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飛了,天空還下著綿綿細雨,遠方的山巒沉默在歷史的回聲里。
河谷又開始忙碌著采摘自家院落里的核桃,一顆顆肉多皮薄的核桃,讓河谷人的臉頰綻開了燦爛的微笑。
看到此情此景,我又想起了布根統領當年攻打麗江歸來的歡暢。
歷史的車輪碾過了歲月的溝壑,可英雄的故事依舊遺留在河谷的胸膛。山還是曾經的山,水還是曾經的水,古老的山水薦之間,英雄的微笑卻謹 飄逝在裊裊的炊煙里,這是我心如刀絞的哭泣。每次朝拜金碧輝煌的桑披嶺寺,聆聽藍天白云下絳紅色詮釋的文化體系靜靜流淌的陣陣梵音,我的心又如同脫韁的野馬,欲想奔馳在遼闊無邊的歷史草原,讓金聲玉振的先輩們慷慨、直率、驍勇的秉性,重新回放故鄉春夏秋冬的思緒里。
也許不了解鄉城的過客,只會被秀潤媚艷的自然景觀所陶醉,而絕不會虔誠地走進豐厚燦爛的文化領地。其實在百年滄桑的歷史進程中,硝煙彌漫、酷刑苛罰的舊社會,如同一把鋒利的鋼刀,刺痛著善良、勤勞而憨厚的河谷人,曾經沉重的賦稅與周邊地區的一次次人侵與掠殺,讓河谷人掀起了野性十足的秉性。當時,出家為僧的布根洛絨丁真,用自己的睿智和驍勇將蓮花般的故鄉之名帶出了山外,在山外的世界里奇香撲鼻、嬌艷絕美。
每次觸摸先.輩們散落在河谷山水間的美麗輝煌的足跡,感動 的眼淚會講述起我內心澎湃不巳的激動和崇敬。那是河谷永恒的記憶,那是河谷不老的神話。帶著這樣深情的感動,有天清晨,我驅車來到了這位英雄的出生地鄉城縣青麥鄉木差柯。這座遠離都市喧囂的村落,時值深秋時節,探出院墻外的各類果樹散發出成熟的奇香,暖暖的晨陽透過五彩樹葉的縫隙斑斑駁駁散落一地。房頂升騰的裊裊桑煙給恬靜如畫的村落籠罩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如伺禪坐在白云之上的神靈,處處散發著神秘和悠遠。 極目遠眺,巍巍衋立于村頭東面的青布日神山祥云繚繞、冷傲威嚴,如同金剛守護神,護祐著村寨的日月星辰。
在丁真老人的陪同下,我走進了布根家的院壩,這座并不箅宏偉壯觀的藏房,依然浸透著一份說不出的神秘,可低矮陳舊的柱梁,狹窄陰森的過道,零碎撒落的碗鐔,以及年邁無語的老人,無聲地講述著英雄家事的今朝。聽丁羞老人講:“布根家沒有什么可以撐起家的男人,家境也日漸蕭條。”說著說著,丁真老人指著灶塘邊默默無語的老人對我說:“她是布根統領的親妹妹,可以問她。”然而,當我靠近這位老人時,老人怪異的眼神對我存有解不開的疑心,更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只是默默地捻動著手中的佛珠。老人無聲的拒絕,我和丁真老人只好離開布根家。當我再次回頭看這座英雄曾經居住過的房舍,酸楚的眼淚流動在我的心間。門窗散架的蕭條,墻面苔蘚的張狂,一直烙印在我的腦海。走出大門,丁真老人指著門板上遺留的幾個小孔說:“這是布根統領當年被害時的槍彈孔。 據說,兇手們就埋伏在對面的田間荊棘叢。”門板與射彈之間大概有幾十米,看到這樣的場景,我想那些當年殺害布根統領的兇手們內心的恐懼該是何種的強烈,也許還有人恐懼之下,忘記了扣動扳機。據相關資料表明:光緒二十三年,由于清政府的腐敗墜落與官員們的驕奢淫逸,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社會民不聊生。幼年的布根洛絨丁真飽受了那段歷史賦予的辛酸。190年⑶歲)順從父母的期望,布根落絨丁真出家到桑披嶺寺為僧,光緒三十四年0908年)被選派到省城學習制革,1911年返回故土隨從彭措大吉舉事,1912年為反對繁重的糧稅制度,隨彭措大杰率鄉民圍攻理化(理塘 縣、打死理化糧務委員陳廉,縱火焚燒原理化宣撫司房。在抗稅起義中,由于布根洛絨丁真舉事有功,備受僧俗擁戴,1914年定鄉駐軍陳步三兵變時,委任布根洛絨丁真為“鄉城民兵統領”。 當時,陳步三攻打雅江西俄洛、康定時,布根洛絨丁真帶領部分鄉民隨同前往,陳步三離康去雅安時,布根洛絨丁真獲取大量戰利品返回定鄉。隨后,鄉城頭人彭措郎吉、彭措大吉、加都尼馬、扎西尼瑪、薩繞登巴、正斗曲扎等人依附于布根手下。曾經各為其主、四方割據的河谷分裂局面得以統一。
