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在此背景之下,生物醫學工程也隨之應運而生。生物醫學工程的興起時間相對較晚,在化學、力學、光學、電子學以及微電子學、射線技術等基礎上,再與醫學進行有機結合,最終形成生物醫學工程。本文主要分析了醫院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醫院生物醫學工程的創新戰略,以期為相關人士帶來參考意見。
關鍵詞:醫院;生物醫學工程;發展;創新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319-02
1 前言
生物醫學工程對醫學、工程學以及生物學的理論與具體方法進行了有機整合,基于各個層次對人體的系統變化情況進行深入研究,再通過對工程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實現對各種變化的有效控制。究其目的,旨在解決醫學內出現的相關問題,達到預防、診斷以及治療疾病的目標。
2 醫院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現狀
醫院生物醫學工程具備四個職能,即管理采購、管理內部財務核算、管理設備物流以及管理質量控制技術等。但是,較之其他發達國家,我國醫院生物醫學工程在起步上并不占優勢,其發展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2.1 管理體制存在問題:
盡管各級醫院都已先后組建起生物醫學工程,然而藥械科、器械科以及維修室、儀器室等機構卻仍然沿用最初的名稱,僅有少數醫院更改成臨床醫學工程。同時,在管理體制以及組織結構方面,普遍存在著混亂的現象,部分醫院將其歸于醫技部門或者是后勤系統,也有部分醫院將其歸于總務科,在此管理體制的影響之下,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因此而受到影響。此外,針對不同的醫院,其生物醫學工程職責與功能均不盡相同。例如,部分生物醫學工程部門承擔著購買全院醫療設備或者消耗品的任務,也有的負責購買總務設備,工作內容相當雜亂,不僅沒有相關的規范性文件,對于其職責范圍也未進行明確界定。
2.2 技術人員方面存在問題:
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醫院的設備管理工作中,技術人員基礎地位并不高,其作用也沒得到有效發揮。加之醫院內管理設備的整體工作量十分有限,管理隊伍并非全部科班出生,而是由鉗工或者是電工改行之后承擔。但隨著各種專業學科的開設,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參與到維修醫療器械設備的工作中,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技術人員地位,使之與醫療技術隊伍享受同等的待遇,晉升空間也更加廣闊。直至本世紀初,部分醫院把技術人員歸為后勤服務,其地位也因此陷入低谷。加之各種新型設備的應用與普及,故障排查難度也隨之增大,使維修工作無法有序開展,導致技術人員基本存在價值受到威脅。
2.3 工程和醫學之間的結合存在問題:
就目前而言,大多數技術人員都集中于設備科及工程科,設備人員接觸相關醫學儀器的機會僅限于設備維修環節,對于各類設備,其熟悉程度十分有限,也未對其進行深入了解與研究。再加之工程人員大多缺乏專業性醫學知識,臨床醫師又缺乏工程類專業知識,當工程方面或者是臨床方面出現醫學問題之后,兩者之間無法進行及時交流,導致出現的問題不能得以有效解決。
3 醫院生物醫學工程的創新戰略
3.1 設定具體工作職責,不斷轉變工作方式:
當前,醫院生物醫學工程的基本工作模式極其單一,轉向于多元化的工作方式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這就需要給生物醫學工程這一科室設定具體的工作職責。醫院生物醫學工程除了要承擔檔案管理、設備招標、設備采購、設備驗收以及設備驗收等工作之外,還需承擔以下職責:⑴對所用設備進行定期質量檢查與評估。⑵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并制定考核項目。⑶對所有醫療設備實際安全性進行有效測試,并對其進行監管。
3.2 提升醫療設備使用效率,改革管理機制:
先進性科學技術是推動醫院不斷發展的重要動力,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則是醫院得以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證。醫療設備屬于一種物質資源,結合了增值與服務,標志著醫院的整體技術實力。對于醫療設備,其價格通常很昂貴,若不進行合理利用與科學管理,不僅無法實現其應有的價值,還會給醫院與國家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提升醫療設備使用效率,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即為改革管理機制。轉變傳統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以正確的利用于醫療設備管理工作中,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并進行大膽的創新,確保醫療設備使用效率達到極致。
3.3 強調人才培訓,提升員工綜合素質:
人才培養對于學科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醫院生物醫學工程需大力加強隊伍建設,不斷進行人才培訓,通過講座、交流、深造、開會等形式,提升工程人員整體業務素質與技能水平。此外,醫院還應對其人才梯隊進行科學調整,對崗位編制進行整合,定期引進高素質人才,為醫院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人才儲備。
3.4 開展臨床研究,促進醫工結合:
臨床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新型設備,以新技術作為主要動力,對相關醫療設備進行整合、改善與創新,并對其社會、經濟效益進行深入研究,將診斷效果、治療效果設定為最終的目的,促進醫工結合,使新設備均能有效發揮其功效。醫工結合通常同以下兩個方面實現。第一,技術人員本身具備豐富的醫學專業知識與工程學專業知識,并將二者進行有機整合。第二,生物醫學工程相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強和臨床醫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兩種學科進行合理的滲透,進而推動醫院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和創新。
4 結束語
當前,現代醫學對應用醫療器械設備產生了較強的依賴性,這就要求醫院設定具體工作職責,不斷轉變工作方式;提升醫療設備使用效率,改革管理機制;通過人才培訓,提升員工綜合素質,以及開展臨床研究,促進醫工結合,從而為醫院帶來更多的經驗、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吳凱,數字化醫療的發展與醫學工程人才培養[J],醫療設備信息,2007年8期.
[2] 袁力,生物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現狀與生物醫學工程教育[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年9期
[3] 楊國忠,關于我國醫療器械工業發展問題初探[J],醫學研究雜志,1982年12期
[4] 趙于前,推動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發展管見[J],中國醫學工程,200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