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探討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明確了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培養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接著研究了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要求及如何加強職業道德培養。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 職業道德 培養
職業道德是從事任何一項職業的人從思想到行為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輔導員應當遵循輔導員行業的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愛崗敬業、為人師表。輔導員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其身上所體現出來的職業道德水平不僅是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的體現,還會之際影響到其所教育、管理和服務的大學生群體的道德修養水平,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因而,加強高校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的培養,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素質輔導員隊伍是加強大學生政治教育的當務之急,也是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必要之舉。
一、準確把握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高校輔導員制度從1953年開始建立至今已五十多年歷史,輔導員的角色定位也從最初的“政治引路人”發展到“人生導師”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第24號令)明確指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
二、明確高校輔導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要求
簡單說來,對輔導員的職業道德要求可以概括為一下幾個方面:責任心、奉獻心、上進心、務實心和真誠心。
1、責任心
責任心要求輔導員在工作中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責任意識,首先要意思到責任,而后要敢于承擔責任。愛崗敬業、恪盡職守,這些不應道只是一種口號或者宣傳標語,而應當真正內化為輔導員的思想信念,成為輔導員的行為準則。實際工作中輔導員要從點滴做起,小事的處理中更能體現出輔導員的責任心。
2、奉獻心
輔導員是一項需要很強奉獻心的職業,輔導員的工作非常復雜,也非常繁瑣,工作性質決定了輔導員很少會有驚天動地的成就,有的只是日復一日辛勤的勞作。輔導員只適合那些期望通過工作對學生有所幫助、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對于輔導員來說,學生事物事無巨細需躬親,做每一件事都必須認真、踏實和用心。
3、上進心
輔導員不僅要教導自己的學生不斷追求上進,自身也要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充分發揮榜樣的鼓勵和促動作用。輔導員面對的是求知欲望及其強烈的大學生,他們對于未知的只是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知欲,輔導員應當跟上學生探求知識的步伐,盡可能了解與學生想去相關的各種知識,搭建更多與學生溝通的平臺。
4、務實心
務實的工作作風是輔導員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涉及學生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輔導員的認真處理和對待,工作中必須實事求是,輔導員處理的每一件事情都涉及學生的利益,必須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來不得半點虛假。
5、真誠心
輔導員的工作大部分時候是直接與學生打交道,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過程中,輔導員應當真摯、坦誠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從心開始,只有用一顆真誠的心才能打動學生,實現輔導員與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幫助輔導員更好地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
三、加強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的培養
俗話說:有什么樣的輔導員就帶出什么樣的學生。此語集中反映了輔導員對學生、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一個輔導員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不僅直接關系到學校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直接影響到學校辦學質量、社會聲譽,更為重要的是,有時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 ,我們重視輔導員職業道德建設,既要注重理論學習、內省、慎獨,又要投身實踐、勇于創新,還要虛心向他人學習、交流,并且注重監督、完善評估,使輔導員在人才培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加強學習,注重省、慎
輔導員是教師中的一員,應該在理論學習中深刻理解教師道德規范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師德規范和要求的自覺性,做好學生的楷模。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育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輔導員要育人,要培養出優秀人才,必須系統學習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有關知識,掌握育人的本領。
內省,即指自覺地進行思想約束,內心時時反省檢查自己的言行。 “慎獨”,既是一種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種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指的是在別人看不見、聽不到的時候,在閑居獨處的情況下,更要小心,謹慎,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論和行為符合道德要求。輔導員工作具有較強自主性和獨立性,沒有“內省” 、“慎獨”的修養,那就很難做好教育工作。
2、投身實踐,勇于創新
高校輔導員要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必須投身到實踐中去鍛煉。才干是在不斷實踐中獲得的,道德修養也只有在不斷實踐中才能提高。輔導員要自覺地投身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去,投身到“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偉大事業中去,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從實踐和創新中汲取營養,充實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3、虛心學習,自覺交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輔導員要加強道德修養,將自己的師德水準不斷提高,就要有從師的美德,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哪怕是很小的長處也要學,只有這樣才能積小善為大善,積小能為大能。
4、注重監督、完善評估
輔導員職業道德的形成是一個由他律向自律轉化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高、反復完善的過程,不僅要靠輔導員自身的努力,還要有嚴格的評估監督機制。學校可依據輔導員職業道德考核測評標準,積極建立自評、互評;學生評價、組織評價相結合的師德考評機制,力求客觀、公正。對優秀輔導員要表彰和獎勵,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太平.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4號.
[3]劉爽.論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建設.時代教育(教育學版),2009.4.
(作者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