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課堂一直都是教師們所追求的目標,是化學教材價值展示的重要平臺。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學科。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一、轉變教學思想
課改以來,我們的課堂教育思想也由以往的應試教育轉變成素質教育,被動的教學模式也向主動性的教學模式轉變;單一的教學方法也開始由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所取代等,這一切的變化都需要教師從思想上所接受、所轉變。而且,教師思想的轉變也是高效化學課堂實現的基礎。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想真正打造出高效的化學課堂、轉變觀念并接受新的教學思想是高效課堂實現的首要任務。
二、有效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選擇的是否恰當直接關系著教學過程的有效性,直接決定了化學教學價值能夠高效實現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使學生在教師營造的和諧環境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同時,也為高效化學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也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選擇了“小組探究式”教學模式。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引導學生用“NaOH溶液、Ba(OH)2溶液、鹽酸、稀硫酸、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等實驗藥品進行小組實驗,并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來了解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進而,在加深學生理解的同時,大大提高化學課堂的效率。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及時有效反思
反思是高效課堂實現的重要因素,是完善教師教學過程的基礎。但是,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反思在高效課堂實現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導致課堂一些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師生都要重視反思的價值,從而,讓我們的化學課堂效率在反思中邁進一大步。
總之,新時期的化學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基本理念,做好課堂各個環節的工作,以確保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
(作者單位 青海省循化縣白莊中學)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