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愛看央視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一片茶葉落在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因此有了茶,經過水與火的生死歷練與我們相遇。茶,是一門功夫,一片茶樹的葉子,可以調制成千變萬化的香,溝通了天地的生命,拉近了我們與它的距離。
茶的命運也是我們的命運。”該紀錄片開頭幾句話,言簡意賅地道出一片茶葉與我們的關系!
在普洱生活兩年了,我走遍這里景邁山、易武山、攸樂山、革登、倚邦、蠻磚、曼撒、布朗、南糯的古茶山以及普洱市境內的寧洱、墨江、景谷、鎮沅、景東、江城、瀾滄、孟連各縣茶葉種植區,品嘗了這里的春茶、秋茶以及用大葉種茶制作的紅茶、綠茶、白茶、烏龍茶,款款清香,沁人心脾。每一天都有茶相伴,久而久之對茶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依賴。其實茶不僅在普洱、版納、臨滄,在云南的保山、大理、楚雄、玉溪等地也都擁有大面積的茶園。只是深藏在普洱鎮沅千家寨原始森林中一棵2700年樹齡的古茶樹確定了普洱是世界的茶源地。我想這一定是造物主在心情最好的時候賜予人類的一個大茶園,這里生長的千年古茶樹上接日月之光輝,下接地氣之靈性。
今年是四年一次的茶祖節大祭,我與山民們一起在景邁山祭拜茶祖。清晨,天剛蒙蒙亮整個山寨就熱鬧起來了。全族人在頭領的帶領下走上山頭,站在山頂上大聲呼喚茶魂。布朗族村支書記南康告訴我:“我們的每一塊茶園都有茶魂守候,把所有的茶魂叫回來,呼喚他們與我們共度這個節日。因為他們給我們留下了財富,任何一代布朗族都不能忘記。”那一聲聲發自心底虔誠的呼喚在大山中回響……聲浪在我的耳邊回旋,一浪高過一浪,整個山林都被這神圣的吶喊震撼了。在茶魂樹前他們放上祭品祭祀祖先,祈禱茶祖保佑茶山的平安,保佑所有的族人,所有現在的古茶樹。
布朗族人們在山頂取來山泉水,匯集到帕哎冷寺,用山泉水泡茶擦洗帕哎冷神像,恭敬而虔誠。
祭祀儀式前芒景山頂的小廣場上熱鬧非凡,布朗、傣族、拉牯族、彝族、愛伲族、佤族身穿節日的盛裝從各個村寨聚集到了這里,演出著自編自演的節目歡慶茶祖節。拉牯族的壯小伙敲響了拉牯神鼓;傣族的老少搖曳著樹枝潑灑著甘露;佤族的美女甩著一頭秀美的長發……到處都是歡樂的景象,到處都是開心的人群,各民族兄弟姐妹用歡歌笑語表現他們的生活勞作,表達對茶族的崇敬與敬仰。
在故人開拓的茶馬古道上行走,我對這里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一草一木都懷有深厚情誼,我的畫筆所到之處都洋溢著我對這片土地和人民的感激、感情、感動。常有記者采訪我:“你為何能在這偏遠的西南邊陲一呆這么多年?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你?”“緣分,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這是一個讓人無法割舍的地方,一個給了我無盡創作靈感的地方!”正如彝族和拉牯族歌中唱的:“舍不得啊,舍不得,實在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