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崗位上工作了多年,一直從事數學、語文的教學工作,尤其對數學這門學科格外喜歡。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生活中度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它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邏輯嚴謹性和應用廣泛性等特點。教師應該依據教學大綱,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學習數學不僅是掌握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訓練思維能力和開發智力的過程,又是運用數學概念、判斷、推理進行抽象思維的過程。
關鍵詞:數學;思維能力;小學生
小學生是人類社會中的一大群體,他們思想活躍、思維敏捷、求知欲強烈,并且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和創新能力。那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開發和挖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一、重視基本概念,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概念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的經驗和總結,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廣泛地使用概念這種形式來揭示各種數學現象的本質特征,從而使學生憑借數學概念來全面地認識客觀現象。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概念時,要清晰地記住已學過的定義、名詞、符號,訓練學生恰如其分地運用概念進行數學思維活動,對學好數學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訓練學生嚴密的判斷、推理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和思維能力是緊密相連的。正確地運用概念是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前提。如何尋求學習問題的解題思路,理順解題過程,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提高學生的分析辨識水平,訓練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數學教學過程,它不同于工人做工、農民種田,它是師生之間教與學的一個有機而完美的統一體,因為數學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各種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們不僅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產生這一結果的推理過程。論證要依據已有的條件,合乎邏輯地進行判斷,開展論證,逐步論證,逐步推理,得出結論。
具體地說,提出和分析問題以及綜合回答問題時,要明確果斷,且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辭。判斷推理時,要以現有的條件和概念為依據,嚴格遵循思維順序。
教師在指導學生分析理解問題時,一定要合乎邏輯,要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沿著合乎規律的路子去尋求新知識,帶領學生學習掌握一個新概念時,總要有一個分析推理和概括綜合的過程。例如,在講一道應用題時,首先要分析題意,明確數量關系,然后再進行演算驗證。而教師講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分析思維的過程。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不斷地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