布根統領妹妹的沉默無語,我可以理解,她是生怕鄉城“悍匪”之名玷污了哥哥的一生,畢竟婦女之念如同針孔。我和丁真老人繼續行走在尋訪之路上。當我倆經過村頭轉經房時,遇見了正在虔心頌祈禱的次稱老人和鄧珠老人。年過花甲之年的兩位老人,看上去非常的健朗。說是來收集布根統領英雄事跡時,臉頰飛揚的喜悅,至今令我記憶猶新。年過七旬的次稱老人猶如頑皮的孩童,未等我提問,就比劃著手腳對我講:“布根統領是格薩爾王三十名大將之一的化身,只要他手握利劍馳騁戰場,對手們都會如夢似幻地看見他嘴里噴出幾尺長的火焰,令敵人膽怯而亡。所以,他所到之處戰無不勝,所向披靡”。這番帶著神秘色彩的描述即使再離奇,也流露出了布根羅絨丁真在后人心中積淀的英雄本色。這時,一旁的鄧珠老人急忙對次稱老人說:“阿尼次稱,布根羅絨丁真的確智勇過人,可他還是活生生的人,怎么會有你所述那樣的法術?”然后,拍著我的肩說:“小伙子,你來收集布根統領的英雄事跡,我們非常高興。現在不整理,恐怕我們這輩人離世后,即使能講也有可能是畫蛇添足。”一旁有些不高興的次稱老人說:“那我講《噶不可條約》簽約之事總該可以吧丨”從兩位老人的精彩講述中得知:1917年布根統領的勢力日趨強大,威名大振。有些膽寒心驚的邊軍分統劉贊細和理化寺宣教師、土司等人視為眼中釘,謀劃應邀布根統領前來商議軍事為由,想借機除掉。布根統領接到邀請函后,從軍中精選了二十名 剽悍英武的漢子奔赴理化。當時,著裝整齊,步履矯健的鄉城漢 子們走進會晤廳時,邊軍分統劉贊延等人已有些驚恐不安。緊接著看到個個精神抖擻摔起“唰唰……”的整齊步伐,以及威風凜然的入座,邊軍分統劉贊延心里更是暗暗在想:這不是一般的對手。隨后,人坐就緒的鄉城漢子們“唰唰……”將右手裝入懷兜。生性多疑的劉贊延誤認為肯定想掏襝造反。慌忙之下,起身微笑著準備走過來。然而,鄉城漢子們沒有理睬邊軍分統的舉 止,大家一起抱起右腿“唰唰……”的摔放在左腿上,掏出金銀鑲綴的牛角鼻煙壺,同時在左膝蓋上嗒嗒的敲打幾下后,將鼻煙倒在左手大拇指甲美美深吸起來,劉贊延只好若無其事的坐下。等到鄉城漢子們又一起掏出氆氌制作的手帕,齊聲哼哼擦潔后,布根統領才說:“邊軍分統此次招我前來,有何事?”邊軍統領劉贊延、宣教師、土司等人深切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恐懼像散不去的陰霾籠罩在心間,說話也開始顫抖無倫次。據相關資料顯示,當時,鄉城稱之為定鄉,轄民國政府駐理化縣(今理塘縣)邊軍分統管理,苛捐雜稅沉重,駐鄉軍隊殘 暴,不準修復桑披嶺寺成為軍民矛盾的根源。布根統領看到邊軍分統、宣教師、土司等人沒有什么重要內容可說,用左手將右腳抱著,抖直腰板說:“既然你們沒有什么重要之事,那我就說說定鄉實際情況。一是定鄉地少人多,糧稅繳納負擔太大,民眾苦不堪言,需要減半;二是桑披嶺寺是我們精神信仰的圣地,修復之事必須盡早;三是駐軍作風太差,與民眾矛盾激化,定鄉之事應該由定鄉人自己管理,不需要駐軍保護。你們說呢?”邊軍分統等人相互窺視后,沉默不語。布根統領接著說:“那好,既然你們不說就表明默認了我的請求。”就這樣,邊軍分統劉贊延等人草率之下就簽訂了鄉城地糧減半,準予修復桑披嶺寺,鄉城境內不再駐兵等共計21項條文之《噶布可條約》。
