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楊紹珍,您絕對想不到他已經年近古稀。身材高挑,精神矍鑠的楊紹珍,一言一笑,一招一式,都無不體現出他的健康和樂觀。深諳太極拳精髓的他,先后多次在全國和新疆的太極拳競賽中取得不錯的成績,被人譽為中老年太極拳壇上的一株“不老松”。然而誰能想到,就是這位行走健步如風,上場腳尖無敵的不凡老人,28年前曾因患癌癥被醫生判過“死刑”。
癌癥猶如老虎,您是落荒而逃還是做武松
1986年5月初,楊紹珍的胃疼得厲害,他原以為是煩人的淺表性胃炎又犯了,就胡亂吃了些常用藥。可是,這次吃的藥都無濟于事,妻子勸他去醫院檢查一下。結果,醫院的最后確診令楊紹珍夫婦大驚失色:胃腺癌!
在當時,“癌”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無異于“死刑判決”。尤其當醫生說“老楊最多只能活2年”時,王新霞當場就哭得天昏地暗,傷痛欲絕!楊紹珍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山東大漢”,他雖然也傷感,但認定“人固有一死”,怕也沒用,還不如勇敢地面對。在短短的兩三天時間內,楊紹珍就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他安慰天天以淚洗面的妻子說:“新霞,人人都會得病,人人都會死。何況,醫生說我最少還能活2年,已經夠幸運了,你應該高興才是。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正確地對待這個病,首先在精神上戰勝它。就像武松遇到了老虎,如果你怕它,打不死它,就會被它吃掉。我們就把這個癌當成景陽崗上的老虎,不能怕它,要想辦法打死它。”
連過難關,終生受用不盡的健身之道
確診病情的當月,楊紹珍就做了胃切除手術。做完手術,楊紹珍的日子可真是不好過!首先是過化療關。當時由于醫療水平的限制,化療甚至比手術還要痛苦、難熬。第一次化療剛結束,楊紹珍的頭發就大把大把脫落,緊接著眉毛、胡子甚至汗毛都脫落地干干凈凈。第二次化療,楊紹珍強忍著無比的痛苦,一做完就對醫生說,再也不做了!
過了化療這一關,還有吃飯關。由于沒有了胃,一向飯量極好的楊紹珍,不能隨心所欲地大吃大喝了。每天家里正常吃3頓飯,他起碼得吃6頓。每次吃面條、米飯,他只能吃小半碗,一個100克大小的饅頭,他得分幾次才能吃完。就連走路都必須學會低頭彎腰,因為十二指腸被提升為胃,他稍想伸伸腰桿,腸子就鉆心地疼痛。為了使自己早日擺脫這種尷尬難堪的局面,楊紹珍就遵醫囑有步驟地加強鍛煉。每晚睡覺時,他盡量地將腿伸開。每天走路,他也盡可能地將腰桿伸直到能忍受的最大程度。
第二年5月的一天,妻子將存在銀行里的6000元錢全部取出來,交給楊紹珍說:“老楊,這一年來你受了不少罪。現在手術也做成功了,身體也有所好轉,你干脆借病假回老家好好逛逛,散散心。在外面想吃啥想玩啥隨你,這樣也許更有利于你的康復!”妻子的一片真情令老楊激動不已!要知道,那6000元可是他們夫婦省吃儉用硬摳下來的全部積蓄呀!楊紹珍幾乎是含著熱淚對妻子說:“我也真想出去走走、看看,有朝一日死而無憾。可是我一個人出去有啥意思呢?新霞,不如你陪我一塊去各地逛逛,再回老家。這一路上萬一我有個好歹,你也好照料啊!”
于是,在妻子的陪伴下,老兩口直奔正在開發建設中的特區深圳,然后再經廣州、杭州、上海……最后回到了生他養他的老家青島。親人們見楊紹珍雖然患了“不治之癥”,但手術后恢復得不錯,都多方勸慰和鼓勵他。楊紹珍的大伯給他介紹了一位傳奇人物,“這位張師傅20多年前就得過癌了,可他因為練太極拳,至今活得好好的,身體還特別棒。”
“太極拳?”楊紹珍聽后半信半疑,又興奮不已,就請求大伯盡快聯系這位張師傅。
楊紹珍在大伯的陪同下,拜訪了張師傅。張師傅對他說“太極拳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你正確地認識它、領悟它和體會它,絕對沒有害處,所以你要有這樣的意識,‘有病治病,無病健身’。張師傅的“現身說法”使楊紹珍信心倍增。就在青島,他跟著張師傅學了一個月,學會了“簡化24式”為主的太極拳套路,還有太極劍等。
多活一天賺一天,將自己的全部貢獻給社會
現實生活中,學太極的人確實不少,但真正能領悟到它博大精深的內涵的人并不是很多。太極的真諦就是要求練者心態平和,清靜無為,潛心向善,樂于助人。楊紹珍本來就是個認真的人,悟性又好,練太極拳更是一絲不茍,他將從張師傅身上所學到的,帶回家來潛心修煉,深刻領悟,“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毫不懈怠地開始了一種全新的人生。
除去冬天,楊紹珍每天清晨7點就起床,7點15分左右準時出門練太極拳和太極劍,風雨無阻;冬季則是每天早晨8點15分。哪怕是大年初一,他都不會給自己“放假”。楊紹珍持之以恒的勤奮精神,不光使自己的身體一天比一天結實,也影響和帶動了不少中老年朋友。他們看到楊紹珍在彌漫的風雪中心無旁騖地練拳,也三三五五地出來跟著楊紹珍學練太極,人數從最初的二三十人發展到五六十人。看到這么多人在自己的影響下出來練拳,強身健體,楊紹珍這位“義務老師”打心眼里高興,他將自己所學的一切都毫無保留地奉獻了出來。他風趣地說:“這對我來說,就叫多活一天賺一天!”
1989年,退休后的楊紹珍被吸收加入了新疆自治區“太極拳協會”。自1993年開始,楊紹珍開始參加在新疆境內的各種太極拳競賽,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個人全能第一名。可以說,作為一位患過癌癥又被全部胃切除的老人,楊紹珍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跡。
楊紹珍練太極的最初動機是為自己健體強身。后來,他雖然在各種比賽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績和榮譽,但他更愿意將自己的抗癌歷程和太極功夫貢獻出來,使更多的病人能在他的感召下,增強信心,配合醫學治療,自覺有效地鍛煉,獲得健康保障。這些年來,跟他學練太極拳的學生已多達五六千人。
戰勝可怕的癌魔,不僅使楊紹珍老人為社會做出了獨特貢獻,也使他能夠與妻子王新霞相濡以沫,幸福生活,白頭偕老。2005年,是楊紹珍夫婦結婚43周年的紀念,他們被自治區老年保健協會評選為10對金婚銀婚楷模之一,夫妻倆還重新補拍了一套令人羨慕的結婚照。
誰說路到絕時無行處?太極老人楊紹珍走過了風風雨雨,又開始走向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