組織訓練,會得心應手。所謂組織訓練所提出的組數強度與量的安排以及要求的提出及課的小結,無不是組織訓練。也就是訓練的管理息息相關、環環相扣。
訓練與管理是絕佳的教育過程,管理是“教”、訓練是育的過程。
管理是組織過程,善始善終,這就是雙刃劍,不是六脈神劍,這里面是六條力線的契合,是上帝賜給我們的育人寶物,這里面蘊含著無比的智慧。育者的道,先掌握好武器確定你的工具,剪刀、驅蟲藥、施肥及工具。我們很多離開果園,即便離開一時,那里的習性和將要發展的變故都在掌控和預判之中。
我們很辛苦,我們很甘甜!
我們有團隊,我們不孤單,我們不斷孕育、不斷分娩。我們是光榮的另類農夫和果樹技術員。只要我們勤于思考和創造,勤于勞動與學習,那我們絕不是拿一兩個金牌而沾沾自喜。那就如同養了一園的果樹只產了一個或兩個蘋果,其他都爛掉了,不可救藥。更如同孕育機器只是流程,成活率低下,質量低下。我們設計春天和夏忙,我們就渴望金秋!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