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開放度和國際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如何擴大來華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國留學生規模已成為“教育輸出”領域的熱門話題之一。擬從留學生教育工作者的視角,對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的策略提出一些思考。
關鍵詞:留學生;招生;規模;擴大
自從我國進入世貿組織以來,國家對自身國際化發展和開放程度都有了新的要求和政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我國留學生規模到2020年需達到的招生目標為50萬人次,這不僅要求留學生工作人員從思想意識上提高對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的認識,更是對招生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一、正確認識擴大來華留學生規模的重要意義
1.擴大來華留學生規模是我國提高在教育領域內的國際影響力以及向世界弘揚中國文化的有效渠道。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已成為當今的一股潮流,而我國如何從“教育輸出”大國轉變為“教育輸出”強國,并進一步提升其國際教育地位,這需要通過多招收來自不同國籍、申請相異層次學習的來華留學生來提高我國國際教育的知名度。與此同時,中國高校日益增多的外國留學生不僅會在校園內感受到來自中國學生和國內教師有關中國文化的感染和教導,同樣他們在平日生活中也會潛移默化地逐步了解與接受國內的風土人情、飲食習慣、交流方式等,這無疑也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和弘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2.擴大來華留學生規模也是我國增加經濟收益的國際化途徑。為了我國外交政策的需要,國家每年都會設立中國政府獎學金以吸引更多的外國留學生來我國進行學業深造,通過這樣一個宣傳招生平臺能夠幫助高校招收到不少自費來華留學生,從而帶動這一“無煙產業”的創收并為其自身壯大奠定了發展基礎。
如上所述,擴大來華留學生招生規模是國家的政策要求,同時也推動了我國的國際化發展。
二、多渠道、多方式擴大來華留學生規模
目前,我校招生模式主要有:留學生本人在線或當面申請;通過留學中介提交申請材料;積極參與各類海外教育展等。為了達到有效擴大留學生規模這一綱要要求,招生手段需要進一步拓展與創新。
1.視在校留學生為潛在招生中介。留學生在校期間,學校可以考慮為不同國別的留學生籌備開展文化周等文化品牌活動,提高學校知名度的同時也起到了間接宣傳作用。另外,為已經畢業離校的留學生建立方便聯系交流的社交平臺(如校友會等)也同樣能為學校發展不少海外“招生點”。
2.豐富招生層次。由于專業背景不同,接受能力有差異,不少留學生反應課業壓力較大,學習困難較多。鑒于此狀況,針對留學生增設專科學位課程,將留學生的教學內容作進一步細分,不但區分了學生層次便于教學管理,更能為學校招收到更多潛在留學生。
3.降低留學成本。無論是我們出國留學還是外國留學生來華深造,留學成本一直都是大家選擇國家或學校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留學成本一般包括學費、住宿費以及生活費,而生活費是因人而異的,學費和住宿費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下降低標準,根據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學校招生方面就擁有了成本優勢。此外,如果將國際教育領域視為一種企業行為,那么“薄利多銷”自然也是發展初期較為有效的營銷手段。
總之,擴大留學生規模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也在留學生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不斷開拓招生渠道,認真切實做好留學生服務工作,招生規模定能獲得喜人的突破,2020年留學生人數也必定會達到50萬!
參考文獻:
[1]張融融.完善留學生教育管理體制,擴大留學生規模[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3):109-112.
[2]裴玉梅.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醫教育,2003,22(2):68.
[3]Australia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About AEI.Retrieved August 11,2003.http://aie.dest.gov.au/general/about.html.
[4]Horie,M.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 in the 1990s:A Reconsideration. Higher Education,2002.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