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最大的軟實力,是社會各項事業改革創新用之不竭的動力源泉。辦人民滿意的民辦高等教育,需要貼近群眾,依靠群眾,聽取群眾的意見,汲取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近期,廣州華商職業學院黨委利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機,一方面在學院黨內外充分聽取廣大師生意見,另一方面主動面向社會公眾征集辦學意見,廣納群言善策,對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樹立為民意識
“為民、務實、清廉”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學院黨委在研究和部署此項活動時,就提出要“突出主題,創新載體”的基本思路。大家一致認為:民辦教育,是一項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民生工程,要樹立“民辦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的理念;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圍繞主題查找問題,解決好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因此,黨委決定“征求意見”范圍由校內向社會拓展,活動載體由傳統方式向走訪、問卷、座談會等相結合,力求聽到相關群眾反映的重要問題和真實意見。
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與二級黨總支負責人組成7個小組,在學習教育階段分別赴廣州、東莞、梅州、惠州、汕頭、湛江、肇慶等地,舉行“征求意見座談會”,邀請畢業生代表、在校學生家長、生源學校負責人、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出席。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黨委專門召開會議,明確活動目的、活動方式、基本要求,各小組可以在此基礎上,結合本部門具體情況創新活動內容和方式。
為使相關公眾更加了解學院辦學情況,激發他們對本學院的關注熱情,各活動小組做好充分準備:學院拍攝了介紹辦學情況的視頻專題片《現代工商人才的搖籃》,全面展示學院辦學歷程、辦學特色和辦學成果。有的小組制作了“征求意見問卷”,讓與會人員表達對學院的評價;有的小組讓輔導員、班主任給參加座談會家長捎上了一封信,期望父母關注學院;有的小組則組織學生制作了視頻《給父母的一句話》,表達感恩父母、感恩學院的情懷;有的小組還帶上學生書法協會的作品,送給畢業校友、家長和領導……
此次活動橫跨廣東省7個大中城市,行程數千公里,參加座談、訪談人員達150余人次;由于準備充分,形式新穎,氛圍融洽,收到了較好的預期效果。
廣納良言善策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共產黨的根本政治路線,也是基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民辦高校在改革、創新和內涵建設實踐中,運用黨的群眾路線工作方法,有利于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在這次面向社會征求辦學意見的活動中,廣州華商職業學院讓社會公眾給自己把脈問診,廣納良言善策,獲得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其一,鼓勵與鞭策。根據各地座談會的反映,與會人員對學院上門征求辦學意見表示歡迎和肯定,特別是對院領導親自帶隊、不辭勞苦的精神予以贊賞。另外,與會人員普遍認為,學院辦學理念先進,教育模式科學,辦學條件完善,校風學風良好,畢業生適應社會需要。他們對學院的認知與評價,使學院對自身的公眾形象心中有數,為今后進一步做好教育工作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鼓勵與鞭策。
其二,問題與建議。參加座談會的人員從各個不同角度和他們了解的情況,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提出了不少的問題和建議,經歸納梳理主要為幾個方面:一是加強實踐教學,提高職業能力素質。有畢業生和家長認為,學院應該加大職業實踐訓練力度,無論從內容到方式都要有所改善。二是加強人文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養。一些家長提出,學院不一定要給學生灌輸多少知識與技術,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三是加強校風學風建設,營造特色校園文化。有畢業生反映,目前大學普遍存在無心向學、紀律散漫、游戲人生等亞文化現象,學院應該敢管、嚴管、善管,進一步提升校園文化育人的功能。
其三,期待與希望。座談會氣氛十分和諧融洽,與會人員對學院的發展十分關心。他們希望今后定期或不定期舉行此類活動,或者建立微信、QQ群等現代信息交流渠道,建立學校與家庭、社會的更密切的聯系。部分畢業生期待學院在各地建立校友會,擴大學校與用人單位的產學研合作,拓寬協同創新教育平臺等。
學院這次面向社會征求辦學意見,既實現了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查擺辦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有效縮短了與社會公眾的距離,有利于整合家庭、社會的力量介入學校教育,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促進內涵建設
民辦高等教育的生命力、影響力,來自于廣大師生和社會公眾的認可度與滿意度。以前,學校相對較為封閉,對于社會需要和期望了解不夠,因而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脫節,與學生家庭心理期望錯位。學院經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面向社會征詢辦學意見,聽取學生家長、畢業生、生源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獲得了辦好學校的有益依據。此次活動完結之后,院黨委收集和歸類有關信息,整理成今后較長一個時期加以整改、完善和提高的若干主要問題,目前學院黨政班子正進行專項研討并制定解決方案。現已把加強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改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教風學風與校園文化建設等內容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明確了學校內涵建設發展取向。
參加這次活動的同志們認為,“應邀出席座談會家長、畢業生對我們十分熱情和真誠,對學校發展和學生培養寄予很高的期望,因此,也使自己意識到肩負著沉重社會責任,只有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實實在在做好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才能不辜負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的殷切期望。”群眾路線是我黨最大的軟實力。可以相信,廣州華商職業學院通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吸收廣大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就能形成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強大創造力、競爭力和生命力。
(作者單位:廣州華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