驕陽的光芒即使有云霧的遮擋,也能讓大地春暖花開。布根統領的理塘之行,給河谷的夢境延伸了美麗的觸角。聽完《噶布可條約》簽定之事,我突然想起了楞本才讓阿姆在《拉薩的秘密》一書中流動的詩句,才會明白幾個男人的決斗!絕不僅僅是為了一個美麗的少女烈馬奔馳酒壺倒立草原之上誰是英雄。鄉城“悍匪”烈馬馳騁的疆域,我想絕不僅僅是為了掠奪財富官銀,更不是為了強占民婦,而是與生俱來的野性征討著生活的光明。
今生的興奮停落在昨夜的枝頭,情感的浪花卷動著內心的感 動。站在半山腰,村落沸藤的氣息漸漸向我飆來,這是英豪生命花開的樂音,這是河谷驕陽滋養的天地。歲月飄走了歷史的輝煌,可我依然訪問兩位老人。這時,一旁的鄧珠老人揮手講到布根統領當年率領鄉城“悍匪”攻打麗江,途經麗江農院時,聞到枝繁葉茂的核桃樹散發出的那股香氣,便摘取食之, 覺得這種果實肉香可口,實屬果實中的極品。如果把種子帶回故鄉廣泛種植,祖祖輩輩都可以享用不盡,是取之不盡的財富,而從大富之家和衙門官府搶奪的金銀財物,總有一天會用盡,所以吩咐手下用金銀珠寶與農家的核桃種子交換。從那以后,河谷豐滿的胸膛才有了核桃的飄香。有些激動的鄧珠老人感言到:“現今高價銷售的核桃,就是布根統領當年麗江之行的戰利品,可懷揣鈔票的我們又有誰能想起布根統領呢”?
老人的感言觸動了我思緒的棱角,傷感之情再次涌動在我的心扉,便立即轉身眺望濃墨重彩的神山,此時的神山到處流瀉著興奮的符號,紅得像瑪瑙的楓樹,黃得像琥珀的秋樺樹,藍得像大海……面對色彩渲泄如流的山水,還有潔白如雪的藏房,我真的好想讓自身俗氣浸透的靈魂緊跟眼前透明如鏡的深秋,尋找真實拂面的感受。驀然間,次稱老人又拍著我的肩說: “當年,布根統領的弟弟前往西藏朝圣,途經芒康時不幸遇難。得此消息后,布根統領立即給芒康寺廟寄去巧用藏學修辭手法的一首朦朧詩(詩的原文因藝人健忘,無法采集:)。大概寓意是我弟弟被剌殺不單單是囚徒之過,而應該是整個芒康政權之錯。芒康寺廟主持收閱信件后,整日驚恐萬分,寢食難安,生怕布根統領帶兵前來攻打。最后決定帶上1000頭牲和100串珊瑚親自至鄉賠禮贖罪”。
滿臉洋溢著自豪的次稱老人接著說:“小伙子,當時,藏區提及布根統領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懼。就說布根統領的手下薩曉登巴借布根之名,曾恐嚇過西藏噶夏政府的擦絨噶倫呢?薩曉登巴說:如果你不答應我的要求,我讓鄉城“悍匪”血洗八角街。因薩曉登巴是布根的得力干將,噶夏政府也只好聽之依之。回望歷史的來路,鄉城“悍匪”的確威振八方。當年洛克其實最理想的路線是途經鄉城。可是,聽說鄉城是土匪出沒的地方,所以繞道經過稻城亞丁。當年,洛克還請求麗江土司寫信給布根統領,請求他途經稻城時,別讓鄉城“悍匪”前去攻打。據說得榮縣境內兩寺為爭一尊佛,連年征戰不休,雙方傷亡慘重。最后,迎請布根統領出面協調解決。當時,布根統領召集兩寺僧人說:“你們的矛盾根源是這尊佛,今天,我仔細觀察了這尊佛像,才發現是鄉城桑披嶺寺遺失多年的佛像,不是你們任何寺廟的,所以,為了消除你們之間的矛盾,我把佛請回 。”
聽完兩位老人精彩的講述,我感動的眼淚再次濕潤了眼眶。這位智勇雙全的錚錚男兒,為何29歲就離開了人世呢?帶著滿腹地疑問,我再次問鄧珠老人“布根統領是怎樣死的?”,一向幽默開朗的老人此刻流露出無限嘆息的表情。
