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我國應急廣播體系建設中,實現各類應急預警信息發布的規范化,可以提高預警的效率。本文主要介紹了國際上廣泛使用的通用警報協議和一些先進國家的應急廣播概況,并簡述了通用警報協議在我國應急廣播體系中的應用現狀。
【關鍵詞】 通用警報協議 應急廣播
目前,我國正處在突發公共事件的高發時期,抓緊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需要的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實現預警信息及時、有效發布,降低群眾損失,促進社會和諧與穩定,提升政府公眾形象,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在我國應急廣播體系的建設中,實現應急信息在各級、各類應急平臺和系統間交互的規范化,可以提高預警的效率并簡化預警工作。
一.通用警報協議
1.通用警報協議
通用預警協議(即Common Alerting Protocol簡寫為CAP)為所有類型的警報和通知提供一種開放的、非專有的數字信息格式,即簡化的標準化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數據格式。它不涉及任何的應用和電信方法。CAP格式與新興技術兼容,如Web服務,同時它也兼容現有的格式,包括用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天氣廣播和緊急警報系統(EAS)的具體地域信息編碼(SAME),同時提供一些增強的功能,包括:
·使用經度/緯度的坐標和三維地理空間的表示,靈活地進行地理定位
·多語言和多受眾的消息
·分階段有效時間和到期延遲
·增強的消息更新和撤銷功能
·模板支撐框架、完整有效的警告信息
·數字簽名功能和兼容性能
·數字圖像和音頻設備
使用CAP的主要益處包括:通過減少所有危險警告中,對警報源和傳播系統的多個自定義軟件界面的需要,實現減少成本和操作的復雜性。CAP信息格式可以從“本土”格式轉換為所有的傳感器和警報技術,形成一個國家的獨立技術基礎和國際化的“警報互聯網”。
CAP適用于各種網絡交換災害緊急預警與公共預警信息,是目前國際通用的災害預警信息的標準格式。CAP適用于各類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公共衛生與社會安全等突發公共危機的預警和緊急警報。在CAP標準下,各種警報形成統一的格式。同時,這種警報格式適用于多媒體,例如:警報器、手機、傳真、收音機、電視以及互聯網等。
CAP標準由結構化信息標準促進組織(OASIS)應急管理技術委員會負責維護,該標準也被命名為國際電聯(ITU)X.1303建議書。2010年8月12日,OASIS宣布了應急數據交換語言(EDXL)通用預警協議(CAP)1.2版,這是一個在各種類型網絡上交換緊急警告和公共預警的消息格式。通過公共和私有部門的國際合作促進,CAP 1.2版成為一個正式的OASIS標準,這是標準批準的最高形式。
EDXL-CAP可以將具有一致性良好結構的消息同時分發到許多不同的傳播預警系統。該標準簡單易懂,易于實現。它所具備的所有警報信息、所有媒體格式意味著它可以通過無線電、電視、手機、電子郵件和其他媒體發出通知。CAP提供的數字簽名功能,為下一代報警系統增加了安全性和身份驗證。
隨著CAP協議近幾年在世界范圍內的迅速推廣和不斷發展,一些政府機構和組織相繼在相關系統中開始使用CAP協議,據統計,CAP協議已在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超過10個國家,50多個政府機構或組織得到了應用。
2.預警信息結構
總體結構
每條預警信息由一個警報
警報
警報
信息
信息
附件
附件
地域
地域標示了信息元素信息發布的地理區域。地域元素支持文本或者地域編碼兩種描述地理區域的方法,推薦使用以標準的經緯度參數表示的地理空間形狀(多邊形和圓形)和海拔高度參數表示的海拔高度或海拔高度范圍來描述地理區域。
二.應急廣播
1.什么是應急廣播
應急廣播是指當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公共衛生與社會安全等突發公共危機時,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與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時,應急廣播可提供一種迅速快捷的訊息傳輸通道,在第一時間把災害消息或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傳遞到民眾手中,讓人民群眾在第一時間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應該怎么撤離、避險,將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2. 國外應急廣播體系概況
美國應急預警系統概況
美國的“應急預警系統”(The Emergency Alert System,簡稱EAS)始建于1951年,當時的名字叫“電磁幅射控制”,意在對付可能的核進攻。1963年,更名為“應急廣播系統”(Emergency Broadcast System,簡稱EBS),形成了一個遍布全國的緊急預警網絡。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廣播手冊(1976版)寫明:“應急廣播系統是當緊急情況發生時,為美國總統、州和地方政府首腦與公眾溝通提供一種手段。”上世紀90年代,這一系統更名為“應急預警系統”(Emergency Alert System,簡稱EAS)。
2005年10月,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把數字電視(DTV)轉播商、有線電視提供商、數字通訊廣播、數字廣播服務商和直播衛星系統也強行納入應急預警系統。加入國家級應急預警系統對于上述轉播商、服務商等是一項強制義務,但加入州和地方應急預警系統仍是自愿的。2007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發布了最新的《應急預警系統工作手冊》稱:“應急預警系統(EAS)是一個國家公共預警系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通過廣播電視轉播商、有線電視系統、無線系統、有線視頻提供商、衛星數字廣播服務提供商和直播衛星服務提供商保證總統可以使用這些設備。這一系統也可以用于州和地方政府發布重要緊急信息,如尋人和針對特定地理區域的嚴重天氣警告。”
日本應急預警系統概況
日本把通過廣播、電視發布信息的公眾警報系統稱為緊急警報系統(Emergency Warning System,簡稱EWS)。
