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的最大貢獻之一,應該無人懷疑。
一個80后中醫名震杏林,已然是中醫高手,懷疑則是必然的。
傳統的中醫大夫形象通常是仙風道骨,須眉皆白,語調舒緩卻字字珠璣。“老中醫”這個字眼,雖指的是年齡,但更多的是資歷和信賴,“老中醫”就是 “閱人無數,手到病除”的代名詞。
所以,當中醫袁高明,這個出生于1980年的年青醫生出現在我們的視野時,我們也一樣心存狐疑。
湖南是神奇之地,物華人杰。說湖南人左右了近現代中國歷史,怎么也不為過。曾國藩、毛澤東、胡耀邦,一個個影響時代的人物橫空出世,難以歷數。但是湖南中醫中藥在中國乃至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湖南中醫為中國中醫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中醫名家的搖籃之一,神龍本草的主人翁神農生活在湖南、醫圣張仲景曾經在長沙懸壺濟世。湖南有濃厚的中醫文化底蘊,培養了一代有一代中醫名家。
湖南的地理條件、自然植被和人文基礎是湖南中醫中藥一家獨大的最重要原因。
袁高明醫生,就是瀟湘大地哺育出在中醫中藥界正在升起的一顆新星。
這個出身于湘中山區的中醫世家之子,自幼就在祖父的帶領下采集草藥,10歲時,就可以認知100多種藥并能泡制常用草藥。其祖父袁木庭老先生,是遠近聞名的祖傳中醫,家有良田千畝,但終生孜孜不倦地采藥治病,造福鄉里。舊時代的中國,人民赤貧,袁家不得不更多地摸索不用藥,或少用藥的方法治療病人,以減輕病患的負擔,由此,袁家的正骨推拿醫術卻得以大獲推崇。袁高明醫生本名袁幫國,有同輩堂兄弟6人,由于自幼表現出對中醫中藥的慧根,祖父決定選擇他作為傳人,更名為袁高明,寄望他能夠傳承祖業,成為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
袁家在中醫骨傷、體表腫瘤(時稱無名腫毒)、婦科雜病方面醫術獨到,袁高明醫生盡得真傳,并擁有了豐富醫療案例。
家學固然可貴,但僅僅來自民間的醫術對袁高明研究博大精深的中醫來說還遠遠不夠,海納百川才有其“大”,博采眾長才有其“容”。
袁高明決定走進中醫的高等學府。他先是考進了位于湘西的吉首大學中醫針灸推拿專業,拜吉首大學的劉開運名師為師,完整掌握了劉老師的四項絕技,即:針、藥、小兒推拿、成人推拿。在吉首的時光,也讓袁高明有機會就地借鑒學習了苗族和土家族的傳統醫藥。
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每一次重復,都會讓認知提高到新的水平,這是人類進步的真理。中醫也不例外。
學院式的培養,讓這個民間世家子弟插上了科學的翅膀,他會飛得更高。
結束了吉首大學苦讀之后,袁高明來到了深圳蛇口人民醫院中醫科,成為了一名專業醫生。在著名針灸專家刁利紅博士的嚴格(有時是嚴厲)培養下養成了良好的臨床習慣,又快又好地處理病人,最忙時,一天診治過130個患者。
給刁博士做助理的3年,改變了袁高明的人生軌跡。
刁博士在點點滴滴的細節中發現了這個后生的潛力,鄭重地對他說,我能教諭你的,已經教完了,你應該更上一層樓。
刁博士把袁高明推薦給了自己的師兄——湖南中醫藥大學的范伏元教授。
范教授領銜的風濕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教授本人以精于辯證施治聞名遐邇,是少有的將現代醫學知識和中醫傳統理論成功結合的學者。
袁高明考取了范伏元教授的研究生,選擇了“風濕疼痛”為自己的主攻方向。
學習,實踐,是中醫研究進取者的永恒之路。袁高明在這條路上勤奮而踏實地行進著。他先后在深圳南山醫院疼痛科、醫術越來越成熟。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疼痛科深造學習,知識結構日益完善。袁高明研究生畢業后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寧鄉人民醫院的老院長文大志慧眼識人,“撬走了”袁高明。
寧鄉人民醫院擁有病床1500張,實力、規模都能給專家學者提供才華施展的舞臺。沒過多久,新院長,同時也是醫學專家的劉俊東,就果斷地提拔袁高明為中醫康復科的副主任,為其專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好人才也得有好土壤,年青的袁高明生逢其時,幸遇名師,又有機緣得到伯樂院長帶領的領導集體的賞識,造福一方患者指日可待。
袁高明感恩家庭,感恩學校,感恩領導的信任栽培,他在良醫的路上越發勤奮,其學習的步伐更加矯健,其醫學知識結構日見完善。
今天的袁高明獨創了“寸勁整脊”療法,并廣泛用于脊柱相關疾病的治療,其“無痛針刀”已相當嫻熟(超過2萬臨床實例),并能開展射頻消融術,椎間孔鏡術等國內疼痛界的最前沿技術,其他的傳統醫術更是出類拔萃,辯證精準,下藥見效。
當我們采寫袁高明時,筆下十分躊躇。
我們想寫給讀者的是一個在發揚中國國粹中奮進的80后,因為這在當今中國實屬不易。60后、70后的部長不少見,70后、80后的IT精英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專注中國傳統文化且成績巨大者則鳳毛麟角。
一個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需要更多“袁高明”的努力。
躊躇何來呢?
按理應該多些袁高明醫生的治療案例,會更直接。多方思索,文后附幾個醫療案例,讓讀者諸君自己選擇,以免遺憾。
小針刀案例
二十年偏頭痛患者
偏頭痛是中年女性常見疾病,發病率高,藥物治療效果差,容易反復發作,在排除了顱內疾病后,小針刀治療該病的效果顯著,療效持久。本人用小針刀治療偏頭痛超過300例,效果良好,不容易復發。
蔡某,女,43歲,偏頭痛20余年,感冒、勞累后加重,發作時用頭撞墻,頭疼難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自訴在生其兒子“坐月子”時感冒后,一直落下頭疼疾患,找我治療時兒子已經有20歲了,看盡名醫,服藥無數,終究不能痊愈。經人介紹,2012年7月求治于我。我在排除了顱內疾病后,予以小針刀治療,一個療程(6次)后,針狀消失,但鬧累后還有些許頭疼,服中藥5劑,頭疼盡去,復診至今,無復發。
腰椎間盤突出癥
下腰疼痛是最為常見的疾病。本人用小針刀、脊柱正骨、中藥調理治療下腰頭疼超過5000例,效果肯定,深受患者歡迎。
在腰疼、腿痛患者中,需要手術的患者只有不到5%,95%的患者是通過保守治療到達療效的。本人在用以“小針刀”為主的保守治療方式治療上述疾患前,先排除脊柱腫瘤、結核、椎間盤巨大突出、椎間盤脫垂等疾病后,再為患者治療,安全、無創、有效、綠色。
典型病例:
劉某,男,40歲,機械工人,2006年因“腰椎間盤突出癥”行“大開創”手術,“脫出椎間盤髓核”摘除、椎板切除、鋼板內固定(當時必須行該手術)。6年后患者再次出現腰疼,下肢疼痛,四處打聽后求治于我。復查CT、X片,本月予以小針刀、中藥等手段治療,一個月后,癥狀消失,隨診至今,無復發。“腰椎大手術”往往“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很難行第二次手術,而且腰部手術患者5年復發疼痛機率很高,10年復發率更是高。術后疼痛的康復治療,小針刀、中藥等組后手段,為這些患者提供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