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式螃蟹 蟹不醉人,人自醉
hers大廚:段譽
北京新世界酒店中餐行政總廚,80后的段師傅從業15年,曾先后向多位中餐烹飪大師學藝,從而掌握南北結合的中餐烹飪之道。他創造菜肴的靈感不斷,得益于對世代相傳的中華食材的獨到解讀,堪稱中國創意菜的領軍人物之一。身為地道的北方人,段師傅用“北方胃”的審美將南方的佳肴做了改良,說到南方人愛的清蒸蟹與醉蟹,也不例外。
出品餐廳:祈年8號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祈年大街8號新世界酒店2樓
標簽:商務宴請及聚會,融合菜,粵菜
鮮椒嗆蟹
蘭花蟹,因爪形和顏色若蘭花,才得此雅名。
此蟹味如其名,似熟女般的優雅有韻味。蟹殼較薄,肉質肥美飽滿,富含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只有蒸制才能夠最大限度鎖住它的鮮。匠心獨具的段譽師傅采用急火旺蒸,在蘭花蟹中放入啤酒,蒸制過程中,蟹肉汲取了酒的醇香,同時啤酒揮發較快,蒸完的蟹肉不會留有明顯的酒精味。按常理來說,蟹肉一旦蒸熟,其水分、彈性、口感就難免差一些。段師傅支招:蟹肉蒸完立刻用冰塊急速冷卻一下,蟹肉依然溫熱,但由此變得更加緊實而有彈性。
這道菜的另一個秘密便藏在調味汁中。類似“白灼”的做法,將鮮花椒與青紅美人椒一同炒制,添少許東古一品鮮醬油調味,淋在蟹肉上即可。偏愛清淡口味的,直接剝開蟹肉食用,若是重口味,請用蟹肉蘸取盤中的調味汁,在口味上算是模仿了川菜,那麻辣鮮香的復合味定能令人胃口大開。
醉蟹
若不是正宗的江浙人,是不敢吃生醉蟹的。
螃蟹性寒、傷脾胃,體質較弱的人群尤其是女性,最好不要嘗試傳統醉蟹。為了讓更多人接受醉蟹的美味,經過上百次試制,段師傅將醉蟹改良為熟腌,即蒸完螃蟹后,用黃酒泡制19~23小時再食用。
用來腌制的黃酒,采用安徽的古南豐,取代了傳統的陳年花雕。因花雕酒口感有一定酸度,段譽師傅為發掘一款更適合的黃酒下了一番大功夫,后來聽同行介紹,偶然得知了產自安徽的古南豐枸杞黃酒。此酒雖無名氣,但妙就妙在甜度高、綿柔適口,起到為醉蟹錦上添花的提鮮作用。不過,再匹配的黃酒也有那么點點缺憾,古南豐的后味不足,香度稍差一些,上菜前,滴幾滴五糧液在蟹肚的位置,滲入殼內,才將蟹黃與蟹肉的鮮香完美地發揮出來。
傳說段譽用一年時間,試驗了3000多只螃蟹后才練就爐火純青的醉蟹技藝。大閘蟹最肥美的季節莫過于10月前后,除此月份,為了滿足老饕的挑剔,每年的2至4月,段師傅挑選來自固城湖的蟹入菜,4至5月則是越南蟹,到了6月當選“六月黃”……經過改良的醉熟蟹,并不太生冷,吮一口蟹黃抿一口黃酒,大概是金秋最舒心的晚餐了。
日式螃蟹 偏愛本真味道
hers大廚:劉軍
松本樓北京萬壽路店料理長,從日本學成歸來至今已有十余年,擅長將日式美食傳統的制作方法和理念,融合自己的創新方式表達出來。2004年起先后在上海和園、松和日本料理店等擔任廚師,自2012年至今,任松本樓萬壽路店廚師長一職。
帝王蟹三吃:烤
就吃海鮮這門學問而言,日本人可能最具發言權。
生活在深海的帝王蟹,遠離污染,主要分布在鄂霍次克海、北太平洋和阿拉斯加北極海岸等地區,它們棲息于水深200米至800米的大陸棚或大陸斜坡海域,嚴寒氣候孕育出鮮甜飽滿的肉質。體型巨大的帝王蟹,重者約7至8公斤,兩足可達1米,壽命在螃蟹中是罕見的長,它也被稱為“王者之蟹”,光是那蟹腳就很讓人滿足了,即使是制作成罐頭的帝王蟹,也是螃蟹罐頭里的極品。
