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莊子·人間世》記曰:“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成玄英注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吉祥安康正是從東方文明角度出發的一個重要特征,存在于各種宗教、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當中。于是在東方傳說中的動物們也載有各自美好的寓意。
象
大象是目前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于東方文明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在印度,相傳象神(Ganesha,又譯伽內什)是天神濕婆(Shiva)和雪山女神(Parvati)的兒子,幼年時被濕鎏誤砍了頭顱,隨后濕婆將大象的腦袋移植到他的身上使其復活,于是伽內什就成為了人身象頭的智慧之神,擁有大象強壯、聰慧和善良的品質。
中國人同樣把大象視為太平吉祥的象征,而在沒有被人類馴服之前,野象的性情兇猛,傳說史上第一個馴服象的人是舜,根據流傳已久的二十四孝故事之首《舜子耕田》所述。其中的舜子即是上古三皇五帝中的舜,名重華,字都君。他的父親瞽叟在舜母去世后娶妻而生象,瞽叟喜愛象而憎恨舜,所以常欲殺之。某次瞽叟和象令舜鑿井,舜在鑿井時預先從旁留下出口,瞽叟與象見舜入深井之中便填土埋井想置其于死地,無可奈何的舜只得從旁口逃出。但即便如此,舜依然不計前嫌孝順父親、關愛兄弟。而后不傳子而傳賢的帝堯非常賞識舜的孝行,便將帝位傳給了他,舜登帝后依然恭敬孝順瞽叟,并封象為諸侯。北宋傳下的“舜子耕田磚雕”上就描繪著舜子與兩頭大象和三頭小象耕地的情景。后來舜去世并葬于蒼梧九嶷山的南面,當禹接受舜的禪讓后,舜的陵墓前突然出現了大象刨土、彩雀銜泥的瑞兆,因古人認為象是瑤光之星散開而成能兆靈瑞,只在人君自養有節、天下太平之時出現靈象,這應該也是關于“太平有象”的最早說法。此后人們便在大象的形象意義基礎上,運用各種諧音、象征等手法來表達天下太平、五谷豐登的寓意。例如清“雍正尊親之寶”臥象紐方形璽以壽山石為材質,象形雕刻細膩,體態生動,象側置一寶瓶,取的便是“太平有象”之意。而每逢吉祥盛世,君王們常常收到鄰國敬獻的特產,不僅有奇珍異寶,也包括許多來自西域與東南亞的動物,包括馬、獅、豹和象等等。這些被養在宮廷獸園中的動物,每逢宮廷重大慶典節日或宴樂時刻,便會隨著馴獸師入場表演助興,故宮博物館藏的唐代“青玉童子騎象”,描繪的就是舞人在大象背上表演的場景:大象神態溫順,呈臥狀,而坐于其上的人右腿搭左腿上;右手放于腦后,左手置腿上,長袖下垂作舞蹈姿態。
然而從古至今,象牙也是一種重要吉祥物,遠始于新石器時代,人們一直視象牙為吉祥物,認為其具有辟邪的作用,遼、金、元、明、清各代皇帝都把象牙納為皇家用品,包括明代也有許多為皇宮制造象牙品的作坊,此時期出產了大量寓意吉祥的牙雕精品,皆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但實際上對大象來說,取其象牙往往就等同于殘忍地獵殺,導致近年來象的數量驟減,求美亦須有所節,或許當過度追求墮入到貪婪時,那一切原本的美好祝愿也會隨之煙消云散。
鶴
鶴在日本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都有著非常高的地位,英文名叫Grus japonensis(日本鶴)的丹頂鶴幾乎化進了日本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從杯碟茶盞、路燈橋梁、和服喜帖、食品飲料,甚至到紙幣和飛機上都能看到,亦有許多歌頌仙鶴的各種傳說典故,最著名之一就是仙鶴報恩,贊頌了它忠誠善良高貴的品質。同時它在中日文明中都代表著長壽的象征。