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吃水果蔬菜的時候,通常會吃掉果肉,丟棄種子。殊不知,種子也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它們還是人類獲取營養的良好來源,甚至有些種子能起到一些防病治病的功效。
冬瓜籽預防心血管?。憾献押衼営退岬炔伙柡椭舅?,能有效減少血液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對防治心血管病有一定效果。烹飪冬瓜時,可以把籽摳出來,晾干后炒著吃。另外,還可以連皮帶籽將其打成汁喝掉。
西瓜籽清肺化痰:西瓜籽味甘、性平,可清肺潤腸、化痰止渴,對咳嗽痰多和咯血等癥狀有輔助療效。西瓜籽富含油脂,有健胃、通便的作用,因此,沒有食欲或便秘時不妨食用一些西瓜籽。西瓜籽可以單獨用料理機打漿,煮熟后加蜂蜜喝,也可以直接跟西瓜瓤一起榨汁喝。
南瓜籽預防前列腺癌:南瓜籽中含鋅和一種特殊的固醇類物質,這兩種營養素可以減少前列腺病變的風險。另外,南瓜籽中含有亞油酸和植物蛋白,對調節血糖、血脂有一定功效。南瓜籽可以放在涼菜里、米飯里或是面包上,還可以炒著吃。
葡萄籽能抗炎、抑菌:葡萄籽中的白藜蘆醇具有極強的抗氧化、防癌、防心血管病、抗輻射、抗炎、抑菌等作用。其中還含有大量單寧和類黃酮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延緩衰老。葡萄籽直接吃容易造成口舌發麻,比較可行的吃法是把葡萄籽用錘子或刀背砸碎,扔進白酒里泡酒喝。
石榴籽保護關節:石榴籽中的多酚類物質和類黃酮可幫助皮膚抵抗自由基傷害,有助預防皺紋過早形成,還有淡化老年斑的功效。多吃石榴籽還可保護關節,其中的營養物質有促進關節潤滑液分泌的功效。石榴籽可以直接嚼著吃,牙口和腸胃功能都不太好的人可以將其榨汁喝。
獼猴桃籽有助降血脂:有檢測顯示,從獼猴桃籽提取到的獼猴桃籽油中富含黃酮類、微量元素硒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其中亞油酸、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占75%以上。因此,獼猴桃籽具有輔助降低血脂和軟化血管等功效。獼猴桃籽由于體積很小,且裹有一層堅硬的外殼,所以直接吞咽難以將其消化,在吃獼猴桃時最好多咀嚼,將籽徹底嚼碎。
炒菜巧加水 增加色香味
您知道嗎?水不僅是“生命之源”,還是炒好菜的關鍵。國家高級烹調技師張亮曾說:“炒菜時水用得好,不僅會提高菜的口感,使其色澤更好看,還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營養?!?/p>
炒青菜最好不加水。炒青菜時,中途最好不要加水,直接把切好的菜放在鍋里烹炒,用自身的水分來做熱傳遞,這樣做的菜才好吃。如果中途確實要加水,不應該選擇涼水,因為加入涼水后,鍋內的溫度會突然下降,使青菜在鍋里烹炒的時間延長,會讓菜變老變硬,口感變差。這種情況下,應該加少量開水,這樣不至于過多影響烹調溫度,炒出來的青菜會相對脆嫩一些。此外,無論燉肉,還是煲湯,中途加水時應該首選熱水。
熱水泡豆腐除豆腥味。很多人難以接受豆腐的豆腥味,在下鍋前將豆腐放入熱水中浸泡5-10分鐘,能除掉異味。在熱水中加點鹽還能讓豆腐更緊致,不易破碎。
冷水煮魚湯更鮮。煮魚加熱水和涼水都可以,但加不同水的效果不同。如果是喝魚湯,應該將魚放在涼水中,大火煮開換小火燉,這樣可以將魚的鮮味全部煮進湯中。但如果是吃魚肉,則要熱水下鍋,防止冷水破壞魚肉的口感和其中的營養成分。
炒雞蛋加水不粘鍋。在打雞蛋時把清水和雞蛋加到一起,打勻,放入鍋中小火慢炒,雞蛋口感會特別嫩滑蓬松,并且不容易糊鍋。一般炒5個雞蛋,加50克左右的水比較適合,最多不要超過100克。此外,煎蛋時在蛋黃即將凝固之際,澆一小勺涼開水,會讓蛋熟后又黃又嫩,色味俱佳。