廚界常說一道好菜是“七分食材三分功”,這一點在以刺身以及高檔日式燒肉為招牌的松本樓顯得更加重要。劉軍料理長深知:吃蟹,就吃它的原汁原味。精選優質帝王蟹,只刷上橄欖油和海鹽,高溫焗烤十分鐘,催生出蟹肉的香甜。劉軍私下透露,他最愛的帝王蟹部位就是蟹鉗了,飽滿緊致的肉即使不蘸任何調料都是人間美味,不過,選擇佐日式醬油或醋,回甘之余更能讓你胃口大開。
帝王蟹三吃:炸
天婦羅傳到日本前,他們也沒少吃油炸物,就是所謂“揚物”。
用蔬菜的根、莖,以及菌類制成的天婦羅比較普通,而海鮮制的天婦羅以蝦、蟹為冠。取帝王蟹的蟹腿肉(不用做任何腌制處理),掛上面衣,用170度左右的油炸至金黃,稍蘸天婦羅汁提味。出鍋趁熱吃最為香脆。
帝王蟹三吃:焗
這種吃法可能是最深得女性喜愛的。
菜單中標注了這道菜為限量。將帝王蟹的碎肉,與龍蝦醬、芝士醬一齊拌勻,填入蟹殼中,點綴在上頭的紅蟹子使口味更加濃郁,也給“奶油芝士焗蟹寶”的造型錦上添花。劉軍補充道,蟹寶用低溫焗烤3分鐘,逼出了鮮甜的香氣即可,此時芝士醬料微微融化在蟹肉中,蒯一勺細細咽下,猶如甜點的口感。
泰國螃蟹 好蟹自遠方來
hers大廚:Leo林輝
泰國人, 自小跟著母親學習烹飪,對廚房有著特殊的感情。1994年離開泰國曼谷前往香港,嘗試和接觸了如日本菜、意大利菜、越南菜和中餐等,曾在American Club、Deco café group集團以及Conrad Hotel擔任廚師長,經過多方嘗試后開始回歸泰餐。2010年成為Gaia Group首席泰廚,2012年來到北京任職Greyhound café在大陸首間旗艦店的行政總廚。
軟殼蟹墨魚汁面
來自泰國的連鎖餐飲品牌Greyhound Café,堪稱泰國人的國民品牌。
所有的Greyhound Café在各個方面執行同一標準,哪怕是跨國的店面也要堅持沿用來自泰國的正宗原材料,不禁讓人對此品牌的嚴謹,肅然起敬。有些意外的是,“Greyhound”最初以服飾起家,慢慢才衍生出餐飲,通過品牌的強大影響力,讓逛Greyhound購物與吃泰國料理,成了泰國年輕人最潮的“逛吃逛吃”style。認識Greyhound Café之前,我對泰國菜的印象只有咖喱海鮮以及冬陰功,不曉得連“薄切三文魚”“水牛芝士漢堡”這類菜式也能與泰餐掛上鉤 。
來自泰國的廚師長Leo林輝,一口廣東味兒的普通話。不說話的時候極為靦腆,開口講解菜肴時,又讓我們看到了滿滿的自信。軟殼蟹墨魚汁面是他津津樂道的佳肴,油炸讓極薄的蟹殼變得酥脆無比,可能是料理此蟹最妙的烹飪方式了。但最能體現泰餐風味的在于墨魚汁面。面身看似與普通的意大利面并無區別,大口吸幾縷面便能體會它的“門道”:面條筋道,豐滿多汁。Leo講到,煮面時,要添入墨魚汁、料酒、胡椒、香菇等等,慢慢熬煮緩緩收汁,來自泰國的神秘辣醬則是墨魚汁面的靈魂,不便透露。咬塊咸鮮的軟殼蟹肉再吮一口微辣的意面,這吃法別具一格,直教人忘記要將它歸為“泰餐西做”,還是對泰國傳統菜式的重新演繹了。
脆炸粟米蟹肉餅配酸甜醬
Leo力薦的另一道菜可稱為“小吃”——脆炸粟米蟹肉餅配酸甜醬。
蟹肉餅的外表如同它的做法那般樸素實在,樸素到很容易忽略它的好味道。蟹肉取自鮮甜的蘭花蟹,和清甜的玉米粒拌勻,制成飽滿厚實的肉餅,二者在口味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裹上泰國炸粉后炸至金黃就能趁熱吃了,脆皮很薄蟹肉很多,配上泰國最經典的甜辣醬,當之無愧是一年四季暢銷開胃小吃。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幾乎所有食材和調料都空運自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