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班主任,我們每天與學生接觸得最多,許許多多煩瑣的小事,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分析去處理。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們的問題似乎也越發多起來了,尤其是中專校的學生問題更為突出。改造他們身上的現有問題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愛心、耐心與細心,也需要教育思想的創造,需要走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
【案例背景】
第一次擔任班主任的時候,在我班上有一位叫金金的學生,長的很清秀,個頭不高,眼睛大大的,看不出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但開學不久,她的身上就暴露出了許多“特別之處”。如隨口臟話,大聲辱罵別人,脾氣暴躁,不能與同學友好相處等等。有一次她曠課了,我打電話與其家長聯系,發現她中午一吃完飯就從家里出來了。家長談及此事時輕描淡寫的語氣讓我感覺到家長對此現象早已習以為常。通過詢問班級同學,我有些吃驚,入學來,她是網吧??停涯嫘睦硖貏e嚴重,曾不止一次向同學吐露過她有自殺的想法,其他同學以為她開玩笑,也沒放在心上。作為班主任,我隱隱感覺問題的嚴重性,心里盤算著要好好跟她談談。
【案例解決】
第二天一早,我把她喊到操場上,詢問她昨天下午曠課的情況。一從教室出來,她就緊咬嘴唇,一聲不吭,眼神里充滿敵意。我心里也是直打鼓,畢竟沒什么經驗,但我想只要我用真心來對待她,天大的事情都能解決。我沒有一下子就責備她,而是扶著她的肩膀,問她有什么想跟我說的。足足等了十幾分鐘,她終于開口了,但只說了一句:“老師,我寫給你看行嗎?”我同意了。當天下午她就寫了一封長長的信給我,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在信中提到“當您扶著我的肩膀,您溫暖的手給了我與您交流的勇氣”(她說以前她在初中老師面前一直都是抗拒管理的)。我也認真地針對她給我的信回了一封給她,既對她曠課上網的錯誤行為提出批評,也提出老師想從學習生活等各方面幫助她的意愿,還表揚了她寫有一手好字。
就這樣,我們利用書信的方式,很有默契的交流著,同時也一點一點的走近了她、了解了她、走進了她的心靈。
隨著我對她的了解,我發現她有一個很糟糕的家庭。父親本身脾氣暴躁,母親自從下崗后,因為工作不順也經常發脾氣,夫妻倆經常發生劇烈的爭吵,甚至打架,而且從不避開孩子,甚至有時拿孩子當出氣筒。動不動就揚言要離婚,孩子幾乎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一旦發現孩子犯了什么錯誤,肯定用一頓打罵來解決。一個孩子經歷一次這樣的傷害也許是可以彌補的,可是再堅強的孩子也經受不起反反復復這樣的折磨。難怪當我扶著她的肩膀,那一點點帶著體溫的溫暖,就能讓她感動不已。我很心疼她,同時也下定決心要好好幫幫她。我聯系了她的父母,他倆如約而來。從與他們的交談中我發現,其實他們很在乎自己的女兒,只是有點恨鐵不成鋼,女兒初中時學習、表現都很差,讓他們很沒面子,再加上自己工作上的不順,所以常常吵吵打打。我把金金寫給我的信拿給他們看,看到女兒居然想到以自殺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解脫,媽媽心疼得哭起來了,爸爸也很自責。我又跟他們談到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談到孩子最不喜歡自己父母的幾種行為,如:發脾氣教訓人;拿別人跟自己相比;父母感情不和睦;在別人面前數落自己的缺點;經常打麻將、賭博等等,最喜歡父母的幾種行為,如:信任自己;尊重自己的意見;父母感情和睦;尊重子女的隱私;性情開朗、有幽默感等。希望他們為孩子的將來著想,千萬不能為了一點小事、為了泄憤而毀了孩子的一生。最后父母表示一定要改正,再也不做傻事了,千恩萬謝地回去了。
自從與她父母談過后,我發現金金憂郁的臉上笑容越來越多了,待人不再那么刻薄了,能與她人友好相處了??吹剿淖兓?,我也很開心。當然,我與她的父母也一直保持聯系,直至金金畢業。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不斷挖掘到金金身上的很多優點,如:字寫得很漂亮、普通話說得好、人也較大方等等。于是我又鼓勵她參加學校組織的書法比賽,結果獲獎了,這可給了她不少自信,練字練得更勤快了,班級黑板報上常常出現她那娟秀的小字,二年級比賽拿到全校一等獎。一次,我班準備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形式是演講比賽。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讓金金擔任主持,雖然同學們還有顧慮,但結合她本學期以來的進步表現,都同意給她一次機會。我們都看到她在努力準備著,向有經驗的同學討教,到處查閱資料,稿子寫得很詳細,反復修改、閱讀了多次。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成功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讓她找回了久違的自信。從此,她學習的態度也端正起來了,學習的勁頭也足了,雖然不是名列前茅,但她在不斷進步,逐漸跟上了班級其他同學,做事也能為他人著想了。有時,父母有不開心的事,細心的她發現了,反過來會安慰父母,使得家庭矛盾也減少了。三年級分班時,她選擇了高考班,最后考上了南京某一專科學校。
【案例反思】
在我擔任班主任工作的10年中,碰到過許許多多的案例,其中不乏成功的,之所以選擇這個案例,是因為這是我初當班主任時就接觸的案例,案例中金金的變化和進步給了我當班主任很多的感悟、自信和力量,使得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斷鞭策自己盡心盡力,只要我們的老師多付出一點愛心和關懷,我們就能走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他們就有機會跟同齡人一樣成長成才。
這個案例給我自己的啟示是:對于問題多的學生要傾注更多的心血,切不可操之過急對他們全盤否定,因為會犯錯的學生不一定就是沒有潛質的學生。
首先,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一旦發現問題,要找到問題的根源,不能簡單處理,要了解學生在想什么,要換位思考,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學生才會敞開心扉。
其次,教育學生一定要爭取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學校教育絕對不能脫離家庭教育。只有和家長經常聯系,多溝通,才能夠更多的了解學生。否則,你很難走近學生。沒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校教育的效果是很難顯現的。不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當然也就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了。
再次,對于存在這樣那樣缺點的學生,我們作為教育者要更加的寬容,必要的時候要多給一些機會,因為他們未成年人的自尊心更容易受到傷害。要多肯定他們的進步,要多鼓勵,他們才會更有信心。再有,還要有對學生進行長期改造的心理準備,學生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反復,不要輕易放棄。
最后,賞識教育對那些潛質學生尤為重要。金金就是在我的賞識下成長起來的。在我的賞識中,金金變得自信了,她有了自己的理想和實現理想的動力,最終,她通過自己的努力,也進入了她夢寐以求的大學繼續深造,她的人生應該是精彩的。
我要表揚你,金金!
(責任編輯:王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