巧用水油炸食物,省油又健康。如炸雞肉餅、魚條之類的速凍肉半成品時,可在鍋底放一點油,加一勺水,利用蒸汽把食材熏熟,水分蒸發后,少許油會把食材底部煎脆。這樣做出的食物,下脆上軟,外香里嫩,口感一樣很好,但脂肪含量卻并不高,較為健康。
蓮藕邊炒邊加水,防止變黑。蓮藕中富含多酚類物質,切開后在空氣中極易因為氧化而變黑。最佳的炒藕方法是,先用清水泡泡,然后控干水分,在鍋中用沸水燙一下后馬上撈出過涼水,再進行炒制,炒時用中火,一邊炒一邊加入適量開水。
食物顏色中的健康密碼
紅色、紫色、黃色、綠色、黑色、白色,不同顏色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功效,如果巧加利用都有其一定的保健作用。快來看看自己適合吃什么樣的食物吧!
紫色食物——抗血管硬化
美國戴維西伯博士通過近20年的潛心研究,發現紫色蔬果中含有花青素,具有強力的抗血管硬化的神奇作用,從而可阻止心臟病發作和血凝塊形成引起的腦中風。這類食物有黑草莓、櫻桃、茄子、李子、紫葡萄、黑胡椒粉等。
紅色食物——抗感冒
假如你生來體質較弱,易患感冒,那么紅色食品會助你一臂之力,天生具有促進人體健康衛士之一的巨噬細胞活力的功能,巨噬細胞乃是感冒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殺手”,其活力增強了,感冒病毒自然難以在人體內立足,更談不上生長繁殖了。這類食物除了紅辣椒、胡蘿卜外,莧菜、洋蔥、紅棗、番茄、紅薯、蘋果、草莓、老南瓜、紅米等亦具此功。
黑色食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紫菜、黑米、烏骨雞等黑色食品走俏日本餐桌,在東瀛掀起了黑色食品熱。究其原由,乃因此類食品具有以下優勢:一是來自天然,所含有害成分極少;二是營養成分齊全,質優量多;三是可明顯減少動脈硬化、冠心病、腦中風等嚴重疾病的發生幾率。此外,各自尚有其獨特的防病本領,如常吃黑米可增強體質,黑木耳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烏骨雞調理女性月經等。
黃色食物——預防骨質疏松
黃色果蔬,如胡蘿卜、黃豆、花生、杏等的優勢在于富含兩種維生素:一種是A,另一種是D。維生素A能保護胃腸黏膜,防止胃炎、胃潰瘍等疾患發生;維生素D同有促進鈣、磷兩種礦物元素吸收的作用,進而收到壯骨強筋之功,對于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中老年骨質疏松癥等常見病有一定預防之效。
綠色食物——保護心臟
綠色蔬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而葉酸已被英美等國優生學家證實為防止胎兒神經管畸形的“靈丹”之一。同時,大量的葉酸還是心臟的新殺手——同型半胱氨酸的“克星”,可有效地清除血液中過多的同型半胱氨酸而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此外,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鈣,其蘊藏量較通常認為的含鈣“富礦”牛奶還要多,故吃“綠”被營養學家視為最好的補鈣途徑。
白色食物——能安定情緒
雖說在總的營養價值方面排名末位,但“末位淘汰制”并不適用于它,因為它也有獨到之處,如冬瓜、甜瓜、竹筍、花菜、萵筍等。這些食品給人一種質潔、鮮嫩的感覺,常食之對調節視覺與安定情緒有一定作用。對于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益處也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