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我們去未來旅游”,這話乍一聽起來覺得有點科幻,就像是要去太空漫步一樣神秘和浪漫,但其實這是需要勇氣的。就在幾天前,朋友介紹一位女士給我認識,并告訴我,她有可能成為四川第一個去太空旅游的女人。當時真有一種想沖上去采訪一下她的沖動,這樣的勇氣來自哪里?在我看來,她不單是要面對未知的太空,還要承受是否能回到現實之中的恐懼。如果讓我選擇,我更愿意帶著對未來的憧憬,依然守候在地球上。
其實依如今科技的發展速度,“未來”對于我們來講并不遙遠。記得倒回去40年時,我們甚至還不知道電冰箱是什么東西。到了炎炎夏日,我會買上一個西瓜直接扔到水井里,晚上再用水桶打撈上來,切開來也是冰冰爽爽的;倒回去30年,走出國門到國外去旅游對于我們來講還是那么遙不可及,只能在課本和小說里去想象國外是什么樣,而今天我們拎上包就可以去旅游;倒回去20年,我們也無法預料到互聯網能如此普及,讓我們不出家門就知道天下事;倒回去10年,我們還“從一而終”地珍惜著一部花費不少錢買來的手機,而如今我們開始架不住一次次購買的沖動,從iPhonel一直追逐到iPhone5S,如今又期盼著iPhone6的橫空出世。
世界就是這樣,今天很快就變為了昨天,而明天仿佛就在我們眼前。在我看來,如今出國旅游已不單單是為了風土人情和湖光山色,而是為了感受更多向未來、向健康、向青春靠攏的感覺。也許有一天我也會心血來潮,坐上飛機去莫斯科看上一場芭蕾舞劇。“未來”就是應該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些在現在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不久前遇到一位北京好友,好友相見自然是各聊近況,看誰的大山侃得過誰。他說起自己剛從日本回來,在那里待了兩天。他到日本后,下飛機就直接去了醫院,不為別的,就是專門去做一個全面的體檢。看我詫異的樣子,他說現在有一種旅游就是專門去國外體檢,在眾多選擇中他選擇去了日本。倒不單單是因為距離近的關系,而是因為日本在防癌抗癌方面的技術和設備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在花園式的醫院里,放下工作煩惱,輕輕松松地給自己來一個全方位、高水準的體檢,倒也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他喜形于色地告訴我:檢查結果說明他的身體狀況非常良好,兩天的旅游讓他換來兩三年的安心工作,太值了!
是的,當下不少人的旅游早已擺脫了扎堆觀光,而是向著更為實際的健康層面出發,向著只可意會的精神層面出發,向著那些看似不屬于現在的未來出發,為自己帶來更有質量的生活而行走著。去未來旅行
當地原住民毛利人用自己的語言將新西蘭稱作“Aotearoa”,意為“長白云之鄉”。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十分夢幻。在新西蘭生活的人們,不僅享有宜人的氣候與清新的環境,也可能是世界上睡得最好的人。
櫻花、茶道、壽司、動漫、相撲、溫泉……日本用成百上千種方法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這個人口密度極為可觀的國家,擁擠著過日子的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高到難以想象,對健康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追求。這或許是他們在防癌抗癌領域的技術領先于全世界的原因所在。
每年,我國都有大量的游人為了滑雪去瑞士。但是滑雪旺季之外前去瑞士的游客,尤其是女游客依然絡繹不絕,因為她們想在全歐洲醫療美容技術首屈一指的瑞士,獲得永遠葆青春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