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這句關于吃肉的飲食諺語在民間廣泛流傳。蒜有這么神奇的功效?吃肉時必須得吃蒜嗎?對此,《百歲養生》編輯采訪了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
有一種說法認為大蒜可以化解肉中的有害成分,轉化脂肪,促進其中蛋白質的吸收,因此吃肉時最好要吃蒜。王興國指出,這種說法是對大蒜功能的夸大和誤解。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及礦物質,但是大蒜并不含有促進這些營養素消化分解的成分。
不過,“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也并不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瘦肉還是我們獲取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而蒜可以提高肉中維生素B1的吸收率。維生素B1是最早被發現的B族維生素。它與神經系統的功能關系密切,一旦缺乏它,會令人情緒沮喪,思維遲鈍;嚴重缺乏時發生末梢神經炎,比如腳氣病,還會增加突發心臟病的風險。還有研究證明,補充維生素B1能改善產后抑郁癥。
營養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居民對維生素B1的攝入越來越少。值得注意的是,它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特別短,很容易隨著糞便排出體外。而大蒜里面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當大蒜被碾碎之后,這兩種物質互相接觸,形成我們熟知的大蒜素。大蒜素能和肉中的維生素B1結合。這樣不但提高了維生素B1的吸收率,還使其溶于水的性質變為溶于脂的性質,從而延長了它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所以,更科學地講,“吃肉不吃蒜”意味著“維生素B1吸收少”。
除了促進維生素B1吸收外,大蒜素本身還具有降血脂、抗癌等功能,況且吃肉的時候吃點蒜,還能降低油膩感,所以建議大家,吃肉的時候,不妨嚼幾瓣蒜。需要提醒的是,大蒜最好生著吃,因為大蒜素遇熱會很快失去作用,而且太咸也會失效。不過值得強調的是:大蒜的辛辣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胃潰瘍、急慢性胃炎的患者最好不要吃。
這六種蔬菜絕對不能買
現代農業越發達,人們吃蔬菜時反而越不放心。我們擔心農藥殘留,擔心激素催大,擔心是非正常種植……如果您也是“擔心派”,建議您盡量選擇應季蔬菜,除此之外,以下六種蔬菜最好不要買。
太硬的西紅柿:越硬的西紅柿植物激素使用越多,最好不要買,或者買回來別馬上吃。放兩三天延續一下成熟期,等它自然變軟。而且這時不利于健康的催紅素也已得到釋放。另外,外紅瓤綠的西紅柿可能與催熟劑有關。
太淺的綠葉菜:大棚內的蔬菜遠比直接光照作用下生長的好看誘人,葉子顏色淺,但營養成分肯定沒法跟自然生長的應季蔬菜比。所以買綠葉菜要挑深色的。
聞起來有異味:不同于香菜、茴香等本身就有氣味的蔬菜,農藥殘留多,或使用了劣質農藥的蔬菜會有很刺鼻的異味,買之前可以先拿起來聞一聞。
有裂心的蘿卜:有裂心的蘿卜或瓜類最好別吃,很可能是遭受過嚴重的蟲害,也有可能是因為人為的非正常種植過程造成的。
會長大的黃瓜:買回的黃瓜放一晚上,第二天又“長”大了,這肯定是使用過激素膨大劑。
清洗過的蔬菜:現在的市場上很難看到帶泥的蘿卜、藕了,商販們直言不諱:“太臟的菜沒人稀罕。”洗過的菜不是農藥問題,而是有細菌,而細菌可是不管鹽泡還是水焯,都很難去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