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
《中國電力教育》2014年第14期刊登朱青的文章指出:創新是一個國家不竭的發展動力,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問題。研究生教育的本質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是一個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探索的過程,從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到個性化知識結構的構建,以及創造激發智慧火花的環境,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從創新人才所具有的條件看,創新的動力來自于對未知的探究和對真理的追求,從事創新活動的基礎是廣博的知識和堅實的專業理論素養,創新的源泉來自于社會現實和生產實踐活動。如何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關鍵在于強化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構建觸類旁通的知識結構、重視打造實踐性教育平臺。
完善文化轉型期大學治理結構
《現代教育管理》2014年第4期刊登呂丹的文章指出:作為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與基石,大學治理結構的調整與完善日益成為高校發展進程的重要內容。隨著當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外部因素也發生了變化,大學治理結構若要與所處的文化世界相適應,必然要求文化環境的改變,構建適應文化環境變化的大學治理結構就顯得尤為迫切,也使得文化轉型成為一種必然。但是,由于受到高校管理機制和校園文化理念等因素的影響,大學治理結構調整與完善的實踐過程仍然存在著諸多的現實問題、矛盾與沖突。大學管理者應充分認識高校現實情況和發展趨勢,遵循文化轉型期的客觀要求和基本規律,并結合當前大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進行規范和調適,構建科學、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大學治理結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倡導愉悅化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刊登孫國權的文章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兩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為主要途徑,如何使之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形成深受學生歡迎的濃郁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倡導思想政治教育愉悅化,探索創建一種愉悅歡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非常必要的。愉悅是心理學研究的概念,是人類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而產生的心靈現象,是個人的幸福感的表現形式之一。怎樣使愉悅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首先,愉悅教育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實;其次,愉悅教育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愉悅教育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處,對于校園文化建設起到整合的作用。
大學生求職行為特點與就業密切相關
《煤炭高等教育》2014年第3期刊登樊立三的文章指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要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就必須了解大學生求職行為特點,探究求職行為、就業結果及其對策之間的關系,并根據出現的問題,重點從畢業生自身角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對策:一是學校要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引導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二是學校要樹立全程化就業指導服務理念,構建就業教育服務體系;三是爭取社會支持資本,構建就業信息資源體系;四是畢業生要端正心態,提高求職就業核心競爭力。以期為大學生求職就業和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提供借鑒,構建科學的求職就業輔導體系。
推行現代職教體系下的學徒制
《中國高校科技》2014年第6期刊登白有林的文章指出: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一些地區和院校結合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及西方發達國家經驗,積極開展了“現代學徒制”的試點與探索。在現行條件下,推行現代學徒制還存在動力不足、師傅不足、積極性不高、作用不大等問題,高校與相關部門應通過完善相關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師資力量等方式積極推行現代學徒制,探索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職業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相關部門應多聽基層意見,尤其是一線教師、企業的意見。結合我國國情,結合經濟社會的發展,結合學校、行業、企業、專業的實際,積極推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