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財政部要求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對這一年的一般性支出,統一按5%比例壓減。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計算認為,2013年5%的減支,在51.4億元左右。
那地方政府能因“八項規定”省多少錢? 對一個省(區)來說,可以達到減支5億的規模。這是福建省2013年上半年全省減少的“三公”經費支出;公開報道顯示,“八項規定”出臺后近一年的時間里,新疆取消了79.1%的活動,減少財政支出1.34億元。
對一個市而言,能省下的錢也能達到1億左右的水平。截至2013年11月21日,在廣西省南寧市,一共省下1.01億元,壓縮的是節慶活動經費、公務接待經費、會議經費等。
從這些零星的地方數據來看,至少能從兩種行政單位的數值上,感知節省下來的開支究竟有多龐大。
那么,究竟哪些行業吃了“虧”? 在宴請方面,北京市商務委對15家以經營商務訂單為主的樣本餐飲企業監測得出,它們2013年1-5月營業額下降了36.4%,這個數據也“帶動”了全北京餐飲營業額5.6%的下滑。
如果再進一步,把比例和趨勢具體成金額的話,可以從兩個數字把握規模的大小:主營商務餐飲的湘鄂情在2013年前三個季度總共虧損3.03億元;以接待公務訂單為主的凱瑞豪門食府(2013年年初因戰略轉型改名為御仙都),其董事長行紅智稱,在2013年之前,每年公司有近8000萬元的公務訂單營收,現在沒了。
在七家上市的白酒企業的三季報中,只有貴州茅臺保持凈利潤6.23%的增長,當然,這個數字僅僅是去年同期的九分之一,其他酒企在2013年前三個季度,利潤都大幅度下滑——沱牌舍得下降97.06%,酒鬼酒95.56%,水井坊89.1%,五糧液52.36%,金種子酒36.17%。不過,因為利潤仍然為正,這些公司只是“沒賺那么多”,而不是虧損。但皇臺酒業虧損2675.62萬元,是白酒上市公司中三季報表現最差的一家。
2013年全國“兩會”時,全國政協的五次全體會議將紙質簡報、報告等,改為電子發布的形式,就節約了成本200萬元。
民航局副局長李軍稱,自“八項規定”出臺的2012年12月開始,民航公務旅客明顯下降,頭等艙、公務艙旅客同比減少10%左右,各機場貴賓室接待人數下降20%左右。
2013年10月31日,中紀委下發了《關于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很快,多個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年歷、賀卡采購被緊急終止。據一家承接北京的銀行、中國移動、保險公司年歷訂單的公司介紹,在往年,僅針對中國移動一家,該公司的年歷銷售就達到上千萬元。
這些行業的營業額下降會一直持續下去嗎?有一種聲音值得聽聽。在國家統計局2013年,7月公布的調研里,五成民眾認為“八項規定”在執行過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反彈。而僅僅一個月前,也就是6月,在《人民日報》的調研報道中,認為“正在反彈”的,還只有5%的網友和3%的基層干部。
摘自《壹讀》