日本早在1961年制定的《災害對策基本法》中就明確規定日本廣播放送協會(NHK)屬于國家指定的防災公共機構,各地區長官指定各商業廣播運營商、地面廣播站等作為“當地指定公共公司”,從法律上確立了公共廣播電視臺在國家防災體制中的地位。在日本,由內閣總理大臣擔當會長,組成最高級別的中央防災會議,NHK會長作為指定公共機關的首長和會議委員參與中央防災會議。根據日本《災害對策基本法》規定,發布災害警報時,可利用通信、電臺、電視臺等各種手段,有關部門必須予以配合。
日本的災害廣播通信網絡由國家級、地區級和市級三層組成。對于整個防災體系而言,在中央方面,2001年,日本在行政機構重組時,新增設了由內閣總理任命的“防災擔當大臣”。其職責是除掌管防災事務外,還擔任國家非常災害對策本部長以及緊急災害對策副本部長,相當于總指揮的地位。負責全國范圍一級、二級緊急警報系統(EWS)信息的發布。
英國應急預警系統概況
在英國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中,廣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英國政府在其應急宣傳小冊子《應急準備》中明確指出,應急服務的一切方案必須建立在最極端環境下仍能工作的基礎之上,而一個電池驅動或手搖動力驅動的便攜收音機是最實用的傳播渠道。因此,在政府發放的各種應急指導中,都要求公眾在突發事件或災害發生的時候收聽廣播。
同時,英國政府與公共服務廣播機構英國廣播公司(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合作,確保在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通過廣播及電視系統發布相關信息。英國政府與英國廣播公司(BBC)之間的協議規定,當有緊急事件發生時,英國廣播公司(BBC)會中斷正常節目廣播,為公眾提供安全指導及有關事件的信息,以便民眾在本地區或英國任何地方收聽廣播時,會得到所需幫助。事實上,也只有英國廣播公司(BBC)能夠通過它的國家、地區和地方廣播電視系統以及網絡把信息立刻送達整個英國。
3.我國應急廣播體系概況
近年來,在我國南方雨雪冰凍災害、5·12汶川地震、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4·14玉樹地震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中,廣播在及時傳達政令、發布信息、引導輿論、穩定人心、協助救災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充分證明了廣播在國家應急體系中的重要地位。特別是2008年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大地震,在交通受阻、電力中斷的狀況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通過空中電波,在黨和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之間,及時架起了一座緊密相連的信息溝通橋梁,公安部、交通部、民政部和鐵道部等國家有關部委都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作為抗災救災信息首選發布平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依托與部分政府部門業已建立起的合作機制,在部分領域進行了相對充分的報道,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為應急廣播信息的制作和發布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應急廣播信息制作和發布還相對滯后,技術上沒有形成可分級分區發布、統一調度、統一管理、自動適配的制作和播發發系統,目前無法全面滿足突發事件的應急需求。但是,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已被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同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立統一聯動、安全可靠的國家應急廣播體系。該體系將統籌協調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廣播電視播出單位和傳輸覆蓋機構,建立與各種應急信息渠道的聯通機制。2013年12月3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成立。國家應急廣播中心成立后,將加緊國家應急廣播體系體制、機制、法制和預案建設,推進國家應急廣播工程建設,加強與國家各災害和應急信息發布源頭的合作力度,建立起從中央到地方廣播電臺的“四級聯動”應急信息傳輸模式,承擔起發布預警信息和應急信息的任務。
三.通用警報協議在我國應急廣播中的應用
在我國,由中國氣象局承擔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建設、運行與維護,并為各部門提供預警信息發布服務;由國家廣電新聞出版總局依托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建設預警信息自動適配播發系統,實現國家應急廣播網與國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有效銜接。
國家應急廣播信息制作播發與調度控制平臺,承擔著接收國家應急信息發布平臺的應急指令,匯集應急信息、制作應急節目,并通過應急廣播傳輸覆蓋網的各種手段進行應急信息發布的重要任務。面對各種應急信息源,將各類型預警信息統一為一種標準格式,對應急信息指令的傳輸和應急信息的發布至關重要。
CAP適用于各種網絡交換災害緊急預警與公共預警信息,是目前國際通用的災害預警信息的標準格式。通過對通用警報協議(CAP)進行本地化處理,我國于2008年出臺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交互協議》(征求意見稿)。目前,中國氣象局正將CAP應用到國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從而形成多信息源統一、標準的預警發布,實現應急預警信息的快速、準確播發。隨著應急廣播體系的建設,經過本地化處理的CAP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BP
參考文獻:
[1] OASIS Standard Common Alerting Protocol Version 1.2 2010.07.01
[2] 《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交互協議》(征求意見稿) 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