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美國《流行機械》雜志等媒體報道,美海軍擁有一支秘密偵察力量——由非武裝機器人組成的、以“科考”名義在西太平洋實施情報搜集的“機器人潛艇部隊”。美軍事專家赫克維茲指出:“當下,中國等國普遍提防美海軍的正規偵察部隊,但美民間海洋科考隊同樣能充當美軍的‘耳目’。”
斯科菲爾德是美國羅格斯大學的海洋研究專家,他曾指揮15艘機器人潛艇在大西洋進行科考調查。他所使用的機器人長約1.5米,代號“滑行者”,外形頗似“戰斧”導彈,最大下潛深度近200米。斯科菲爾德稱:“‘滑行者’的自動化程度極高,能遠程遙控或自動搜集包括海水溫度、洋流情況以及水質情況等各類海洋信息。”
斯科菲爾德披露:“事實上,正是在美海軍的大力資助及技術協助下,美多支民間海洋科考隊才得以配備‘滑行者’。作為回報,美海軍要求各隊上報其用‘滑行者’所搜集到的信息。美海軍獲取這些信息絕非為了搞科研,而是想提前掌握未來戰區海域的信息,占得先機。目前至少有65艘隸屬于民間海洋科考隊的‘滑行者’在為美海軍服務。美海軍計劃在2015年前再贊助美民間科考隊采購85艘‘滑行者’。”
美海軍專家鮑勃強調:“依靠‘滑行者’掌握海洋信息不僅有助于美軍實施特種戰,還有助于美軍對某國沿海地區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此外,在進入某海域前,對于美軍核潛艇艇長來說,預先掌握海水溫度及鹽分濃度數據計算出潛艇以何種速度和深度潛行才能最大程度避開敵聲吶的探測很重要。”
鮑勃指出:“ ‘滑行者’尤其可能進入近期局勢緊張的東海搜集情報,因為它在水面航行的時間很短、體積小,令中國海軍的聲吶系統難以探測。另外,盡管它的潛航時速僅有1.6千米,但它可以一次在海里呆1年之久,而且可以在數百千米外遙控它。必要時,相關人員還可以在飛機上對其實施遙控。即使它被中國海軍逮到,美國也能以‘正常科考’的名義將責任推得一干二凈。”摘自《上海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