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將參與中小學辦學
日前,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首都師范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23所在京高校與北京市朝陽、海淀、豐臺、昌平4個區的39所中小學簽約合作辦學,全面參與中小學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師資培訓和特色創建等,為增加優質資源供給打通渠道、創造條件。此外,高校將以附小、附中的名義創辦25所學校。據了解,目前高校參與中小學發展有三種形式:一是參與中小學學科建設;二是派遣外籍英語教師;三是推進高校附屬中小學建設。
江蘇:嚴禁高校收費為學生轉專業
針對個別高校轉專業中標準不明確、程序不規范、操作不透明等問題,江蘇省教育廳近日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普通高等學校學生轉專業工作管理的通知》規定,高校不得在錄取后、取得正式學籍前為學生調整專業。轉專業必須在學生入學取得正式學籍并在校學習滿一學期后,方可辦理。嚴禁高校利用轉專業直接或變相收取除國家和省規定學費以外的任何收費或捐贈。從2014年起,藝術、體育類專業錄取的學生不得調整到普通類專業,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錄取的學生不得錄取或調整到非外語類專業。
四川:高校不得拒收符合條件的殘疾考生
四川省日前下發了《關于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的實施意見》。其中指出,鼓勵各高等院校增設特殊教育專業,或在相關專業中設置不同類別殘疾人的特殊教育方向。高等學校要依法積極招收符合條件的殘疾考生,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招收。據統計,四川省現有119所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規模達4.4萬人。
山西:首批高校畢業生創業園區申報開始
為引導和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7月8日,山西省就業服務局已開始面向全省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園區申報認定。據了解,首批高校畢業生創業園區將認定100個,其中省級10個。凡符合入駐高校畢業生創業戶數占園區總戶數70%以上或入駐戶數20戶以上且穩定經營一年以上的園區,均可向所在地市級人社部門申報認定,省級創業園區向省就業服務局申報。同時,經有關部門、組織批準或直接建立的創業園區,企業、社會力量自建或整合社會資源形成的創業園區均可申報。
陜西:依托地方高校定向培養直招士官
陜西省招辦近日透露,今年陜西首次開展依托地方高校定向培養直招士官試點。據了解,報考定向培養直招士官的考生,須為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年齡不超過20周歲,政治、身體條件按照征集義務兵的規定執行。高考志愿填報后,還要進行體檢、政審和面試。定向培養直招士官學制3年,畢業后取得大專學歷,享受現役士官相關待遇。前2.5學年的全部課程由高校負責,招收部隊根據需要對接指導教學;后0.5學年為入伍實習期,由部隊負責,實習完成后由高校辦理畢業手續。
湖南:高校畢業生開網店可申請小額貸款
湖南省近日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自主創業的措施:從2014年起,將高校畢業生網絡創業納入扶持范疇;對在《湖南省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3-2020)》范疇內從事電子商務經營,并通過網上交易平臺實名注冊認證取得電子營業執照的,經人社、財政部門認定,可按規定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對高校畢業生創辦小微企業或個體經營的3年內免收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青年在創業地按規定個人申請不超過10萬元、合伙經營不超過5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對從事微利項目的,據實給予全額貼息。
甘肅:學校體育課“一節都不能少”
鑒于體育仍是學校教育工作的薄弱環節,甘肅省政府日前出臺《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對全省學校體育工作進行規范。其中明確要求,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課程標準,不得以任何理由削減、擠占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體育課一節都不能少。據了解,甘肅省政府對學校體育課程進行了量的規定,要求保證體育課程課時,開足開齊體育課程,確保高等教育本科階段體育課總學時不少于144課時,高職高專階段體育課總學時不少于108課時。
廣西:出臺教育精準扶貧新政策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正式出臺《關于開展教育精準扶貧扶持貧困家庭子女上學就業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要實施教育精準扶貧,定人定向結對幫扶,落實招生就業幫扶,確保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順利就業。《意見》提出,教育精準扶貧的資助對象為廣西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從今年起,廣西在校就讀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除享受國家普惠性資助政策外,還將優先享受一系列資助政策。
山東:鼓勵民辦本科高校優勢特色專業發展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省財政廳決定實施“民辦本科高校優勢特色專業支持計劃”,每個立項專業一次性撥付支持經費200萬元,促進民辦高校科學發展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山東省計劃從今年起,連續3年每年遴選20個專業,3年共遴選60個社會聲譽好、示范帶動作用強的優勢特色專業,或具有良好成長性且適應社會需要的專業予以集中支持。每個立項專業可獲得一次性撥付支持經費,主要用于實驗實訓條件改善、教學改革、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每個支持項目建設期限3年,建設期滿后進行項目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