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寧職業技術學院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秉承“以學生為本、師生與學校同發展”的理念,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學生參與學校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文化育人、環境育人,暢通渠道、搭建平臺,真抓實干,尊重學生話語權,調動學生參與權,發揮學生管理權,成效初顯:學校在各級各類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等大賽中屢獲大獎,特別是學校報送的成果《打造“金葵”文化,創造美麗南職》獲得2013年第七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獲獎二等獎、廣西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這是迄今為止學校在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評比中獲得的最高獎勵。學校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典型做法的書面材料已上報即將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作大會交流材料。
尊重學生話語權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充分尊重學生話語權,鼓勵學生積極獻言獻策,構建了“1+2+3”溝通渠道。
“1”,即舉辦“校長有約·共話南職”這一主題活動;
“2”,即開通“校長熱線”“校長信箱”等兩大訴求上行渠道;
“3”,即暢通“師生、干群溝通平臺”(以下可稱為“校園即時通”)、學校官方微博、南寧職業技術學院貼吧等三大交流互動渠道。
“校長有約·共話南職”主題活動是學校開展的學生與校長直接對話的活動,是學生與校領導直接溝通的平臺,是校黨委領導班子踐行群眾路線直接聽取民意、推動改革發展的創新舉措,于每周一的午餐時間舉行。學校定期發布活動通知、搶票公告;設定6個搶票名額,定時開放“搶票系統”;學生可及時在線搶票。搶到票的同學可以直接與校長坐下來、面對面,邊吃邊聊學校發展。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可以直接反映問題、困難、訴求和建議;校長對這些訴求進行當場說明、解答、解決或要求相關部門限期整改。
2013年10月14日,第一期“校長有約·共話南職”活動如期舉行,校長張寧東征詢參與本期活動的學生交流學校發展建議。為讓更多同學及時了解活動進程,從第二期活動開始,學校開通了“官方微博文字直播”,學生可以轉發和評論。
目前該活動已成功開展20期,得到了師生們的廣泛認可,被多家媒體予以宣傳報道: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各二級學院和部門均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有約”活動,以此改善本學院、本部門的工作作風;中國教育在線等媒體全程跟蹤并全文刊發學校“校長有約·共話南職”活動系列文章。通過該活動,學生對學校的艱難發展歷程、跨越發展有了進一步了解:對學校的批評少了,認同感增強了;遲到曠課的學生少了,勤奮學習的多了;面對困難逃避的少了,敢于擔當的多了;袖手旁觀的少了,主動參與學校建設管理的多了。有不少同學主動提出要求,希望參與到教室衛生的清理、葵花廣場的管理、金葵湖區的設計、綠化樹的護理等工作。開通校園免費交通車“殘疾人學生直達車”的意見就是同學們在第三期活動中提出來的:周一提出,周五“殘疾人學生直達車”開通,問題就得到了及時落實,師生和社會反響強烈。
為進一步暢通上行渠道,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開通了“校長熱線、院長熱線、部門熱線”,開通了“校長信箱、書記信箱、部門信箱”。要求學校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加強對來電、來信的督辦和落實,并對落實和辦理情況登記備案。學生向學校領導直接表達訴求的上行渠道進一步暢通,實現了24小時全覆蓋。
為運用好新媒體傳播即時、快速、多向、互動的獨特優勢,及時將大量潛在、分散、合理的學生利益訴求提升為明確的、集中的、可操作的政策建議,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及時開通了“校園即時通”、學校官方微博、南寧職業技術學院貼吧等三大交流互動渠道,使多部門對學生意見建議及時進行響應、處理和反饋。三大交流互動渠道,是實現“時時、處處、人人”密切溝通的長效機制,是利益訴求和情緒宣泄的平臺,是疏導心理、安撫情緒、緩和矛盾的渠道。
可以說,“1+2+3”溝通渠道滿足了學生“7+24”(每周7天,每天24小時)表達訴求的愿望,實現了訴求表達渠道全方位覆蓋,極大地尊重了學生的話語權。這里要特別談一下“校園即時通”,該平臺最初設計為一個報修系統,是一個校園內部系統。現在,根據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發展的需要,已將該系統升級并打造成為全校師生反映意見建議的主要在線平臺。教師和學生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問題或是有意見與建議,均可以隨時到該平臺提出。南寧職業技術學院要求相關部門對師生反映強烈的、事關師生切身利益的、事關學校長遠發展的、事關校園長治久安的問題要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研究、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反饋。現在學校師生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叫“有問題到‘校園即時通’提”。