我國東晉《抱樸子》曾記載丹頂鶴能活百年,聽似摻入了不少傳奇色彩,但實際上倘若環境適宜,鶴的壽命能夠達到60歲左右,這在鳥類中也算相當長久。因此通常也和神仙聯系在一起,被稱作“仙鶴”,也被稱為“百羽之宗”。一方面傳說它由天地間的精氣化成,另一方面說它乃是凡人登仙所化,陶潛在《搜神后記》卷一中記述,遼東有位名叫丁令威的人,學道靈虛山后化鶴歸來,停在城門口的華表柱上,卻有個少年想要舉弓射鶴,于是仙鶴飛起并在空中盤旋道:“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丁令威修道千年化鶴的傳說是許多詩人詞客喜愛的經典素材,除了《搜神后記》,還出現在《太平廣記》、《新游俠列傳》、《續金瓶梅》等各種作品當中。
除此之外仙鶴這種身形優雅飄逸、亦“鳴于九皋,聲聞于野”的仙物也常常被藝術家們作為創作的主題來歌頌,就像唐朝詩人韋莊《喜遷鶯》中所寫:“家家樓上簇神仙,爭看鶴沖天。”人們對于仙鶴展翅高飛、胸懷志遠的美好形象大為贊嘆,并常以此來形容有抱負志向的文人志士,明清時期區別官位品級的補服,就是用仙鶴來代表一品文官,取其高潔的品性,僅次于代表皇后的鳳凰神鳥。然而還因鶴本身喜好棲息山泉野林、不喜群居的性格又頗符合古代君子隱逸情懷,因而也象征著清高的君子之風。北宋便有處士林逋隱居孤山,不娶無子而植梅放鶴,稱“梅妻鶴子”,后作為成語典故用來比喻隱清高隱居。繪畫方面,明代邊景昭、王紱合作所繪的“竹鶴雙清圖”軸,其中邊景昭畫鶴,王紱畫竹,兩鶴息于竹林,一動一靜,雖然二人畫風相異但卻在畫面上奇妙地相通,活靈活現地傳達了仙鶴的特質。而在傳統的吉祥圖案中,仙鶴往往會與一些特定的動植物同時出現,以組成不同的含義。古人所謂千歲之鶴依千年之松,即是認為服松脂能夠登仙,登仙后可化鶴,所以鶴松一起的圖案稱之為“松鶴長春”;與龜一起為“龜鶴延年”,與鹿還有梧桐一起則為“六合同春”,其中的鹿就是“六”,桐則通“同”,總之但凡與鶴有關的事物大多數都寓意不凡。
鹿
與仙禽鶴對應的瑞獸是鹿,同其長壽特質一樣,鹿也是代表長壽的象征,相傳經常與鶴一起保衛靈芝仙草。南朝梁代文學家任防編寫的《述異記》有云:“鹿一千年為蒼鹿,又五百年化為白鹿,又五百年化為玄鹿。漢成帝時,山中人得玄鹿,烹而視之,骨皆黑色,仙者說玄鹿為脯,食之,壽二干歲。”所以在傳統的壽畫里,鹿常與壽星相伴,借以此意來祝福長壽。而又因鹿名本身也包含了諧音的解釋,于是也廣泛被運用在吉祥圖案與花紋當中,首先是諧“祿”字意,表示福氣或俸祿的意思,雙鹿的花紋圖案為“路路順利”,一百頭鹿則叫“百祿”,而與蝙蝠在一起便稱之為“福祿雙全”與“福祿長久”,再與福壽二字相搭便成“福祿壽”,用來表達長壽和繁榮昌盛。
鹿也是仁愛慈悲與美麗的象征,光憑靈氣十足的外表已經招得數不清的藝術贊美。在敦煌奠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的壁畫上,刻畫的是具有宗教色彩與教義的“鹿王本生圖”。“我來人間降吉祥,我回仙山去遠蕩。縹緲彩云間,蓬萊是家鄉。”——或許看過1981年上海電影美術制片廠的動畫片“九色鹿”仍有印象,所述正是改編后的鹿王本生的故事。而原版莫高窟壁畫上描繪的內容根據三國吳支謙所譯的《佛說九色鹿經》,按照順序繪畫成9個情節,大致分為:溺水人的呼救;九色鹿間聲經過水邊;救起溺水人;溺水人向九色鹿叩謝并發誓不告訴任何人關于這件事的經歷,以及九色鹿的酣睡。而在畫面的另一端描繪著王后說夢,令國王懸賞捉拿;溺水人不顧誓言向國王告密;溺水人在國王的馬車前帶路,欲捉拿九色鹿;最后九色鹿直立向國王眾人控訴背叛的溺水人。整副長條壁畫的中央既是故事的高潮,也是結尾,連貫的構圖十分嚴密且生動,不僅塑造了鹿王矯健勻稱的美麗形象,也深入刻畫了嬌嬈急切迫使國王為她捕捉九色鹿的王后,還有貪婪不守信的溺水人。善惡報應的哲學思想也蘊含在這個故事之中。
倘若想親身接觸這些美好的動物,除了去動物園外,鄰國日本的古都奈良是個好選擇。據說從前在建立春日大社時,從鹿島請來的神仙皆騎鹿而來,無論是誰捕殺或傷害神的使者都會受到嚴厲處罰,甚至于死刑。至今奈良仍流傳著相關故事,說有名叫三作的男孩兒因誤殺在春日大社覓食的鹿而被處死,足見鹿在人們心中的神圣地位。不過奈良公園隨處可見的奈良鹿不僅親切可愛,而且極富靈氣,當被喂食后它們會向喂食的人們點頭示意,或向路人打招呼,果是有如傳說般虔誠。
