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人將近一周未解大便,10天前到某院求治,醫師給予大黃、番瀉葉等藥,服后雖然次日解大便一次,但過后再次發生便秘,又服上述藥數次,大便仍不通。而另外一名醫師細細診察,見老人年老體弱、面色無華,唇舌淡、脈細弱,認為此證屬“假實真虛”,治當以補為主,不可妄泄。當即擬方,并囑其多飲水,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服藥一劑后大便就通了,三劑后大便逐漸有規律,日行一次,老人不勝感激。
人到老年,由于氣血陰陽漸虧,其便秘同一般的便秘相比,有著自身的特異性,即多以虛為主。因而在治療上,就不能一見大便不通就用大黃、番瀉葉之類的瀉下藥。也就是說不可妄瀉,需要辨證施治。常見的老年便秘有如下幾種:
(1)氣虛便秘:病人雖有便意,卻解便困難,便后汗出、體倦乏力、舌淡苔薄。治宜益氣潤腸,方用黃芪湯(黃芪、陳皮、火麻仁、白蜜)加減。
(2)血虛便秘:病人大便秘結,面色無華,頭暈心悸,唇舌淡、脈細澀。治宜養血潤腸,方用潤腸丸(當歸、生地、麻仁、桃仁、枳殼)加減。
(3)陽虛便秘:病人大便艱澀、小便清長、四肢不溫、喜熱惡寒,舌淡苔白,脈沉遲。治宜溫陽通便,方用濟川煎(當歸、牛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加肉桂。
老年便秘雖多以虛為主,但也有少數實證,即便如此,治療上也不可一味攻下,而宜攻補兼施。此外,老年便秘除了藥物治療外,尚可配合一些食療。如將黑芝麻、核桃肉、松子仁等份細研,稍加白蜜沖服,對陰血不足的便秘,頗有功效。
便秘如果濫用藥物,可使腸道的敏感性降低,形成瀉藥依賴,因此,在選藥時需先咨詢相關中醫醫師、執業中藥師,正確判斷自身的便秘情況需用哪類藥物,如果辨證不正確不僅療效不明顯,還可能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