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ɑo ou iu》是復韻母教學中的第二課,主要對第一課時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拼音教學需把握當堂課的教學重點,針對學生易感到枯燥的拼音學習,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要注意細節。
關鍵詞:拼音教學;反思;形式;情況
《ɑo ou iu》是復韻母教學中的第2課,前一課是《ɑi ei ui》。現我將《ɑo ou iu》這節課上好之后的所得所思寫下來。
一、教學中的優勢
1.采用多種激發學生興趣的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整堂課的設計中為了讓孩子有興趣參與到拼音的學習中來,分成了紅、黃、藍、綠四隊進行比賽。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又設計了快樂大轉盤、超市購物等環節。同時,課間準備了《聲母歌》,調節孩子疲憊的神經。
2.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時刻注重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多次的開火車讀、男女生讀等形式,讓每個孩子都發出聲音來讀。其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多留給學困生回答的機會,從回答問題中找到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之較好地掌握。
二、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1.教學時教學重點有點把握不當,有些環節可簡單化處理
在本堂課之前,已經學過《ɑi ei ui》,學生對復韻母的發音方法也基本有所了解和初步的掌握,而我在上本課時,仍把太多的時間放在ɑo ou iu的指導朗讀上,其實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說一說發音的方法,讓能干的學生來教一教,這樣課堂也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學生學起來也比較感興趣。之后又讓學生來說一說選擇其中四聲中的一個音來說一個詞語或句子,這就更顯得脫離教學目標,學生詞匯量不大,說起來非常吃力,學生說句子更是捉襟見肘,浪費了大量時間,把本應聲母和ɑo ou iu拼讀的教學時間大量地擠掉了,以至于后面精心設計的超市購物沒有時間呈現。學生在這一環節中也興趣不大。我反思:教學重點一定要明確,課堂的環節要圍繞本課教學重點展開,當發現其中的教學環節學生缺乏興趣時,對教學重點的達成并沒有很大的作用時,應該做相應的調整,而不是照著原來教案中的預設,教案是死的,課堂是活的。如,讓學生選擇ɑo ou iu四聲中的一個音說一個詞或句子,學生說不出時,完全可以老師自己直接告知學生,目的是一樣的,讓學生記住這個復韻母的四聲。
2.沒有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進行教學內容的傳授時,課前準備的小紅花以及小組比賽等基本上忘記了,特別是發現時間掌握失控之后,急著教內容,學生的有意注意也基本消失了,處于非常疲倦時,沒有及時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只是為教而教,不顧學生是否掌握。如,在教學拼音的書寫時,看到時間不夠了,強行讓學生放下筆,拿了一本寫得較好的拼音本在投影儀下走程序式地讓學生看了一下,流于形式地點評了一下,至于這環節有多大作用,實在不敢想象。我反思:不管時間把握是否得當,課堂是為學生而教,當學生沒有興趣時,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地趕著把內容教完。學生在沒有興趣的狀態下學知識,教得再多有何意義,完成預設的教學內容又有何意義。
3.細節還需多注意
在進行大轉盤教學時,學生興趣大大提升,不過大轉盤中的聲調有點凌亂,對學習有點困難的學生來說要看懂可能是有點吃力的,有的學生本來就對拼音學習感到枯燥無味,看到凌亂的聲調更是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還有學生回答問題時,應注意學生的語言表達是否準確,學生回答完后,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而不是回答完后就坐下,對學生沒有及時到位的反饋。我反思:教學來不得半點馬虎,每個細節都非常重要,細節決定成敗。備課的時候要細心,而上課時對學生細節的關注更需要平時自己多看書、多錘煉,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這堂課給我的感受是要多多學習,急需提高課堂的應變能力,提高教學能力。課前一定要充分地備好課,想好課堂中生成會和預設的差別,做好相應的調整。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