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委書記這個群體廣受關注。記者梳理27個省份的286名(含地級市和副省級市,不含自治州和直轄市下設的區縣)市委書記信息,勾勒出這個群體的群像:平均年齡52.6歲,黨齡約30年,20%的市委書記出身秘書,超過80%的市委書記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
286名市委書記中,有57人有過秘書任職經歷。其中,給副省級以上官員任過秘書的有約30人。這些市委書記,曾分別在國務院辦公廳、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部委及各省委、省政府、省人大任過領導秘書。
53歲,這個年齡在市委書記中十分常見。記者統計的286名在任市委書記,平均年齡為52.6歲,其中男性市委書記271位、女性15位。
286名市委書記中,有本科生46人,碩士179人、博士及博士后58人。不過,其中73%的市委書記的研究生以上高學歷是在職獲得。
高學歷,成為廳級市委書記們的普遍追求。在記者此次觀察的286名市委書記中,280人在公開簡歷中公布了所學領域,修讀社會人文科學的市委書記為202人,修讀自然科學的為78人。
另一突出現象是,286名市委書記中,超過六成人沒有基層鄉鎮工作經歷,七成多的人此前任過地級市市長,但任滿一屆的不足二成,最短的任市長僅兩個月。湖北武漢、襄陽等市,平均兩年換一任市委書記。
湖北省武漢市十年時間換了5任市委書記,襄陽市換得更頻繁,十年內換了6任市委書記。安徽省委組織部一名官員認為,官員頻繁調動,直接影響工作的連續性,“一些地方在領導班子的頻繁調整、領導干部的你來我往中,渙散了人心,喪失了機遇,最終影響了發展。”此外,頻繁調動易誘發干部投機心理、誤導了干部自我評價的取向,使干部產生不恰當的心理預期,助長其浮躁心態和短期行為,往往把注意力都放在經濟數字上,而對那些需要長期投入的工作興趣不大。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