蝙蝠
《說文》曰:“蝙蝠,服翼也,從蟲,冨聲”。蝙蝠屬于翼手目,且是哺乳動物之中唯一能夠飛行的動物,故又名“仙鼠”或“飛鼠”。但因為略帶怪異的長相,蝙蝠在西方文化中經常被視為邪惡的化身,與死亡、黑暗,還有吸血鬼等輩同流合污。不過在中國蝙蝠卻是一種吉祥瑞獸,從古到今美意極多,比方說蝠與“福”字諧音,是為最典型的寓意代表,另外蝠還可通“符”,即道士用來驅鬼招神治病做法之符,引申此意就可用來辟邪消災。道家文化中的術士法物“九星錢”上面頂著的就是一只符號化的蝙蝠,下面則是圓錢,正面是八卦圖,反面為洛書九星,而此物正是專門用來對付太歲三煞。所以蝙蝠的形象在傳統裝飾紋樣中運用非常廣泛,并且持久不衰。然“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地域文化之差異,可謂小動物們待遇殊途的極大誘因。
雖然單獨或主要描繪蝙蝠的藝術作品并不多見,但古人擅“觀物取象”,蝙蝠紋的演變就是其物象化的藝術形態之一,在如意紋中,蝙蝠的頭部被概括成類似三角形的構成,前角為口兩邊為耳,翅膀占身形的大部分,而尾部則多用波浪紋曲線加以修飾,整體造型上運用了豐富的想像力與夸張的變形概括藝術手法,抽象化地將蝙蝠形象提煉地如同祥云般飄逸。它本身代表了幸福,寓意從天而降的“進福”,而且在與其他紋飾組合后,便可以產生出更多不同含義的吉祥圖案。倘若是與梅花鹿、壽桃、仙翁和童子為伍,就代表著“福祿壽”的含義;而在圍繞的五只蝙蝠中間加入壽字,或是壽桃,則為“五福捧祿”,與此類{以的還有五只蝙蝠、荷花與圓盒的組合,代表了“五福和合”。
許多蝙蝠紋參與的圖案形式一般都相當繁復,但也絕對不是簡單的羅列或單純重復,而是講究在繚亂的畫面中體現出節奏、主次、疏密、韻律與虛實。以“乾隆年制銅胎畫琺瑯描金福慶有余西番蓮缸”為例,直徑55厘米的缸身上繪滿各種紋飾,通身邊布纏枝西番蓮紋,口沿處是一圈綠彩如意云,缸腹部則是蝙蝠紋組成開光內,繪巨蝠銜罄,下面掛著魚形結,由蝠磬紋和魚紋組成寓意吉祥的“福慶有余”,整個缸體做工豪華精細,紋飾線條優美流暢,毫無凌亂感,十分具有皇家氣息。又如清代“白玉福壽紋吉慶有余如意”,靈芝形頭部環繞著展翅的蝙蝠,浮雕壽桃立于福海當中,如意柄浮雕磬銜雙魚,尾部則是于之呼應的海水,蝙蝠、壽桃與雙魚的組合便是取的福壽雙全、吉慶有余的美意。
狐貍
狐貍這種跟犬狼同科的動物,好像也兼有其他同伴的特質——不像狗忠,不似狼兇,而且在各個文化當中的地位也是毀譽參半。不過首先有一共同點,很多人都認為狐是有靈性的動物,大部分的傳說故事里狐都化作美人來到人間。中國最著名的就是導致商朝滅亡的蘇妲己,傳說她被千年狐精附體,令紂王沉迷美色疏于朝政,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雖然也有說她并非與狐有關,于是古往今來,“狐媚”如她令男人忘乎所以的基本都會被貼上“狐貍精”的標簽。古代關于狐的仙妖故事數不勝數,在《封神演義》、《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等著作皆有記載。
上古時代有夏族大禹娶涂山族女的神話,其中描述過九尾白狐,根據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馀外傳》和《藝文類聚》卷九所引《呂氏春秋》的佚文記載,大禹至涂山,遇見一只九尾白狐并聽見旁有歌聲,說是如果在此成家立業就會子孫昌盛,于是便娶得涂山氏女子女嬌為妻,而這個神話背后所指九尾白狐就是涂山氏的部落圖騰,他們把它當作自己的祖先。《白虎通》云:“德至鳥獸,則九尾狐見。九者,子孫繁息也,于尾者,后當盛也。”九尾狐象征子孫繁息,大禹娶妻就是表達此意。而《山海經·南山經》又說:“能食人,食者不蠱”,意味著九尾狐能保護部落安全,吃了它的肉則能不受邪氣侵害,有辟邪吉祥的含義。只是后來從漢唐開始狐的神圣地位漸漸被妖精化,至北宋已妖化,連最原本地位最高的九尾天狐也難逃超級妖怪的宿命。
