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時期是一個人學習語言的重要時期,無論是發音咬字還是從表達方式上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語言能力,幼兒教師對幼兒語言的教學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利用好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就成了幼兒教師亟須討論的問題。在《指南》的明確引導下,針對幼兒語言教學工作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指南;幼兒語言;教學
一、語言的學習需要良好的語言環境
語言是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環境的影響,好的語言環境對幼兒語言學習來說必然會事半功倍,《指南》中明確建議,幼兒教師一定要注意文明的說話方式,要認真傾聽幼兒的語言表達,為幼兒作出表率。作為幼兒教師一定要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向幼兒傳達正確的語言行為,例如,不說臟話、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等,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通過建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幼兒可以迅速地學會日常用語,并且能夠具備一定的語言交流能力。
二、要注意保護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想象力
幼兒處于成長發育期,對世界的認知還不完全,這個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具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時期,幼兒教師一定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注重保護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不要嘲笑或者諷刺學生荒誕的想法,當孩子說出自己看似天真的想法時,教師要給予鼓勵和支持,這樣就可以激勵幼兒不斷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夠用良好的心理去與他人進行交流。通過對事物之間的豐富聯想,幼兒也會不斷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保持思想上的創新能力,這也是《指南》中提出的創新型幼教理念。
三、幼兒語言學習要建立在輕松、平等的氛圍中
《指南》將幼兒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針對不同的年齡段進行不同的培養計劃,幼兒的心理發育還不成熟,針對幼兒的語言學習不能操之過急,要通過耐心細致的引導讓幼兒之間進行自主的學習和交流,并且要讓幼兒解放思維、盡情想象,例如,拼音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拼音字母時將每個字母想象成身邊的事物,這樣就可以更輕松地學習和理解。在語言教學中,由于每個學生理解能力不同,教師要針對個別理解能力差的孩子進行單獨的訓練,要鼓勵孩子自己找出學習的方法,千萬不要訓斥和挖苦,要與幼兒進行平等的溝通,這樣才能找出學習的瓶頸所在,真正地解決語言學習的困難。
幼兒語言教育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這是一個人語言能力形成的最關鍵時期,把握好這個時期,處理好語言能力的培養會對人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