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的葡萄酒基本都是單一品種釀造的,無論紅葡萄酒還是白葡萄酒,這需要釀酒師更高的釀酒功底,需要更高的對品種和風土的理解能力;而波爾多大多以混釀為主,講求不同品種的調配,利用各品種在同一年份的不同表現讓酒達到理想化。
勃艮第只對葡萄田分級,這更強調了風土的作用,不像波爾多只對酒莊分級。這里的品種更少,基本是單一品種釀造。這里的每一口酒都濃縮了收獲當年的氣候情況、葡萄園的風土特征、酒農對葡萄的悉心照料以及釀酒師深厚的釀酒技術,是對大自然最真實最客觀的反映。這里的葡萄酒人也更尊重自然,強調生物動力法和有機種植。
勃艮第分級體系復雜,目前還沒有哪位專家或資深人士能夠化繁為簡,可以說這條路是不太能走通的。強調“特級園”、“一級園”、“村莊級”和“大區級”的定義,尊重分級體系,讓消費者明白分級的意義和目的。因為這些詞或表達方式在酒標上是可見的,所以想實現所謂的化繁為簡,不如讓消費者了解如何閱讀勃艮第酒標。
至于勃艮第的推廣,定期舉辦公眾品酒會,定期舉辦專業培訓課程,定期派國內資深從業人士赴產區實踐學習。
推廣的城市范圍要從一線城市逐漸過渡到二線城市,這樣才能打開更多的市場。強調勃艮第葡萄酒的獨特性,區別于其他產區。如果從銷量上超過波爾多是不太可能的,畢竟波爾多的產量要大得多。如果從選擇優先性上衡量的話,還是很有可能超過波爾多的。
從大區級和村莊級這些價格相對親民的酒入手,加大推廣力度。這些酒的質量比同等價位的波爾多酒要高,不如直接做對比品鑒,讓消費者去判斷。如果大區級和村莊級的酒得到了認可,那么一級園和特級園的酒的質量也能夠估量出來,以小見大。
而對于才入門想購買勃艮第酒的人,我建議首先了解勃艮第的分級,學會讀懂酒標。從大區級入門,再過渡到村莊級,了解不同村莊的大體風格,不要貿然接觸高級別的酒。選擇大酒廠和知名酒莊的產品,他們的質量相對更有保證。如果選大區級的酒,年份不宜太久,5-6年之內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