據說,一貫濟貧扶弱仗義疏財的布根統領是位重情重義之人,他的貼身保鏢時常提醒統領要防備薩曉登巴,可他說“薩曉登巴是我結拜九次的好兄弟,你不要去動他”。可薩曉登巴一直隱藏著謀害布根的野心。有次,布根統領帶隊巡游云南麗江時,麗江街道兩旁站滿了迎接布根的官人、百姓,而薩曉登巴騎著馬在前面開路,其神態非常莊嚴可敬,迎接的人迎前接下薩曉登巴的馬頭問:“請問您是布根統領嗎?”薩曉登巴氣定神閑的默認。 于是,眾人對薩曉登巴恭敬有加,而忽視了布根統領。布根統領的手下懷恨在心,夜間來到薩曉登巴的住所,準備卸走薩曉登巴的門板。薩曉登巴的手下與布根統領的手下準備交火。這時,薩曉登巴裝腔作勢的問:“外面怎么回事。”手下報:“布根手下要卸你的門板”。薩曉登巴笑著問布根手下:“卸門板干啥?”布根手下答到:“我們要為統領搭建睡床。”薩曉登巴吩咐手下讓道,并陰險詭秘地對布根手下說:“回去告訴你們統領,人是靠本事抬高自己的烕望, 而不是靠墊木板。” 布根手下如實回報了薩曉登巴的話,并發誓深夜刺殺薩曉登巴,可布根統領意味深長的對手下人說:“一條小溪的污染會影響到整個碩曲河的潔凈。”布根統領的大度忍讓卻沒有喚醒薩曉登巴的幼稚。依然趁深夜還俗的布根統領與情人約會歸來的不防備之機,派人殺死了自己的結拜兄弟。得知刺殺成功的消息后,薩曉登巴還故意一只腳穿上母親的鞋,非常驚訝惚恍的來到布根家號啕大哭,并扼腕嘆息到“鄉城大門的門閂斷了,以后我們該怎么辦呀”并立誓—定要親手宰了兇徒……
晴天在哭泣,山水在咆哮。布根統領走了,走得那樣的匆匆,那樣的遺憾,我想他的眼角定然掛滿了酸澀的眼淚。經老者們講述,鄉城漢子們在布根統領的率領下,曾讓東至打箭爐;北至甘孜、俄洛色達,西至巴安、鹽井、貢覺;南至云南省維西、德欽、中甸、鶴慶等地的官員和富豪膽戰心驚、聞諷喪膽。
后來,河谷人知道布根統領死因后,薩曉登巴連夜流浪逃命到了今天的定波鄉,過著整日恐慌不安的生活。再后來,鄉城“悍匪”們舉兵前去討伐時,薩曉登巴繞過群山逃到了今鄉城縣定波鄉。在那里與當地女子成婚后,生下了子女,可好景不長,鄉城“悍匪”們一路追殺時,西藏噶夏政府也下了通緝。據說, 薩嘵登巴在逃亡過程中,被西藏噶夏政府抓獲。捆在馬背押往西藏的途中,途經懸崖峭壁時,自己用雙腳急蹬巖石,人馬一起墜落巖崖下的湖中死亡。而布根統領的遺體,在薩曉登巴等人的蠱惑下,占卦師被迫打卦為水葬。當年,河谷百姓在碩曲河畔,隨著順流直下的碩曲河浪花送走了一代英雄的遺體。遺體飄至今天香格里拉縣東旺鄉名叫“東旺曲乖”(水鏇渦)的地方時,有位老阿媽看到葙根統領的遺體旋轉漂浮在水面上,其尊容完好無損,扔然神奇療然,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便匆忙回村相告。村中老者們也得知鄉城的布根統領去世后,要水葬于碩曲河的消息,大家急匆匆的來到“東旺曲乖”處認真細致地辨認。確認是布根統領的遺體后,大家打撈上來埋葬在了河邊的小山丘上,并建塔作為后人敬拜之地。如今,民間有這樣一種傳言:“東旺先后出現諸多名人,與布根統領安葬于東旺有關。”不管傳言是否屬實,碩曲河畔英雄的傳奇永遠飄逝在了布根統領遠去的天堂路上。
采風回家當夜,我在欣喜萬分之余,更多地是述不盡的疼痛和傷感,如同夕陽西下中靜溢無聲的村落,仿佛在聆聽寒鴉鳴啼的哀樂。英雄走了,帶著傳奇的一生悄然走了,卻把離世的傷感留在了香巴拉永恒的地平線,讓后輩們品讀曾經歷史的輝煌之余,滋生了滿腔的遐想和思考。那夜,我作了一個夢,夢見布根統領英俊瀟灑的游走在青布日神山腳下的“塞蓋日徹”草甸上,身著潔白如雪的絲綢上衣和紹皮鑲嵌的藏裝,微笑如陽地遠眺著河谷蒼翠如玉的清清家園,―而他的坐騎在不遠處撕咬著薩曉登巴坐騎的鬃毛搏斗不休。布根統領上前撫摸著自己坐騎的背部說: “我的神駿,別這樣,薩曉登巴也算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只是他的欲望,讓他毫無顧忌地沖破了道德與忠義的防線,被淪落為 唾液橫飛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