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務驅動式教學是基于建構主義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以具體的任務為引領,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來體現教學成果。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在技工學校實行任務驅動式英語教學的好處及任務設計的幾個原則。
關鍵詞:任務驅動式教學;英語教學;任務設計原則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深入發展,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迫切需要培養出更多與國際接軌的新時代的技工,這對技工學校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素質,但由于技校的生源主要是沒有升入普高、大專、中專的畢業生,且錄取時幾乎“零門檻”。他們的英語基礎普遍很差,對英語不感興趣,認為英語對就業毫無用處,在主觀上已把英語拒于“千里之外”。因此,改進技工教育的英語教學方法,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從筆者自己在技校英語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實踐體會,對英語教學任務設計的幾大原則進行了探討。
一、任務驅動式教學的內涵
任務驅動式教學(Task-driven Teaching)是以建構主義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方式,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實際情境下與小組成員“合作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共同完成意義建構(而非完成教學目標)。任務驅動式教學主張將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或者任務中,通過設計任務使教學雙方都明確自己的目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在“做中學”(Learning through Doing),最后展示任務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效果,其基本教學環節包括創設情境、確定任務、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及效果評價。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在技工學校的英語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有不錯的教學效果。
二、在技校英語教學中實行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好處
1.大大地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筆者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發現,技校學生由于在初中或高中時對英語學習的缺位,大部分學生在入學時的英語水平低下,他們普遍對英語缺乏興趣,學習動機不足,甚至懷有恐懼或嚴重的抵觸情緒。語言學家R.Ellis曾指出:“許多因素會影響學生的外語學習,除學習者的年齡(age)、性格(personality)、學習技巧(1earning strategies)、才能(aptitude)外,很重要的一點還在于他的動機(motivation)?!币虼?,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是英語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在傳統的教學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情況下,任務驅動式的教學卻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根據百度知道對學習動機的解釋,人的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由個體內在的需要引起的動機,也就是學生的“我要學”。外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是指個體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也就是“要我學”。在任務驅動式教學中,學生變成了學習的主體。只要任務設計得當,關注學生的需求和特點,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得到激發,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此外,任務驅動式教學提倡的“合作學習”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外部動機,他們在任務的過程中感受到同齡人的壓力(Peer Pressure)或者得到同學的幫助和鼓勵,從而更容易培養學英語的良好氛圍和環境。
2.合作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為了讓學生有效完成各項任務,教師在各個單元任務中都會把學生分為5~7人的小組。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成一系列大任務,并將各項大任務劃分為一系列較小的任務,讓學生利用團隊力量完成。語言教學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它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任務往往需要通過組內的合作和組間的競爭來完成,他們在任務過程中分工協作,各抒己見,同伴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相互學習,相互探討。小組內和小組間學習的積極氛圍對學生的語言交流大有裨益,能營造自然用英語交談的環境,把交際和學習結合在一起。學困生在此過程中自信得到了增強,而優秀生在“教別人”的過程中也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另外,團隊學習還可以讓學生體驗與不同背景和不同能力的人一起合作,學會關心他人,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
3.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和表現力
在任務驅動式教學中,教學的效果不是以分數來衡量的,而是以學生每次任務的成果展示來顯現的,這就讓更多學生有了在公眾面前展示英語的機會。傳統英語教學中,學生既不會寫,更不能說。但是,任務式教學讓許多不愿開口的學生也有了壓力。一旦這些學生在任務的過程中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他們對英語的畏難心理會得到減弱,從而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自信。
