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天津已連續舉辦3屆,本屆是規模最大、活動內容最為豐富的一屆。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計劃單列市的4000余名學生參賽。其中,高職組設立7個專業類別11個比賽項目,中職組設立10個專業類別35個比賽項目。大賽期間,還舉辦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洽會。
大賽組委會負責人說,本屆大賽體現了德技并重、校企結合和中外交流三大特色,充分展示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集中展現了職業院校師生的風采。大賽最后決出一等獎436名,二等獎883名,三等獎1280名,優秀獎1268名。此外,大賽組委會還評選出優秀指導教師獎378個、中職組團體獎9個、企業突出貢獻獎14個。
劉延東:以落實教改綱要
為契機推動職教科學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2010年6月28日在天津考察時強調,要推進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一步提高發展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緊迫需求,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義,要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努力辦好。要以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契機,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質量為重點,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使行業和企業真正參與教育教學環節,促進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更加適應。推進區域間職業教育合作,更好地服務國家產業振興規劃、區域發展戰略、扶貧開發計劃、新農村建設和援疆援藏工作,擴大發達地區職業院校在中西部地區招生規模。構建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溝通銜接的終身教育“立交橋”,為學生在人生不同階段繼續深造提供更多選擇機會。各級政府要強化責任,持續增加投入,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高水平實訓基地,實行畢業生“雙證書”制度,逐步擴大中職免費政策覆蓋范圍,制定完善農民、進城務工人員、退役士兵等接受職業培訓辦法,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職業教育園區發展要整合資源、科學規劃、集約化建設,重要基礎能力要建立開放共享機制,避免重復建設,防范債務風險,真正發揮集聚和帶動作用。
魯昕:
深入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
首屆中國天津職業教育國際論壇于2010年6月26日在天津市舉行。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出席論壇并做了主旨發言。
中國政府最近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全面規劃了未來10年中國教育改革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的藍圖,明確要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努力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此,必須堅持職業教育的公益性,切實履行政府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的國家制度,深入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大力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水平。到2012年,中等職業教育服務國計民生的能力全面提高,保障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政策、制度和重大機制基本健全,改革創新實現整體跨越,人才培養質量、社會吸引力顯著提升,就業貢獻率和經濟貢獻率明顯增強。
葛道凱:推動職業技能大賽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201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津全面開賽。日前,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就今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特點、進一步推動大賽規范化制度化建設以及以大賽為平臺推動職業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等方面問題做了如下回答。
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一項制度創新,被譽為職業教育的“奧林匹克”。2008年、2009年,我們已經在天津成功舉辦兩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通過多種形式技能競賽活動,有效地調動職業院校學生學習各類職業技能的積極性,突出了專業技能在職業教育中的位置,使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更緊密地結合了起來,有力地推動了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與前兩屆大賽相比,2010年的大賽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競賽項目多。競賽項目由去年的12大類35個項目增加至14大類42個項目,其中高職組比賽項目為5個專業類別11個比賽項目;中職組10大類35項。通過校校有比賽,層層有選拔,突出職業技能導向,有效推動了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二是更加注重“德技并重”。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進行的同時,還將舉辦全國部分職業院校德育成果匯報演出活動和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充分反映職業院校學生精神風貌和德育成果。三是產教結合、企業合作更加深入。2010年大賽各個專業類別的比賽主要由各相關行業挑頭,行業企業積極參與各級競賽,為各種比賽提供專家、行業企業技術規范,提供相應的設備,目的在于促進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生產實際更緊密地結合。大賽期間還將舉辦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洽會。除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作品展示和操作表演外,還將廣泛展開校企間學生技能作品的交易、合作開發、技術轉讓等交流與合作。四是更加追求開放性與國際性。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洽會以及不少賽場都將向社會開放,并且增設了“體驗活動”環節,讓社會公眾可以近距離地了解職業教育。在職業教育國際論壇中,我們將邀請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德國、韓國等外籍專家以及國內職業教育專家,交流探討職業教育的國家戰略、宏觀政策、重大制度的制訂和有效實施。
發展職業教育,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要充分發揮行業企業的作用,培養的人才要以就業為基本導向。服務行業企業發展,是職業教育的辦學宗旨。依靠行業企業辦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通過舉辦大賽,有利于把多年來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經驗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規范化,促進“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局面的形成。同時,技能大賽各項賽事緊扣市場需求的專業領域,以賽項為引領,使院校以大賽為“坐標”,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可以說技能大賽引領了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沈健:以技能大賽為抓手
力求職業教育獲得
更好更快的發展
“天津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實驗基地,也是江蘇參加職業大賽的寶地。”江蘇省教育廳廳長、代表團團長沈健在接受中國教育網等多家中央媒體采訪時說。
2009年,江蘇代表團在天津獲得了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今年,江蘇代表團中職組獲得44個一等獎(相當于第二、三名省、市一等獎之和)、18個二等獎和7個三等獎;高職組獲得12個一等獎、7個二等獎和9個三等獎。中、高職雙雙蟬聯全國第一。中職組獲得全國唯一的團體一等獎。
現代社會,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使得終身教育成為了可能。在職業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聯系方面,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部分。職業教育沒有時間、年齡的限制,即使是退休以后,也可以繼續學。近年來,我國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里也提到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要深化職業教育的改革。
江蘇職業教育歷史悠久,基礎深厚。我國近代職業教育的創始人和理論家黃炎培先生曾任江蘇省教育司長。“讓無業者有業,讓有業者樂業”,黃炎培的這句好很好地表達了職業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在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指導下,各級領導都特別重視職業教育。江蘇省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為抓手,立足本位,德育優先,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力求職業教育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