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都說:“21世紀了,還有沒有真雷鋒,還要不要弘揚雷鋒精神?”
2011年10月13日,2歲的小悅悅在佛山經過兩車碾壓,七分鐘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八個路人,竟對此不聞不問,直到被一位拾荒的老人救起,為什么在小悅悅身邊漠然走過的十八個路人,竟無人問津?表示這一事件折射出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一邊是路人漠然而去,一邊是好人被誣陷,當今社會的公共道德良知再次被嚴厲拷問,我們到底要不要學習雷鋒精神?
愛黨愛國
雷鋒同志熱愛黨,熱愛祖國的愛國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敬業精神,他樂于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每天省吃簡用連汽水都舍不得喝一瓶,攢著錢捐給需要幫助的人,所以他被別人稱為可敬的“傻子”。他像和煦的春風,拂出世間的陰霾,鼓舞我們奮斗,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幸福的畫卷。
民工老板孫水林、孫東林兄弟為了搶在大雪封路之前給農民工發工資,孫水林連夜駕車從天津回家,一家五口在車禍中遇難。弟弟孫東林在哥哥出事之后不是急著料理后事,而是在找到哥哥遺體之后驅車15小時趕回老家,趕在除夕之前將工資發給農民工,試想一下,孫水林兄弟如果沒有一顆為他人著想的誠信之心,他們又怎么能20年堅守“新年不欠舊賬”的承諾?又怎么能被人們贊為“信義兄弟”又怎能感動中國?孫氏兄弟為誠信奔波,在中華大地上演出了一場悲情接力……
去年在央視播出的電視劇《永遠的忠誠》講述的就是人民好公仆沈浩的故事。沈浩到鳳陽縣小崗村任黨委書記,六年里處處為村里某規劃,辦實事、修路、建樓、建大高干紀念館發展了養殖業……使小崗村經濟得到發展,老百姓得到實惠,而他工作期間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大年三十還泡在村里。長期超負荷的工作使他積勞成疾不幸去世。小崗村民向對待先人一樣為他豎起墓碑,來永遠銘記他們的好公仆!
“百折不撓,百煉成鋼,能上九天, 五洋。執著手中搶,百步穿楊,胸懷報國志,發憤圖強,百戰百勝,他是兵中之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所以能夠感動中國,就在于他的執著,他的付出。他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辛,爬石子路,過阻截墻,穿水火洞……他勇敢挑戰自己身體的極限,他要當一個能打仗的兵。
心中的雷鋒
他們的行為驅走了渾濁,給世間帶來一份安詳,一份溫馨,一份怡靜,更給祖國帶來了安定,帶來了強盛。在新世紀,雷鋒仍然走進每個人的心中,在每個國人心中放射出萬丈光茫。
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有類似事件發生,讓人有種社會道德滑坡的感覺,在這條道德被污染的河流中,人們期盼著雷鋒的。
正是因為有雷鋒精神,有雷鋒精神的傳人在我們身邊,我們才能夠享受到社會的和諧,祖國的強盛。在新世紀,雷鋒精神已成為中國崛起的力量。
公家車上,如果你踩到別人的腳別人不會怪你。馬路上你掉了東西別人會幫你撿起來還給你,如果你是貧困生學校還會給你資助……
作為一名青年學子,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更應該把自己和雷鋒精神結合一起,為祖國的發展作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