然而古時已有“妲己”,傳入日本后被稱為“白面者玉藻”,入宮廷蠱惑鳥羽天皇,得到其寵愛,后天皇怪病臥床,陰陽師安部泰成識破原型,康復后的天皇惱羞成怒,命大軍追殺九尾狐,最終受傷的九尾狐化成了后人所稱的“殺生石”,被寺廟搬去當神物安放。雖然如此,除這些撩人心的狐貍精故事之外,狐在日本還具有其他意義,在佛教觀念中,它被視為是天照神的原型稻荷神荼吉尼天的使者,最早稻荷神社是農民向耕神祈求豐收之地,而狐貍平日在田間捕食田鼠正好對保護莊稼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于是人們便將狐貍當作農耕神的使者來祭拜。《日本靈異記》中就有一個在今天的岐阜縣(當時叫美濃國),一位男子娶了狐貍幻化的女子為妻的故事,而后人狐結合的情節越來越多,在有的版本中,丈夫發現了妻子的狐身,妻只得告別丈夫,但只要每年一到農忙時,她還會回來幫助丈夫收割莊稼,且收成特別好。依然與吃有關,又由于狐貍的毛色與油豆腐相似,人們也認為狐貍愛吃油豆腐,便把和油豆腐有關的食品名稱與狐貍相結合起來。另民間還傳說狐和貍(貍貓)只要把葉子戴到頭上就能任意變換形狀,許多畫作都描繪了狐貍憨態可掬的樣子,此處的狐已不是撩撥人心的壞妖精,而是幫助老百姓的朋友,感覺更親切可愛,當然還有點調皮。
兔
十二生肖里最可愛、最溫順的動物就是兔子,而且在現實生活當中也與人們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些關于兔子的成語,比如“動如脫兔”、“勢若脫兔”、“狡兔三穴”等等,都形象地表達兔子聰慧敏捷的特質。作為身材嬌小的素食動物,兔子幾乎可以算是沒什么威脅性,所以它作為吉祥的化身也是實至名歸。唐代《初學記》記載:“瑞應圖曰:赤兔者瑞獸,王者盛德則至”,又《抱樸子》稱:“兔壽干歲。五百歲其色白”,而白色的兔子也是最受歡迎的品種,《擬天問》道:“月中何有?白兔攘藥。”關于白兔最著名的神話傳說就是月中有白兔,稱月中兔,俞琰《席上腐談》卷上:“愚謂兔自屬日,所謂月中兔者,月中之日光也……”雪白如月光皎潔的白兔就好比月光的一部分,在嫦娥奔月后在月宮與她相伴。不僅如此,除了各種吉祥的寓意和內涵,兔子也因其極強的繁殖能力而被視為是生育的象征,擔任著恩賜子女和保護婦女生產的任務。
出于惹人喜愛的外表,民間更是有數不勝數的與兔相關裝飾紋樣、繪畫及工藝品,商或西周初期的青銅器上就流行著兔形紋樣,后來的陶瓷藝術品上也經常能見到兔紋的身影。在繪畫方面,故宮博物院館藏有清代冷枚繪制的“梧桐雙兔圖”軸,似為為中秋佳節而作的畫作,采用了略帶西洋技法感覺的繪畫技巧,將兩只肥實白嫩又眼露靈氣的白兔畫得活靈活現、神采奕奕,細筆勾勒的皮毛似有柔軟如云團的手感,而背景的山石則采用相對硬氣的筆法,表現出俊俏美,又襯托了白兔的柔順。同樣是清代華苗所作的“海棠禽兔圖”則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感覺,首先創作對象是活潑膽小的墨黑兔,枝上的鳥與花叢中的兔產生了對話,華晶將工筆花鳥的細膩與寫意花鳥的洗臉相互結合,使得整個畫面洋溢著輕松活潑、花香鳥語的氣息。
除了觀賞性的藝術品,兔子的形象也被制作成各類玩具或者小擺件,以供不同年齡的人來把玩。明清時期每逢中秋,京城就流行著一種跟兔子有關的玩具,《燕京歲時記》記載:“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小小個頭的兔兒爺衣冠畢具,執藥杵,或者身披甲胄紅袍;有的騎黑虎、有的騎黃虎、鹿或者麒麟,還有的帶蓮花座、帶云氣紋,背插靠旗、頭頂傘蓋等等,簡直五花八門。而其中的寓意更是各有不同,比如坐象兔兒爺底下的大象與“祥”同音,意思吉祥如意;又坐虎兔兒爺事業興旺、坐麒麟兔兒爺則學識淵博、坐葫蘆兔兒爺就福祿雙全……真真極盡喜氣吉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