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技術,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空間內的事物。而當使用者做出一些動作后,計算機立即進行復雜的運算,將精確的3D世界影像傳回產生臨場感。它具有下面三個基本特征:即三個“I”immersion-interaction-imagination(沉浸—交互—構想),它強調了人在虛擬系統中的主導作用。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是通過計算機系統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戶對現實世界的感知,將虛擬的信息或圖像應用到真實世界,并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物體、場景或系統提示信息疊加到真實場景中,從而實現對現實的增強。
——參考維基百科和百度百科
簡而言之,虛擬現實是用技術虛擬出另一個世界,我們在其中體驗現實中可以實現或是無法實現的東西;增強現實則是將虛擬出的信息,包括文字、圖像、視頻信息等,疊加到現實世界之上,用以補充或增強我們對現實世界的認知。
Oculus VR
前段時間,Facebook豪擲20億美金,收購了虛擬現實初創公司Oculus VR。隨著社交媒體趨于飽和,Facebook將不可避免地遭遇增長瓶頸,投資硬件產品,像是一場賭博。這一次,它賭的是社交的未來,是交互的未來,也是人類的未來。
用Oculus演繹一場與眾不同的VR電影。Jaunt計劃拍一部360度全無死角的電影,采用多鏡頭全景攝影機,利用算法將每個鏡頭拍攝的影像進行無縫拼合,統一色差,角度等變量后,利用 Oculus Rift 等輸出設備為用戶提供 VR 觀影體驗。這樣拍出來的電影,你不僅能身臨其境,還能獲得更強的參與感:戴上Oculus,你就是電影的導演,置身電影之中,看你想看的場景,看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看春去秋來,花開花落。
Oculus譜寫愛的篇章,冰冷的科技其實可以很溫暖。Roberta Firstenberg是一個罹患癌癥的老太太。在生病前,她每天的樂趣便是在家附近散散步,照料一下花園里的花花草草。經過痛苦的化療,最終還是沒能盼來奇跡。在生命最后的時間里,她的身體日漸虛弱,就連走到院子里都成了一種奢望。Roberta的孫女Priscilla是一名游戲美術設計師。祖母的病痛讓她束手無措。在某一天和同事談論Oculus Rift時,Pri猛然想到,或許VR技術能讓祖母足不出戶,感受燦爛陽光和花紅柳綠。于是,她向Oculus公司借來了一套設備,讓祖母看谷歌街景中她健康時的身影。畫面中的祖母揮舞著手臂,背后還有那只陪伴她多年的小花狗
Oculus Rift作為當下炙手可熱的虛擬現實技術的代表,提供優秀的沉浸式體驗,近期將主要應用在生活娛樂領域,如游戲,影視觀看,以及上文提到的街景地圖服務。把視線投射到更加遙遠的未來,正如Zuckerberg 所動情描繪的那樣: Oculus將成為一個交流平臺。想象一下,戴上Oculus,你可以和現場的球迷一樣,坐在場邊觀看比賽,或是坐在教室里,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們一起,接受春風化雨的洗禮,或者與醫生面對面交流咨詢。
PingWest聯合創始人駱軼航的描述或許更加貼切:Oculus應用在游戲上只能滿足于人們真切地置身于另一個“虛擬世界”中的需要。而Oculus走向醫療、教育、體育比賽、娛樂盛典和賣場消費,會讓一個真實世界與另一個真實世界,甚至多個真實世界之間,無縫地穿越時空的限制連接在一起。重要的是,連接這些“真實世界”的節點,除了這個安裝在你家里的Oculus設備之外,仍然是超過10億個Facebook上的個人ID。
這便是扎克伯格所憧憬的“新世界”。
Google Glass
Google Glass從最初發布到如今,產品按部就班地更新了兩代,待字閨中也已有兩年之久,卻仍然難掩嬌羞之態。
和Oculus的虛擬現實技術相比,Google Glass所代表的增強現實技術應用范圍更加廣泛,產品的功能定位也更加大眾化。由于其自身的輕便特性,Google Glass可以在更多場景下使用,通過語音即可操控,解放雙手,如做飯時實時顯示菜譜,騎行時進行導航。
前段時間,中國常州某城管自費購買Google Glass,聲稱要用第一視角拍攝執法現場,為城管和攤販的沖突提供證據。或許將來,這類設備(Google的東西短期內就不要想了)將成為執法者的標準裝備,通過面部識別功能,與罪犯數據庫相關聯,提高執法效率。
當然,用Google Glass還可以做一些更加積極的事情,如輔助醫生進行手術。
自發布以來,很多醫療行業的人士嗅到了Google Glass對于醫療行業的變革潛力,先是美國的創傷外科醫生Rafael Grossmann通過Google Glass的第一人稱視角對手術實況進行錄播,爾后又有多名醫生在手術時佩戴Google Glass,對手術流程進行視頻存檔,與其他醫生或病人家屬進行實時交流共同。
此后,PHILIPS醫療事業部與埃森哲合作,對Google Glass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初步形成了IntelliVue解決方案,讓醫生可以通過Google Glass實時查詢病人的醫學影像和生命體征信息(包括脈搏、呼吸、體溫、血壓等數據)。
《連線》雜志編輯Marcus Wohlsen認為,現階段的Google Glass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社會接受度上都還不夠成熟,失敗未免就是壞事。多數新興的技術,包括PC、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在初始階段大多應用于政府、軍事和商業領域。按此發展路數,Google Glass的AR技術或許可以首先在醫療、工程等專業領域進行試水,待技術成熟后再進行大范圍的推廣。相對而言,商業領域的容錯率高于普通消費市場,部分原因在于普通用戶向來比較挑剔,他們喜歡新鮮的科技產品,但哪怕一些細微的瑕疵都是對他們耐心的極大挑戰。
對比前文關于VR和AR的概念不難看出,現有的技術,無論是Oculus VR的沉浸式體驗,還是Google Glass的增強現實,都還處在比較原始的階段,欠缺優秀的交互體驗和產品設計,市場的成熟度和用戶接受度仍處在較低的水平。
另外,我們很難粗暴地判定這兩種技術孰優孰劣,或是說哪種技術更有前景,因為兩者既是互補關系——應用場景不盡相同,也是迭代關系——增強現實基于虛擬現實技術。
然而,當下技術和倫理上的限制,使得原本美好的未來變得像是霧霾之中的北京城,你一邊遙望前朝輝煌華麗的紫禁城,一邊遙望今朝鱗次櫛比的CBD,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輾轉。你看不清過去,你也看不清未來,新技術新變革帶來的更像是一種偷窺的快感,驚鴻一瞥之后是漫長的企盼。
未來很美好,很遙遠,但我們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