基于任務型導向教學的理念和任務型教學的特點,在技校中實施英語教學要轉變觀念,勇于嘗試,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設計教學活動,改善教學效果。筆者在開展任務型教學中,嘗試以下幾種任務設計的原則,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任務驅動英語教學模式的設計原則
1.任務的趣味性
蘇聯著名教育學家巴班斯基曾說:“有的教師上課非常努力,但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而另一些教師好像并沒有特別努力,但得到了預期的效果。這是因為后者的教學和教育活動符合學生心理,很協調,一切活動都考慮學生的長處和短處,考慮到他們的興趣。”我們的學生大多是具備著鮮明的特點“90后”。他們自我好奇、個性張揚、叛逆卻又不缺娛樂精神。因此,設計活動一定要做到“投其所好”。唱歌、聽歌是大多學生的愛好,在歌曲中學習語法,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學習whatever, wherever和as long as 等從句用法時,我先給學生放了Right Here Waiting和 As Long As You Love Me這兩首英文歌,讓學生跟唱,然后讓學生小組分析討論歌詞,學習歸納從句用法。又如,在設計Do you like rap這一單元的任務時,我布置了以My favorite singer/music 為題的課前任務,讓每個小組去網上搜集自己小組喜歡的歌手或音樂形式的資料,進行小組演示。然后,為了讓學生對不同的音樂有感性認識,我選取了學生熟悉的偶像的代表作(如碧昂斯、賈斯丁比波、周杰倫等)做了聽歌競猜游戲,讓他們在競賽中對rap,jazz,rock,pop,country music,folk songs 等有直觀認識,也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再讓小組運用I like sth. best 和 I prefer sth. to sth. because ...等句型進行小組對話,以讓學生靈活運用句型??傊?,任務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因此要任務設計緊緊圍繞激發興趣原則。
2.任務的生活性和實用性
技術學校的學生有典型的實用型心理。他們只會學自己認為對以后工作有用的知識。所以,技校的英語教學要在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培養其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為他們的職業生涯和繼續學習奠定基礎。因此,任務可以根據主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職業相結合。如,在講到“Resume”這一單元時,我讓每個小組去搜尋本專業知名外企的招聘廣告,并且針對招聘廣告做一份真實的簡歷,與學生分享。與傳統的教師講解相比,這樣的活動能更容易讓學生掌握制作英文簡歷的技巧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同時,這個任務真的能為他們以后的就業服務,學生也樂于在完成任務時多花工夫。
3.任務的人文性
學生的人文素質是相當重要的,也是技校日常英語教學中容易忽視的。著名英語教育家許國璋先生說:“我教學生,從來不以教會幾句英語或教會一種本事為目標,而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英語教育是用英語來學習文化,認識世界,培養心智,而不是英語教學?!币虼?,我們的教學任務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學到更多人文知識。如在講到“greeting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時,我讓各小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演繹和英國、美國、中東、日本、印尼、巴西等國的人們見面時的情境,讓學生在做中學,在錯中悟,最后才對其表現給予點評,并且展示出正確的禮節和用語。又如講到“food and table manners”,我先讓各小組按照中西餐的構成順序,如appetizer(開胃菜)、main course(主菜)、dessert(甜點)、fruit and drinks(水果和飲料)等,寫出自己喜歡的菜式名稱,并且用I like...或My favorite dish is...等表述,讓其他學生猜測菜式中文名稱。在對中西方食物有所了解后,我再讓各小組去搜集中餐和西餐的禮儀,編成情景劇進行小組演示。學生在通過演繹或者展示的過程中,感受了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異,也開闊了視野,加深了印象,也在競猜游戲和情境模擬中感到了課堂的快樂。
4.任務可由小課堂向大課堂延伸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蔽覀兊挠⒄Z課要走進生活,融入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大課堂中學英語、用英語。因此,在講到問路和指路一課時,適逢廣交會舉行之際,在引導小組自主學習問路和指路的常用表達后,我派各小組到展館附近的地鐵口或公交車站做起了指路志愿者。每個小組要為5位以上外商指路,并且了解外國人眼中的城市印象,回到課堂上與學生分享,學生對走出課堂的形式有濃厚的興趣。對于大多學生而言,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并且得到外國友人的認可,也增加了他們使用英語的自信。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技工學校實行任務驅動式的英語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也提升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但是,這種任務驅動的教學理念,需要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任務的設計,還要改進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等,也對教師的業務水平、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徐海霞.中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分析及解決對策[J].科技信息,2009(03).
[2]周華霞.“合作學習”在技校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4(10).
[3]郭佳.基于任務驅動的高中英語教學初探[J].校園英語,2012(9).
[4]陳策之.任務驅動下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研究[J].讀寫算,2012(2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