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田陽縣,很多人立刻就會想起圣女果。
近年來,百色壯鄉河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國特色農業第一品牌。公司主動引導農民實行土地流轉,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新農村建設方式,成為農村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成功典范,探索出一個發展現代農業的“壯鄉河谷模式”。
新春前,我來到了百色壯鄉河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實地感受“壯鄉河谷模式”。走進壯鄉河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那滿鎮圣女果基地,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樓映入眼簾,水泥路寬敞平坦,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村道和院子栽綠種花,一條清澈干凈的“護村河”環繞村莊,整個村落自成體系。田地里長滿了綠色的開著黃花的圣女果,一派綠色田園氣息。壯鄉河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韋蘭麗介紹,那滿鎮是廣西南菜北運重要生產基地,全鎮圣女果種植面積逾15萬畝,總產量超20多萬噸,圣女果銷往全國各地,許多農民依靠種香蕉走上幸福致富路。
來自防城港的陳迪山,1990年7月畢業于廣西大學食品工程專業,是多年的品牌營銷專家,曾成功打造小家電多個品牌運營的案例,并具備集團化規模運作的實力。他與2009年1月成立了百色壯鄉河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座落于廣西百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集精品果蔬加工、銷售和配送、農業基地種植、冷藏等為一體的多元化經營,現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龍頭企業,從種苗培育到產品外銷運送壯鄉河谷公司都根據嚴格生產標準管理。其芒果和圣女果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雙行種植模式”、“三避套袋”和“無傷采運一體化”等新技術發展種植,其中滴管裝備就引進了以色列、土耳其國家的先進設備,打破種植業中傳統的澆灌和種植采收模式,有力帶動田陽縣果蔬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和品牌化。其中的“水肥一體化滴灌”特別節省勞動力,幾百畝的灌溉和施肥,一個人可以在1-2天內完成,可以節省肥料36%以上,產量每畝增產20%以上。
壯鄉河谷公司經過四年多的發展,現有員工100多人,生產車間面積1、6萬多平方,冷庫2萬立方米,15條圣女果采后處理生產線;1條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芒果采后商品化處理生產線。公司現新征土地100畝,將建設集農產品集散交易廳棚及加工、冷庫、配送車間等基礎設施于一體的廣西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年可處理并配送各種果蔬10萬噸。同時通過“公司 + 合作社+基地”模式的運作,與3個番茄專業合作社共同建立圣女果種植基地3個,面積13650畝,帶動農戶1183戶;與2個芒果專業合作社建立4個芒果種植基地,面積7685畝,帶動農戶785戶。韋蘭麗告訴我“公司租用當地部分農戶土地后,又雇請農民長期來公司工作,農民們不僅有出租土地的收益,還可以每月通過為公司勞動得到一千多元錢的工資收入,村民不用背井離鄉,在家門口就實現就業。”
目前壯鄉河谷公司在北京、哈爾濱、上海、天津設有五家銷售分公司,在廣州、武漢等十個一線城市的連鎖超市及批發市場均有公司的銷售網絡。“壯鄉河谷”是公司注冊的芒果和圣女果品牌。“每天十顆小番茄,家庭生活更和諧”等品牌廣告詞的傳播,讓廣大的消費者從更深的層面認識了百色的果蔬。公司通過以“壯鄉河谷”品牌的芒果和圣女果為標桿,對百色果蔬產品品牌向高檔發展的趨勢形成絕對的拉力,且符合了大眾的消費需求,更是導入了一種全新的、健康的生活元素。壯鄉河谷公司將通過規模化、品牌化的運作,以“創建一流企業,造福老區人民”為理念,打造右江河谷芒果產業帶及圣女果產業品牌。并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多元化種植水果。計劃1-2年內和每個基地的周邊果農共同成立合作社,把周邊將近萬畝的芒果和圣女果納入公司的標準化生產范圍,共享技術資源、市場信息、產品品牌,實現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