調動學生參與權
事關學校改革大局,注重學生參與權。涉及學生重大利益的活動,比如學生的獎懲、優秀學生的推選推薦、重大教育教學改革、教學質量監控等,學校都會通過學生干部代表大會等形式,積極吸納學生參政、參管,注重他們的議事權和參與權。為此,學校還設立了“獻言獻策獎”,給予積極參與學校管理的學生一定的精神、物質鼓勵,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健全民主管理機制,保障學生參與權。為充分保障學生的參與權,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制定了《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實施辦法》,將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問題制度化。該辦法的實施,為“學生聽證委員會”“教學質量監督與服務委員會”“學生公寓管理與服務委員會”“學生食堂監督與服務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發揮學生管理權
學生服務中心是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主陣地。學生服務中心的主要業務包括學生資助與服務、保險理賠與服務、就業指導與服務、財務資訊與服務、學籍管理與服務、后勤管理與服務等。學生服務中心的管理人員大部分為訓練有素的學生助理。學生助理協助學生工作處、財務部、人事處、后勤管理、保衛處等6個部門在學生服務中心設立服務窗口,為廣大同學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務。學生助理在參與管理的過程中,對學校的工作流程也更清楚,責任感、專業能力均顯著提升。
學生代表大會是學生實行民主議事的主平臺。學生代表大會是學生自己的群眾性組織,是學校聯系學生的橋梁和紐帶,是廣大師生監督和指導學生會各項工作的機構,也是學生自管、自立、自主的機構。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剛成功舉辦的第七屆學生代表大會通過了2013年度工作報告。報告客觀地肯定了3年來所取得的顯著成績;肯定了代表廣大學生利益的積極作用;肯定了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中,促進文化育人的突出成效;肯定了完善自身建設,引領服務能力的豐碩成果。
為進一步辦好“殘疾人高職教育”,為在讀的數十名殘疾人學生特別是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學生,南寧職業技術學院開通了校園免費交通車殘疾人學生從寢室—教學樓、寢室—圖書館、教室—圖書館的直達車。2013年11月1日, 4輛8座的校內免費交通車正式運行。校園免費交通車的線路規劃、駕駛、養護以及駕駛員的考勤和管理等整個車隊工作均由學生負責。校園免費交通車已成為學生實現自我服務的直達車。
伙食管理委員會的成員都是來自不同專業的勤工助學的學生。他們參與各個食堂的衛生管理、洗菜、切菜、配菜等各環節的工作,對食品來源、烹制過程都很清楚,他們的參與工作對保障食品衛生和飲食安全起到了很好的監督和促進作用。中央實行“八項規定”以來,南寧職業技術學院伙食管理委員會進一步拓展職能,倡導光盤行動,提倡節約糧食,使之逐漸成為學生歷練勤儉節約品質的自組織。
為不斷打造“美麗南職”,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正在實施葵花地、綠化地“領養、領管”計劃。學生、學生團隊通過競標形式獲得葵花地、校園綠化樹的“領養、領管”權。他們利用課外時間自主規劃、自主管理葵花地、綠化樹,享有命名權、掛牌權和評優評先權。學生在親手設計美景、親手打造美麗、親手美化校園的過程中增進了感情,歷練了品質,提升了能力,創造了美麗回憶。葵花地、綠化地“領養、領管”公告一經發布,同學們競相組隊競標,希望領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此外,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正在設計和開發“新生報讀平臺”,通過這個系統,每年的新生在入學前即可自主完成學生公寓的選擇、一卡通號的辦理、學費的繳付、新生報到注冊等工作。可以說,“新生報讀平臺”的填報和使用是學生們實現自我管理的新起點。
結束語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秉承“礪志、崇實、強技、尚新”的校訓,發揚“不甘人后、敢為人先”的南職精神,著力打造“人文南職、創意南職、科技南職”三大核心校園文化。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激發學生主動創新、主動參與學校管理,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長和自我成才,是校園核心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
(作者單位:南寧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